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學期安排出爐,十一放假學生能不能離校?教育部回應了

2020-08-22 成都名校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發布了《2020-2021學年中小學教學時間安排》的通知:


小學、初中新學期9月1日開學,

1月28日開始放寒假;

高中新學期9月1日開學,

1月30日開始放寒假;


一起來看看通知原文!


成都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成都東部新區文體旅局、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各區(市)縣教育局,直屬(直管)學校(單位):


根據教育部、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2020-2021學年中小學教學時間作如下安排,請遵照執行。


一、高中階段學校學年時間安排


(一)課時安排


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級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高三年級上課22周,複習考試11周,勞動技術和社會實踐教育2周。每周按5天安排教學。


中等職業學校(含普通中專、職業中學、民辦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上課時間為35周,複習考試為2周,機動時間為2周(由學校根據專業情況自行安排實習或見習)。


(二)學期安排


高中階段學校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定於2020年8月30日-31日辦理入學手續,開展入學教育,9月1日正式行課,2021年1月29日結束,1月30日開始放寒假。


第二學期定於2021年2月28日辦理入學手續,3月1日正式行課,7月16日結束,7月17日開始放暑假。


二、義務教育學校學年時間安排


(一)課時安排


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時間39周。每周按5天安排教學。


一至八年級上課時間35周,複習考試時間2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由學校視具體情況自行安排,如學校傳統活動、文化節、運動會、研學旅行等);

九年級上課時間33周,複習考試時間4周(九年級第二學期畢業複習考試時間增加2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


(二)學期安排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於2020年8月30日—31日辦理入學手續,開展入學教育,9月1日正式行課,2021年1月27日結束,1月28日放寒假。


第二學期於2021年2月28日辦理入學手續,3月1日正式行課,7月9日結束,7月10日開始放暑假。



8月14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專訪,就秋季開學防控安排與思路進行了解讀,並針對《關於印發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的通知》等有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一、如何理解秋季開學在疫情背景下全面和正常?

白巖松:

8月15號起,北京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高校可組織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和新生報導。與此同時,日前教育部下發了針對秋冬季疫情防控的技術方案,它分成三個版本:一個是高校版本、一個是中小學的版本、一個是託幼機構的版本,也為秋季的全面正常恢復教學秩序,為開學拉開大幕。這個秋季的開學到底怎麼開?還涉及哪些細節?我們今天的節目就連線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

王主任,教育部的通知裡已經明確針對秋季開學強調全面恢復正常教學秩序,我們該怎麼理解這次開學在疫情的背景下全面和正常,是不是應開盡開呢?

王登峰:

是的。從全面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來講,實際上就是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把整個的教育教學秩序恢復到正常的課程安排、正常的開學、正常的學習上。從教育系統來講這面臨著兩個巨大的挑戰:第一個就是疫情還並沒有完全過去,病毒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它以一種人們無法覺察的方式存在或者傳播,因此防控的措施一點都不能夠放鬆。但是從整體的疫情防控的形勢來看,我們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全國的復工復產工作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從教育系統來講,我們也要實現全面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但同時還要做好疫情防控,所以說全面和嚴格其實還是同時存在的,這其實對教育系統來講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

因為當疫情還依然存在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還是採取最嚴格的措施,同時當疫情得到了根本性的控制之後,如果全面地一窩蜂地去開學或者恢復正常,放鬆了疫情防控這根弦,那麼這兩種情況其實都會對我們的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帶來巨大的影響。當前教育部發出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呼籲或者是號召,其實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在全面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的同時,疫情防控還要嚴格地按照技術方案、嚴格地按照各項要求去逐一落實。

二、學校秋季錯峰開學怎麼「錯」?目標是什麼?


白巖松:

秋季開學涉及近3億人,包括各級的學生和教師隊伍,更不要說涉及多少個家庭。幾乎所有秋季開學的學校都在談到錯峰,錯峰主要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怎樣錯?是要達成怎樣的一個目標的?

