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東南大學和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主辦的「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2020年度高端論壇」在線上舉行,我校校長陳杰、副校長蔣昌俊受邀參加。本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等教育的機遇與挑戰(Recovery, Adaptation and Opportunities—How Covid-19 Re-shaped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What Universities Can Do to Adapt to It)」為主題,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各高校校領導出席並作交流發言,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中英高等教育合作與發展之路。
陳杰作了題為 《構建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思考與實踐》的交流發言。他首先回顧了同濟大學教育對外開放的歷史淵源。同濟在中西文化交匯中誕生,從同濟德文醫學堂到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再到國立同濟大學,從土木見長的工科大學到建設綜合性大學,國際合作是歷代同濟人的辦學追求。在談到同濟大學教育對外開放的實踐特色時,他指出,近年來學校圍繞「雙一流」建設,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的全球布局,國際教育資源匯聚能力顯著提高,教學科研、師生結構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了有重點、有聚焦的合作格局。面對當今世界正經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教育國際化不可阻擋的潮流,同濟大學深化「八有」內涵,優化國際化布局,實施「一體兩翼加引擎」的國際化戰略,開創國際合作新局面,拓展國際合作夥伴新網絡,搭建科研共建共享新平臺,創新國際合作辦學新模式。交流發言的最後,陳杰呼籲,後疫情時代充滿各種不確定性,高校作為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應更多發揮能動性,主動作為,深化教育國際合作,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共同應對風險挑戰,以更加開放共享的理念和行動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成立於2017年5月,旨在為中英兩國共同開展跨學科合作,提高工程領域研究和教學質量,培養工程領域的領軍人才。中方成員為同濟大學等卓越聯盟9所高校,英方成員為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伯明罕大學、卡迪夫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諾丁漢大學、華威大學、利物浦大學、利茲大學和劍橋大學9所高校。(圖/週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