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溫馨恬靜,秋風和煦溫柔,金秋時節,正是出遊的好時機。為了讓同學們能夠開開心心出遊,順順利利遊玩,平平安安歸來,學校在策劃活動時,需制定詳細的安全預案,強調外出安全注意事項,對秋遊活動進行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
校園法律通從諸多案例中總結了以下注意事項,希望各學校在安排春秋遊等集體外出活動時予以關注。
一、活動的選擇和報批
學校組織的集體外出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應當符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身體健康狀況。各個學校應當嚴格遵守這一要求。比如在大風、大霧、雨雪等惡劣天氣情況下,不得組織外出活動;接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活動,必須有專業人士及醫護人員在場,嚴格保障安全。
學校組織師生集體外出活動,應當提前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批,並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採取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比如必須經過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的,應當事先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共同研究並落實安全措施。
二、評估活動安全風險,制定安全工作預案
在策劃集體外出活動時,學校的管理者應當對活動的風險進行全盤評估,了解並羅列出活動的各個環節所存在的安全風險,分析、辨別這些安全風險是否可控,如果可控,需要採取哪些應對措施,學校是否具備實施這些措施的能力。對於風險較大的活動,學校應當放棄。
學校還應當制定安全工作預案,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工作目標。
★二是安全管理組織機構、人員及職責分工等。
★三是具體的安全措施,包括對活動場所、路線及相關設施設備的安全檢查措施,安全出行的交通工具的落實,出行途中的安全防範措施等。
★四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程序,預案應詳細說明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發生之後,安全管理機構、各安全責任人將如何開展工作,包括對傷員的救助、現場的處理、活動的調整、事故的報告以及與學生家長的聯絡等各方面所要採取的處理方案都應當列明。
三、活動前的安全檢查
在組織集體外出活動之前,學校應當事先安排有經驗的幹部和教師勘察活動場所,對活動場所、行進路線、交通工具、器材設備等情況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存在安全問題的,自行與有關單位協商採取措施予以解決。發現存在無法消除的安全隱患的,應當對活動方案進行調整,以保證活動中學生的安全。
關於活動場所,應當重點對場地的適宜性、建築物的結構及安全通道、消防設施、應急廣播等進行安全檢查。
對於行進路線,應當考察沿途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適合人數眾多的未成年孩子通行。
關於交通工具,應當租用公交公司或正規旅遊公司的車輛、船隻,並與出租單位籤訂含有安全保障內容的正式合同和安全責任書,並注意司機的駕駛資質。
關於器材設備,應當檢查其安全性能和隱患,有問題的在活動之前予以維修和更換。
四、安全宣傳和安全教育
在組織、舉辦活動之前,學校應當向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安全宣傳和動員,通過向教師進行安全動員,讓教師認識到學生安全的重大意義,強化其安全責任意識。
通過事先告知學生的家長關於外出活動的計劃安排,提請家長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切實履行家長的監護職責。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學校組織集體外出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組織活動之前,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紀律和安全教育,比如聽從管理人員和教師的指揮,出行途中排好隊列、不得擁擠打鬧等等。
五、活動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監督和保護
在活動進行過程中,負責安全工作的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行為加強約束和管理,不得讓學生脫離團隊自行活動,要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處在教師的監管之下。對學生做出的危險性行為,教師應當及時給予糾正、制止。到達目的地和回校後,帶隊教師應當及時清點人數。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隊伍的集合、解散過程中, 教師一定要在現場進行疏導,保證學生的通行舒緩、有序進行,以防發生推搡、打鬧事故。
六、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在集體外出活動中,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包括學生受傷、中毒、休克、發生火災、交通事故、泥石流、地震等緊急情況,學校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理程序。按照程序,現場的教師應當立即對受傷學生採取包紮傷口、人工呼吸等緊急救援措施,或者立即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必要時應當安排專人及時向醫療、公安、交通、消防、衛生等部門緊急求助。如情況危急、活動不宜繼續進行的,教師應當立即有序疏散學生,將學生帶到安全地帶,並做好安撫工作。
發生安全事故後,學校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報告,並根據上級的部署採取進一步的處理措施。同時,學校應當將發生的事故及時告知受傷學生的家長,通知其到醫院陪護。此外,在確保受害學生得到及時救護的前提下,學校還應當維護好事故現場,保留相關證據,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並做好善後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