王登峰:

錯峰最首要考慮的就是從高校到中小學,都面臨著學生們來自不同風險地區,當然目前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已經非常少了,但是畢竟還是存在,所以首先要來自不同地區的這些學生,他們返校的時候要錯開。錯峰一個是我們客觀上的要求:比如說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在返校前要自行隔離或者是集中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在14天這個範圍內,如果沒有出現問題,再在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的情況下可以返學,這本身就是對這些學生的一個更高的要求,因此錯峰可能是首先考慮這個問題。第二個就是從高校來講,如果一下子所有的學生都回到校園,報到就是一個問題,從疫情防控的要求到體溫檢測各方面的落實,可能錯開一兩天,那麼每天的人數不至於那麼多,這對於整個學校的開學的有序來講也是非常必要的。

白巖松:

我注意到像北京的錯峰,並不是說各個學校錯,而是本校之內不同年級要錯峰,這是不是也是更好地要解決在進入校門之後,學校的所有的工作可以更安全更有序。

王登峰:

因為從每一個學校來講,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回來,一下子進校門,包括各項檢測、包括體溫的測試測查、包括宿舍教室,學生回來之後馬上就要進入到這些地方,一下子人員密度比較大的時候,可能會容易帶來更大的風險,所以說即使是一個學校內部,錯峰也是有必要的。

白巖松:

中小學開學可能跟大學相比較有一點好,畢竟是在本地相關的,這種錯峰以及一些安排是不是把權限下發給各個地方。

王登峰:

因為從整個的疫情防控、從教育部來講,我們是尊重各地自己去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去安排開學和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小學如何錯峰還要根據當地的疫情防控的要求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由他們自行確定。

白巖松:

王主任,前兩天北京公布了的錯峰的整個過程,我們發現從8月29號一直到9月7號,其實也就是10天之內完成從小學一直到高三整個的錯峰,它分成了4個部分,怎麼評估這個節奏?

王登峰:

這個應該是北京市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和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做出的一個非常符合北京市實際的一個決定。這個決定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是全學段都要復學;第二從復學的順序來講,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年級的同學在整個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習情況、網絡網課的情況,以及回到學校之後對校園環境的熟悉程度等等,這樣的一個考慮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三、低中高風險地區返校後是否進行隔離或者醫學觀察?

白巖松:


首先我們說大學,大學涉及國內的人員流動,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低風險地區,那低風險地區回到低風險地區的時候是否還要進行校園內的隔離或者說醫學觀察?

王登峰:

目前從我們新發布的修訂後的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來講,不需要。從低風險地區回來的學生不需要進行隔離,但是沿途要做好防護,入校以後要嚴格按照校園的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如果回校的話,肯定要做集中的或者是居家的14天的一些觀察和隔離,然後再去回到學校。

四、如何理解把好「校門關」?

白巖松:

在我們整個的《技術方案》當中特別強調把好校門關,我想大學更是如此。但是我發現並沒有強制說絕不允許學生出校門。為什麼會是這樣?並沒有強制,但是又強調把好校門關。

王登峰:

其實把好校門關和封閉式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封閉式管理就是學生進入校園之後,沒有極特殊情況是不允許再離開校園的;嚴格把控好校門,其實就是要確保每一個進入校園的人是健康的,所以說進出校門,老師和學生都要查驗身份證件,同時要查驗體溫,同時如果要離開校園的話,行動軌跡要非常明確,要報告相關部門。因此從校門管控來講,沒有必要就不要離開校門,另外如果有事情,如果有工作要做,需要出校門也是可以的。

白巖松:

一切與學生有接觸的教職工和學生是同樣標準嗎?比如說教職工也可以符合相關規定進出校門是吧?並不是說教職工也要封閉在學校裡頭。

王登峰:

是的,就是在進出校門這一點上,學生和教職工是完全一樣的,對學生也不一定封閉的。校內教職工他們可能離開校園出去要工作或者是聯繫各方面事情的機會可能會更大一些。但是從校園的校門管控來講,對學生和老師是一視同仁的。

白巖松:

中小學跟大學有一點區別很大,不像大學是相對封閉,中小學涉及進進出出的問題,學校內好辦,我們怎麼去解決學生離開學校的防疫情況?我們是否會利用一些現代的技術手段去做好工作,家長怎樣去配合?

