「遇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青春萬歲」——七中校長易國棟
「請記住,成功沒有固定的模式!」——樹德中學校長陳東永
6月9日,成都樹德中學和成都七中分別舉行了高三畢業典禮。或許這是人生中最後一次最完整地聚會,同學和老師都感到彌足珍貴。
當交上了最後一科高考試卷時,首批00後的高三學生可以得到暫時的輕鬆。沒有了高考場上的拘謹,畢業典禮上的他們恢復了平日裡的活躍。掌聲,笑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這是屬於高三畢業生的青春時光。
畢業典禮上的節目,是在前一天下午英語考試結束之後才開始準備的,儘管臺詞不夠嫻熟,儘管動作略顯稚嫩,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高考結束,只是意味著人生新的一段旅途即將開始,未來的人生還有很多曲折等待著這些00後的青年們。
畢業典禮結束,很多學生要奔赴不同城市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其實,這一路,他們真的很辛苦。
七中校長易國棟:為了尋找與學生心靈的共鳴 專門看了幾部青春電影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相逢一笑裡,又到畢業季。匆匆別離時,才恍然明白三年相守只是一段前奏,各自分飛才是真正的主題,是的,這世間,所有的筵席都會奏響傷別的弦音,所有的電影都會落下劇終的帷幕,所有的美好都會化作一次刻骨銘心的告別。
李稻葵是七中校友,他說當年在他的畢業典禮上,老校長叮囑七中畢業生要多讀哲學、歷史和文學作品,這樣的叮囑讓他至今難忘,受益終身。為了今天的發言,為了與同學們有心靈的共鳴,我把《同桌》、《匆匆那年》、《梔子花開》等等電影又看了一遍。看過的電影中,我發現,所有的畢業典禮,同學們更多的是歡呼解放,老師更多的是祝福和不舍。
同學們,知道這三年,老師們最自豪的是什麼嗎?老師們最自豪的不是你考上了怎樣著名的大學,而是你的精神成長。
詩人吳桂君在詩歌《喜歡一個人》中寫到: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痴於肉體,迷於聲音,醉於深情。一個人真正的資本,不是膚淺的美貌,也不是金錢,更不是考試的分數,而是人品出眾,舉止端莊,待人謙卑,談吐優雅,而是不會隨著歲月變遷而消逝的「精神長相」。
同學們,畢業不是一杯難咽的告別酒,畢業不是一頓喧鬧的散夥飯,畢業不是一張「勿忘我」的祝福卡。畢業是高中的結束,更是又一次成長的啟程。初心是一種堅定,童心是一種風景,善心是一世平安,在對正義、真理、善良、勇敢、智慧、誠實的追求和堅守中,我們可能一輩子都需要努力,一輩子都不能輕言畢業,善良與美,出生時,每個人都有,只不過,有人在人生路上把它遺失了,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七中學子要追求更加自律的生活,滋養更加豐富的靈魂,培養更加自信、樂觀的心態,你不是別人,你是七中學子,你的名字,你的熱愛,你的渴望,你的責任,無人能夠取代。如果人生一定要前進,如果前進一定要有武器,那就一手青春,一手奮鬥,七中塑造你的精神長相,你代言七中人的理想。
同學們,我也曾經講過這樣的話:「高中生最美的愛情是暗戀」,在你們就要離開的今天,我還想補充一句:「遇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青春萬歲」。
樹德中學校長陳東永:人生還有第二所大學,就是參與公共生活和社會生活
畢業意味著什麼呢?
畢業是一次告別,是又一次深情的回收。告別時,作為校長,我也在想,樹德中學到底給予了你們什麼?坦誠地講,既有成就,也有遺憾,但是「樹德」兩個字才是你們最寶貴的財富。三年時光,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在樹德的校園裡,你們習得了友愛、善良、同情、公正、奉獻等等這些優秀的品質,在未來的人生路上,這些優秀的品質一定會徐徐散發獨特的光輝,讓你們更好地前行。
畢業,意味著又一次新的起航,未來的路,不再有父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因為你們已經18歲了,你們還將在大千世界中繼續尋找和發現自己,並選擇未來的路,但請記住,成功沒有固定的模式。有人說,一個人要心有理想,馬雲就是一個常懷「夢想」和「天下」的人,但馮小剛說,自己從未追逐過夢想,都是夢想在追逐自己,自己的每一次成功,都超出自己的預期;有人說,大學學不了什麼,比爾蓋茨和賈伯斯都在大學期間退學了,但賈伯斯繼續在大學旁聽,期間選修了書法課,他和同伴研發的第一臺電腦,優美的操作界面正是來源於書法課的靈感;有人說,你要擅長交際,但1994年以博弈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約翰.納什,從小孤獨內向,在普林斯頓大學就讀期間還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大學的寬容、理解和愛換來了他的康復和覺醒。那麼,關於人的發展,這個世界是否具有一些共識呢?當然有的。
一是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成為一個腳踏實地、勤奮執著、擁有足夠知識的人,進入大學了,要致力於追求真正的知識,這是我們認識世界、人生行走的基礎,歷史、哲學從時間和深度兩個方向梳理世界,文學、藝術資陽人的自由心靈,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個具有歷史理性、如哲學般深邃的人,又能夠在文學藝術的陶冶和啟發下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情感、興趣和靈感。
二是要努力訓練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意志的人,恰恰,這正是中國教育最缺乏的信仰,要把自身的知識、經驗、思考帶入每一個新的學習場景,在交匯碰撞的過程中塑造批判質疑的意識、勇氣和能力,還要參與公共生活和社會生活,這是人生的「第二所大學」,且無比漫長,但它最能訓練人的「獨立性」,還要交朋友,獲取「最深刻的影響」,美國一位社會學家通過對大量不同類型的人士進行追蹤研究發現,一個人的財富是他最親密的5個朋友的平均數。
年輕的校友,你們即將走出中學校園,開始又一個階段的奮鬥和追求,也是一個又一個新的樹德故事的開始,我們為此而驕傲和自豪,在教師的生命裡,除了親人、學生是最重要的出現,他們對學生的愛與牽掛,會終其一生。最後,讓我和老師們一起,再次祝福你們,昂首闊步,走向明天,創造美好的未來!
封面新聞記者 李寰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