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Moto G5S高清渲染圖曝光 採用全金屬材質

2020-12-13 太平洋電腦網

援引外媒AndroidAuthority報導,近日曝光聯想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出MotoG5S渲染圖,從曝光圖來看,MotoG5S和目前的MotoG5/G5Plus差別不大,手機正面是看到的是前置指紋識別器,聽筒和屏幕之間仍有會有一個Moto的LOGO。該手機一共有灰色、金色和藍色三種配色。。。

MotoG5/G5Plus採用塑料材質,不過MotoG5S則採用全金屬材質,因此能在設備的頂部和底部看到一條極細的天線。

根據上周曝光的幻燈片信息,MotoG5裝備解析度為1920*1080的5.2英寸屏幕,而MotoG5Plus則會裝備解析度為1920*1080的5.5英寸屏幕。

相關焦點

  • GalaxyNote20Ultra渲染圖官網洩露:背面三攝 +SPen+金屬材質
    GalaxyNote20Ultra渲染圖官網洩露:背面三攝 +SPen+金屬材質該渲染圖設計和此前曝光的渲染圖基本一致,機身背面的後置攝像頭和 S20 Ultra 相似,應該包括 1.08 億像素主攝、1200 萬超廣角和 1300 萬潛望變焦鏡頭。
  • Galaxy A52 5G高清渲染圖曝光
    近日,知名爆料人士 Steve Hemmerstoffer(@OnLeaks)分享了 Galaxy A52 5G 的高清渲染圖。從圖片上來看,該機在設計方面只是在前代 Galaxy A51 基礎上做了小幅調整,機身背面採用「玻璃」後蓋(接近於玻璃材質的光滑塑料材質),擁有四個攝像頭的矩形凸起相機模塊,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具體的規格信息。機身正面預估會採用和 Galaxy A51 相同的 6.5 英寸屏幕,居中打孔的前置攝像頭,集成屏下指紋傳感器。
  • 外媒繪製一加9 Pro渲染圖:細節程度堪比官方
    目前,一加9系列渲染圖已經在網上多次曝光,從渲染圖可以看出,一加9正面採用的是直面單打孔設計,而一加9 Pro則是沿用曲面單打孔屏的設計,後置相機均採用矩陣式設計,唯一不同的是在後置鏡頭數量上。近日,據letsgodigital網站消息,荷蘭3D設計師Jermaine Smit,收集了網上有關一加9 Pro的所有信息,並與LetsGoDigital合作做出渲染視頻。
  • AirPods Studio渲染圖曝光 金屬材質僅有USB-C接口
    隨著產品發布時間的日益臨近,這款耳機的細節信息也開始被曝光。近日有海外爆料博主發布了AirPods Studio的渲染圖,一起來看看它的外觀設計究竟如何。AirPods Studio簡單來看,AirPods Studio並沒有採用常見的圓形耳罩,而是採用了圓角矩形的設計。
  • Galaxy A72 5G高清渲染圖曝光:居中打孔前攝 後置四攝矩形模塊
    在正式發布之前,知名爆料人士 Steve Hemmerstoffer 率先放出了該機的高清渲染圖。這款手機在外觀上有點類似於近期曝光的 Galaxy A52 5G 手機,但機身尺寸會更大一些。在最新渲染圖中可以看到熟悉的相機模塊,擁有 4 個攝像頭和 1 個 LED 閃光燈,此外還有三星的品牌 LOGO。
  • AirPods Studio高清渲染圖曝光:耳機部分類似於Palm Pre
    繼 AirTags 之後,知名爆料人士 Jon Prosser 攜手創意工作室 Concept Creator 再次帶來了 AirPods Studio 的高清渲染圖。根據推文顯示,這款 AirPods Studio 是採用高品質皮革/金屬,磁性耳罩,可檢測左右耳朵,沒有耳機插孔,使用 USB-C 埠進行充電。所謂的左右耳測試就是無論用戶如何佩戴,都能根據左右耳朵進行自動調整,因此佩戴方向並不重要。
  • Moto G Play新機渲染圖曝光 水滴屏+後置雙攝
    這款新機已經出現在Google Play控制臺列表中,最新的渲染圖已經曝光。曝光的渲染圖顯示,Moto G Play(2021)採用一塊水滴屏,機身背面的後置攝像頭模組為方形設計,後置為雙攝組合,擁有經典的Moto Logo。根據爆料,Moto G Play(2021)將會搭載驍龍460處理器,內置3GB內存和32GB存儲空間。
  • 小米7渲染圖曝光 將搭載雙攝配全面屏
    近日有外媒曝出了一組小米7的渲染圖以及配置詳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小米7渲染圖(圖片來自網絡)    從這一組曝光的渲染圖可以看出,小米7將會採用類似於MIX全面屏的設計方案,應該會是目前比較常見的18:9的全面屏方案。
  • Redmi K40 Pro渲染圖曝光!後攝模組長這樣
    不過,近日有網友曝光了小米旗下另一款熱度很高的手機——Redmi K40系列,並公布了Redmi K40 Pro的高清渲染圖。網曝Redmi K40 Pro高清渲染圖根據圖片顯示,Redmi K40 Pro的背部採用了與前代Redmi K30s類似的設計,在機身左上角配備了大眼矩形四攝模組,同時相機模組右側還擁有雷射對焦和閃光燈,這也與之前曝光的真機圖基本一致。