王登峰:

這個實際上我們看到《技術方案》裡面非常明確:中小學要進行晨午檢制度;幼兒園是早午晚三次檢查和報告的制度,這是確保學生在校園裡的身體健康狀況能夠得到有效的監測和控制。至於說他們回家的路上以及回到家裡以後跟家庭成員的接觸,以及跟其他人的接觸,從學生健康管理的角度來講,我們也要求學生和家長要及時提供相關的信息。比如說家裡有從外地來的人或者說我們的同學在回家的過程中以及回到家裡以後接觸到什麼人,要做好這方面的健康的記錄。至於說是否採用技術手段去做這方面的工作,我覺得這個可能也還是要根據各地的情況,各校的情況來自行的確定。

白巖松:

面對這次大學開學,必然談到我們很多的高校的留學生的問題,現在在全球疫情的這種背景下還不太現實,未來是怎麼考慮的?

王登峰:

這次秋季學期的開學,在《技術方案》裡面有一條非常明確,國外的留學生在未接到學校的正式通知之前不返校。那麼這些留學生什麼時候能夠回來?這可能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第一個就是他目前所在國的疫情的情況;第二個就是他回來之後校園的管控,包括隔離各方面的措施是否準備充分。我想這兩個方面是最主要的,其他的像旅行的過程以及他們的學習生活各方面的安排,可能都需要去通盤的考慮,這個由各校根據當地的一些防控的要求來確定。


五、大學學術交流等活動是否可正常進行?

白巖松:

大學畢竟不像中小學,在平常的這種學期當中,學術交流活動是非常頻密的,包括講座等等,在這種防疫常態化特殊情況下的開學之後,這種學術交流等是否也會減少?或者說怎麼去看待它?

王登峰: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全面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從原則上來講,各種學術活動不應該限制和禁止。但是所有的學術活動的場所我們到目前還是有著一些明確的疫情防控的要求的:比如說關於教師報告廳、實驗室、食堂、宿舍如何做好疫情防護工作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只要符合這些要求,所有的這些活動都是可以正常開展的。

六、十一長假學生是否可回家或出遊?

白巖松:

開學之後沒隔多久就迎來了一個大十一,十一放假學生可以回家嗎?如果是低風險地區去玩可以嗎?

王登峰:

這個原則上應該是由各地各校來自行制定相關規定。實際上我們可以考慮,如果一個大學生十一假期要回家或者是到外地去旅遊,等他回來的時候,其實跟秋季學期剛開學的時候的要求是一樣的,所以說這件事情應該還是由各校各位同學自己來決定。

七、校園內,口罩何時要戴何時可摘?

白巖松:

由於疫情,口罩成了常備的這種用品了,但是我們發現在相關的《技術方案》當中強調的是中小學校園內要備有口罩,說低風險地區上課教學活動的時候是不用戴口罩,我們為什麼要強調備用這個概念,針對口罩背後的思考是怎樣的?

王登峰:

其實戴不戴口罩的問題,這是從疫情出現以來大家一直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我記得在春季學期開學之初很多人就提出來,如果學生和老師上課都戴著口罩,為什麼還要開學?實際上這是一個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後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從這次的《技術方案》來講,所有的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在校內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是我們同時也對各個場合各個場所疫情防控又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常備口罩第一個就是在校內如果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班上有人突然發燒或者有其他一些身體異常的情況,那麼可能其他同學也要把口罩帶上。另外我們還考慮到,如果有突發的疫情,可能應急預案要緊急啟動的時候,就要求相關的人員要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其中首先要做到的可能就是佩戴口罩。

八、因疫情未能如期舉辦的中小學體育競賽活動(尤其涉及成績考核的活動)會補辦嗎?

白巖松:

對於中小學來說,也許很多家長學生也會去關心:比如說曾經會去安排在暑期進行的一些活動,可能跟他將來的這種成績考核都緊密相關的,像校園足球夏令營等等。由於防疫可能就沒辦成,在這個學期裡會去補嗎?這方面的思考是怎麼樣的?

王登峰:

你剛才講的校園足球,實際上我們現在正在安排這樣的一項工作。校園足球工作從2015年開始啟動以來,我們每年的暑假都要做夏令營的活動。夏令營的活動實際上是各個省把每個年齡組的省內的最佳陣容選拔出來之後,來參加全國的夏令營,那麼全國的夏令營又分成了分營和總營,分營就是每4個省組成1個分營,在4個省的分營裡邊,通過競賽選拔出分營的最佳陣容,在這個基礎上參加全國的總營,也就是各個分營的最佳陣容通過比賽產生全國最佳陣容,而全國最佳陣容分營的最佳陣容,還有各省的最佳陣容,都是跟運動員等級掛鈎的。

