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釣魚人,總是忍不住想和大家討論下漁具,前天寫了篇關於並繼竿的內容,本來以為比較小眾的內容沒多少人感興趣,沒想到大家還挺有興趣的。在評論區很多老釣友滿滿的回憶讓不少新釣友在評論區留言問什麼是並繼竿,如果選並繼竿要選什麼樣的。但是路人甲在這裡要給大家潑一盆冷水,因為我覺得並繼竿有「5不買」。
哪5不買?1,總是以漁獲的多少來定義釣魚樂趣和釣技的釣友不適合買。2,用魚竿來搶魚的釣友不適合買。3,大都數時間玩黑坑的釣友不適合買。4,總是追求「輕,硬,挺」的釣友不適合買,買了也會後悔。5,將魚竿作為純粹的工具的釣友不建議買。
這樣一來,就將大部分釣友拒之門外了,因為和振出竿對比之下,並繼竿的特點就顯得比較另類了。並繼竿的元徑比較細,所以並繼竿的重心會很靠前,控魚的能力相對振出竿比較弱,中魚後彎曲的弧度也更加大。所以有以上5種目的的釣友就別買並繼竿了,買了你也不會喜歡,反而覺得頭重,軟趴趴,還不如十幾塊錢的「小稻穗」魚竿。甚至有極端的釣友吐槽說,我幾十塊的魚竿頭重,竿身軟你們就覺得做工不行,但是在並繼竿上就成了操控和手感?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並繼竿看起來這麼多缺點,拉力值不會比振出竿更強,也沒有振出竿那麼能幹「粗活兒」,上魚速度還沒振出竿那麼快,還花大價錢買並繼竿的釣友是在交智商稅嗎?依我看並不是如此,不同的魚竿針對了不同的人群,就好像馬路上的車子一樣,有的人開卡車是為了生活,有的人開跑車卻是為了享受生活。
釣魚也是一樣,有的人追求漁獲,有的人享受和魚搏鬥的樂趣,沒有必要互相鄙視(有些釣友鄙視玩並繼竿的頭重,身軟釣不上幾條魚,純粹是裝,有些玩並繼竿的覺得玩振出竿的沒有找到真正的垂釣樂趣,完全是粗漢子做法)。而且並繼竿也有很多細分的設計方向,比如說長尺寸輕量型,實戰型,玩魚型,休閒型,細身肉厚型等等。
最後再補充幾個關於釣友們對並繼竿的誤區,前天說了釣友們對並繼竿的幾個誤區,限於篇幅說得不怎麼全面,今天借著這個機會繼續補充幾點。
1,並繼竿一定比振出竿輕,並不一定,舉個例子來說達瓦的荒法師武天,18尺的重量就有107克了,比很多振出鯽魚竿都要重。徵興的竿子,都是走細身肉厚的設計風格,有些魚竿13尺重量都有80克了,由此可見,不是所有並繼竿的都比振出竿輕。
2,持竿的手感比振出竿要好,還真不一定,前面都說了並繼竿和振出竿不一樣它的元徑比較細,不像振出竿一樣在手把節集中了大部分重量。很多時候並繼竿比振出竿更讓人感覺「頭重」,這也是很多人買回來之後就無比失望的原因。
總結一下,這篇文章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是給準備買並繼竿的釣友,給你們一些比較中肯的意見,希望別買了後悔。另外就是給那些對並繼竿不屑一顧的釣友,不同的產品類型有不同的使用對象。雖然並繼竿已經不是主流魚竿了,咱們也沒必要因為自己的選擇去貶低並繼竿,各玩各的,玩得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