  • 三星A71高清渲染圖曝光「親兒子」vivo X30入網
    【dogkeji-科技犬】 近日OnLeaks曝光了最新的三星Galaxy A71手機的高清渲染圖,採用了後置「L」型四攝和中置打孔屏設計。
  • 金屬材質設計 魅藍Note3西安促銷950元
    (原標題:金屬材質設計 魅藍Note3西安促銷950元)
  • 一加9 PRO渲染圖曝光 機身纖薄外觀時尚
    近日有外媒傳出了一張一加 9 Pro 的高清外觀渲染圖,不出意外的話真機外觀應該與該渲染圖一致了。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該機總體上仍延續了前代產品一加 8 Pro 的設計思路,繼續採用開孔雙曲面屏設計,支持 120Hz 刷新率,前置攝像頭開孔位於屏幕左上角。機身背部,該機將後置矩陣式四攝相機模組,其中的兩個大尺寸鏡頭非常顯眼。
  • 原道T5兒童早教故事機渲染圖曝光
    原道T5兒童早教故事機渲染圖曝光 2016年03月14日 09:58作者:廣州分站編輯:廣州分站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仔細觀看了渲染圖的朋友會發現,原道T5在左右兩上角都存在一塊凸起狀的東西,那是採用高環保食用級矽膠設計出的耳燈,不僅柔軟、安全無毒,還能散發夢幻的七彩柔光,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的同時也能有效的呵護寶寶的視力。  提到視力,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原道T5的7寸圓弧高清護眼顯示屏。據悉,這塊屏幕採用高品質防眩光、抗藍光玻璃面板,抗藍光率能達到90%以上,不對對孩子的視力造成損傷。
  • 素材 | 「4K」高清無縫材質貼圖分享
    >「材·質」無論是建模渲染:今天,素材君便和大家分享一些全新的材質素材,其中有一半的材質貼圖包含:4K解析度+無縫拼接兩種屬性適於需要精細建模和PS後期的場合含大理石、磚、金箔、銀箔、皮革、金屬、紙、塑料、路、紡織、木頭、牆體等多種材質
  • iPhone 12系列最新高清渲染圖曝光 橫截面寬度 7.39 mm
    近日有設計師Jonas Daehnert製作了一組新的iPhone 12系列的高清渲染圖,其曾多次設計手機高清渲染圖。iPhone 12 Pro Max 尺寸大小將提升為 6.7 英寸,回歸 iPhone 4 系列直角邊框設計,手機造型看上去更加硬朗,這將會是蘋果有史以來尺寸最大的手機。
  • vivo液態金屬概念機曝光 代號「水滴」疑似APEX二代
    而在CES2018上憑藉第一款屏幕指紋手機——vivo X20Plus UD版(屏幕指紋版),開啟屏幕指紋元年與引領屏幕指紋發展的vivo,日前再被曝出或將在此次CES2019上展示其代號「水滴」的最新據說採用了液態金屬材質的概念產品。該消息在網間一經曝出,再次引燃了網友們好奇的熱情。那麼vivo是否會再次在CES上展示其超前設計的概念產品呢?
  • 外媒曝光ROG遊戲手機3,機身全燈效,黑鯊紅魔都只能做弟弟?
    外媒曝光了ROG遊戲手機3的渲染圖信息",看完渲染圖後,非常心動,要真是長這樣,說它是最酷的遊戲手機也不為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先來說一說外觀,從渲染圖來看,機身背部整體的設計風格延續了上一代ROG遊戲手機2的設計,中間是逼格滿滿的Logo,保留了右側的被蓋通風口設計,攝像頭從左上方移到了中間位置。
  • 寶馬新款X7渲染圖曝光 採用分體式頭燈設計_易車網
    易車訊 近日,有海外媒體曝光了一張寶馬新款X7的渲染圖,新車採用了分體式大燈設計,而根據此前曝光的諜照來看,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據悉,新車最快有望於2021年底發布。新款寶馬X7渲染圖結合了最近曝光的諜照繪製,最大的亮點是可能會採用造型更加前衛的分體式頭燈設計,這樣的設計也許會開啟未來寶馬旗下新車的嶄新家族DNA式設計樣式。
  • Redmi新機渲染圖曝光:四攝設計+窄邊框+驍龍888
    而另外一款頗有熱度的手機——Redmi K40 Pro的高清渲染圖也被海外的網友曝光了。從曝光的圖片來看,在外形設計上,Redmi K40 Pro有著和上一代類似的設計,其機身背部的左上角處採用四攝鏡頭模組,而且四顆鏡頭的右側還配備了閃光燈和雷射對焦,這樣的設計也與此前的爆料的Redmi K40 Pro真機保持一致。
  • 夏普新機渲染圖曝光:七種色彩、豎排雙攝設計
    7月10日消息 目前可以確認夏普將於近期內發布全面屏手機,目前已經擁有兩款夏普全面屏手機曝光了,分別是型號為FS8016和FS8010的新機,其中FS8010搭載了驍龍630處理器,FS8016搭載了驍龍660處理器,兩款手機屏幕解析度均為1080x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