今年有疫情的影響,暑假期間已經無法進行校園足球的競賽活動,但是為了讓這項工作能夠順利,而且是連續地做下去,特別是由於跟運動員等級掛鈎,所以說我們教育部已經決定利用十一假期把本來在暑假做的這件事再把它做完。目前各個省區市還是非常積極認真的在做準備,那麼我們也希望在十一期間,我們這些同學在全面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的過程中,通過恢復正常的體育鍛鍊和競賽的活動,也來進一步彰顯我們整個教育系統乃至全國疫情防控的成果,我們也期待比賽能夠取得圓滿成功。

九、幼兒園開園什麼最重要?

白巖松:

託幼這項工作我們也是有專門的《技術方案》的,您覺得在開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王登峰:

開園最重要的工作其實就是幼兒園環境的徹底的消毒和清殺,對於幼兒園內的活動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包括環境、包括空調的清洗,還有食品、桌椅板凳等等整個幼兒園環境的徹底的消毒,同時要做好幼兒園園內的管控,特別是要做好幼兒園的小朋友和家長的溝通,在家裡面要注意什麼?回到幼兒園之後要注意什麼?可能需要幼兒園也要跟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要有密切的聯繫和溝通。

十、哪些學生要做核酸檢測?

白巖松:


這時候就涉及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核酸檢測,為了整個我們的開學正式全面和正常恢復秩序,現在我們的核酸檢測能力也在大大加強,哪些成員是必須要做核酸檢測的?這方面的考慮是什麼?

王登峰:

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要求,從北京市來講,要求所有的學生、包括老師返校的時候都要做核酸檢測。而且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師生,還要做居家或者是集中隔離14天,但是並不是全國都是這樣,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一些要求,比如說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老師可能要做核酸檢測和醫學觀察;來自低風險地區的,可能就不一定必須要做核酸檢測,那麼這個還是需要各地各校根據當地的疫情防控的要求來做出安排。

白巖松:

在我們的相關的《技術方案》當中,在防疫防控的時候特別也指明學校應該跟附近的醫療機構有很好的合作和聯動,這是否意味著學校在秋季開學之後,擔起來相當多的防疫責任?

王登峰:

是的,這實際上就是聯防聯控機制要真正貫徹落實到位。如果學校出現突發疫情,這個學校應該跟就近的醫療或者是疾控部門建立一種點對點的定點聯繫,一旦出現疫情要立即啟動,而且整個運輸的過程、隔離的過程、消殺的過程,所有的疫情防控的要求都應該落到實處,而且事先就要做好演練。



內容來源 | 央視新聞、全國校園足球暨體衛藝官方

相關焦點

  • 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教育部回應來了
    日前,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發布了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方案》對開學前準備、開學後管理、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導,並對大家關心的戴口罩問題做出了回應。15日,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採訪,回應關切。
  • 高校學生「十一」假期能不能離校?教育部回應
    央視網消息:教育部8月27日召開2020年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的首場發布會。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迴應關於「十一」假期能不能離校的問題。 王登峰表示,這個問題,其實「十一」的假期和周六周日、和課後進出校門的管理是一樣的
  • 今年雙節8天長假,大學生放不放假,能不能離校?教育部回應來了
    眾所周知,再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每19年一次的中秋、國慶雙節重合的難得長假就要來了,但受疫情的影響,很多高校都是實行封閉式管理的,還有很多高校可能才開學沒幾天,所以現在家長和學生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今年大學放不放假,學生能不能離校外出。
  • 今年雙節8天長假,大學生放不放假,能不能離校?教育部回應來了
    ,今年大學放不放假,學生能不能離校外出。一、對於這個問題,教育部此前也做出了回應昨天上午(8月27日),教育部召開了今年秋季學期系列的第一場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等領導對此問題也做出了回應。
  • 十一長假大學生可否離校?教育部回應未明確,家長與學生著急了
    十一放假大學生究竟能不能離校出行?教育部人士王登峰在接受央視記者連線時作了明確回應:「原則上講,十一假期能否離校由各地各高校決定。如果學生在國慶節假期要回家,或到外地去旅行,那麼等他回來時,跟此次秋季學期開學的防控要求是一樣的。」按照教育部王主任的回應,十一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的決定權在高校。
  • 關於「十一」假期能不能離校,教育部回應了
    在8月27日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就網絡上對高校封閉管理的議論回應稱,「校門管理的技術方案既不是封閉式管理,也不是不許出來,但是同時又要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 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低風險地區返校還需隔離嗎?教育部回應
    《方案》對開學前準備、開學後管理、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導,並對大家關心的戴口罩問題做出了回應。隨後,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採訪,回應關切。01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原則上應由各地各校自行制定相關的一些規定。
  • 十一假期能不能離校?教育部最新回應
    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面對目前學生最關心的「十一假期能不能離校」問題,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一假期和周末、課後的管理是一樣的,各地、各校根據實際情況,來合理地作出安排。不鼓勵一刀切,但是一定不能放鬆疫情防控,要對疫情防控帶來的不便充分理解。
  • 最新回應!事關國慶假期: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
    日前,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發布了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方案》對開學前準備、開學後管理、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導,並對大家關心的戴口罩問題做出了回應。15日,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採訪,回應關切。
  • 2020年國慶節放假安排|中秋十一放假安排|國慶節放假時間安排
    2020年國慶節放假安排|中秋十一放假安排|國慶節放假時間安排: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十一國慶放假共8天,從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調休,10月9日正式上班,其中在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都需上班。
  • 國慶節放假幾天2020年|十一放假安排|2020年國慶節放假安排
    國慶節放假幾天2020年|十一放假安排|2020年國慶節放假安排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十一國慶放假共8天,從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調休,10月9日正式上班,其中在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都需上班。
  • 國慶放假調休表|國慶放假安排|十一放假安排通知2020年
    國慶放假調休表|國慶放假安排|十一放假安排通知2020年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十一國慶放假共8天,從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調休,10月9日正式上班,其中在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都需上班。
  • 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錯峰開學怎麼錯?官方最新回應
    8月13日,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發布了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方案》對開學前準備、開學後管理、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導,並對大家關心的戴口罩問題做出了回應。8月14日,白巖松在《新聞1+1》節目中採訪了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回應關切。
  • 2020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出行?官方回應
    1.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  開學之後,沒隔多久就將迎來「十一」長假。假期期間,學生可以回家嗎?可以去低風險地區玩嗎?  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原則上應由各地各校自行制定相關的一些規定。
  • 國慶放假時間2020年安排|十一放幾天|十一國慶放假通知
    國慶放假時間2020年安排|十一放幾天|十一國慶放假通知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十一國慶放假共8天,從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調休,10月9日正式上班,其中在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都需上班。
  • 十一假期能否離校?教育部回應
    同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春季學期進行了陸續開學,全國2.8億學生今年已經有2.02億學生(超過75%)的學生回到了校園,而且也實現了校園零感染。秋季學期已經具備了全面正常開學的條件,但是疫情防控的壓力還依然存在,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仍然不能放鬆。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明確了秋季學期開學的安排,全部按照分期分批措施錯峰開學。
  • 2020年國慶節放假安排|中秋十一放假安排|2020通知調休表
    2020年國慶節放假安排|中秋十一放假安排|2020通知調休表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十一國慶放假共8天,從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調休,10月9日正式上班,其中在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都需上班。
  • 十一放假大學生不能離校?把好校門就是完全封閉?回應來了
    日前,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發布了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方案》對開學前準備、開學後管理、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導,並對大家關心的戴口罩問題做出了回應。隨後,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採訪,回應關切。1.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
  • 十一假期學生可以離校出行嗎?教育部給出最新回應,學生卻炸鍋了
    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學生的春季學期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通過網課的形式進行。學期結束後就迎來了暑假,學生只能在家呆著,不能隨意出行玩耍。因此,很多學生都紛紛表示想要快點開學。全國各地也都開始陸續發布通知,確定開學的具體日期。北京市教委率先發布消息,確定將在9月1號左右按時開學,並且又在近期明確了開學安排,要求中小學生以及高中生、大學生按照分批開學的方式進行。
  • 國家教育部回應:開學後需要封閉式管理嗎?國慶放假能不能離校?
    國慶放假大學生能否離校?面對廣大師生和社會對秋季開學的種種疑問,近期,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採訪,回應關切。04「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問:開學後,沒隔多久就將迎來「十一」長假。假期期間,學生可以回家嗎?可以去低風險地區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