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慈禧,是怎麼當上太后執政的

2021-01-15 古今中外大小事

話說當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鹹豐皇帝逃到了承德的避暑山莊,不久就病死了。臨死之前他叫來了跟隨他在承德的8位大臣:素順、端華、載垣等,就像劉備託孤一樣,讓他們輔佐自己年僅6歲的兒子。並提醒他們要注意防範懿貴妃。

鹹豐叮囑這8位大臣提防的懿貴妃,小名叫蘭兒,16歲被選入皇宮。剛進宮時她地位很低,沒有什麼機會和皇帝親近,有一次她看到鹹豐皇帝在圓明園散步,就躲在樹林裡面嬌滴滴地唱起歌來。鹹豐皇帝被這歌聲吸引了,他把蘭兒叫出來,發現蘭兒長的是貌美如花,從此就讓她跟在了身邊。過了幾年她生了皇子,載淳。皇帝雖然妻妾很多,但是還沒有一個給他生過兒子,於是蘭兒就更受到鹹豐的喜歡,並封為懿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懿貴妃非常的聰明能幹,而鹹豐經常生病,就由懿貴妃來代替批閱奏摺。長期以來懿貴妃就有了一定的權力,而皇后是一個老實人,處處忍讓她,所以她權利就越來越大。因此鹹豐臨死前才表示出對她不放心,讓8個大臣多加注意。

慈禧資料圖

現在皇上死了,八大臣擁立載淳為皇帝,封皇后為慈安太后,懿貴妃為慈禧太后。然而慈禧並不滿足,她想要掌握國家大權。所以這些擁有權力的八大臣就引起了她的不滿,被她看作是眼中釘肉中刺,而八大臣也對她也懷有戒心,不讓她幹涉朝政。慈禧為了搞掉八大臣,便暗中與恭親王奕取得了聯繫。奕是鹹豐的弟弟,當他看到輔佐皇帝的八大臣沒有自己時,心中就非常的惱火。於是他倆一拍即合,準備幹一番大事業。

不久八大臣接到了御史董元淳的一個奏摺,奏摺上說皇帝還小,不能料理國家大事,應該讓皇太后暫時負責。這個奏摺正是按照慈禧和奕的意圖安排的,得知八大臣不同意第二天慈禧就把八大臣叫過來和他們吵了一架。

恭親王奕

慈禧和八大臣在這邊吵架,恭親王奕在北京拉攏了當時手掌兵權的僧格林沁和勝保,控制了北京的軍隊。他這邊做好了準備,慈禧太后就催促八大臣儘快動身,把鹹豐皇帝的遺體送回北京。她讓八大臣的核心人物素順帶領軍隊護送皇上的遺體從大路走,其他七位大臣和她走小路先到北京,好率文武官員迎接。這個聰明一世的素順並不知道不知道慈禧這麼做,其實是把他這個核心人物和其他7個人拆開了,以便逐一除掉他們。

慈禧他們走小路先到了北京,這個時候奕早已準備好了。就在當天晚上,勝保等一大批官員就紛紛要求太后料理國政以安定人心維持統治。然而這並沒有引起載垣、端華等人的注意。第二天一大早,文武大臣給小皇上請安過後,奕站出來,雙手高舉早已經用小皇帝名義寫好的聖旨,大聲念道:將載垣、端華、素順等人立即捉拿。還沒等載垣、端華明白過來就被抓了起來。這個時候呢,素順正在護送鹹豐的遺體,已經到了密雲縣。奕派人表面上去迎接他,晚上卻把他也抓了起來。

素順資料圖

慈禧把八大臣全部抓下後將素順殺頭,命令載垣、端華自殺,其餘五人全部撤職。除掉了八大臣,慈禧就此掌握了國家大權。她宣布由她自己和慈安太后垂簾聽政。所謂垂簾聽政就是在小皇帝的座位後面掛一個竹簾,兩位太后坐在帘子後面共同處理國家大事,她給小皇帝起了個年號叫「同治」,意思是有兩位太后共同治理國家,而實際上國家一切權力都掌握在她一個人的手裡。此後的40多年慈禧掌握了大清政權,操縱了中國的命運。

好了,這就是關於慈禧太后的上位之路了,更多中外歷史事件請大家關注我,也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

相關焦點

  • 慈禧太后人生的最後一天,上午處理光緒帝後事,下午含上了夜明珠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慈禧太后在她人生中的最後一天是怎麼度過的。1908年11月15日,這一天是74歲的慈禧太后人生的最後一天,此時,慈禧已經患上嚴重的痢疾。早上6點,慈禧太后起床,開始梳洗打扮,就如同平常一樣,兩個貼身宮女給慈禧太后洗臉、浸手。
  • 外國人怎麼評價慈禧太后:她遠遠勝過光緒皇帝
    對於慈禧太后,中國人已經很熟悉。不管是官修正史,還是野史雜聞,都記載甚詳,也給出了蓋棺論定的評價。那麼,外國人又是怎麼評價慈禧太后的呢?在《動蕩中的中國》中,亞瑟史密斯這樣評價慈禧太后:「身為一個滿族女人,想要掌握那些軍國大事的知識,本來就機會渺茫,但是她卻與只了解女紅的東太后完全不同,處理大事的時候總能鎮定自若,中國的門戶面對敵對勢力從來未被打開,這在中國半獨裁統治的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要找一個原因,我想只能說是這位統治者本人擁有一種獨特的品質和才能。」
  • 慈禧太后在臨終前,曾說了三個遺囑,這些決定對歷史起什麼作用?
    慈禧太后她還提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列強之歡心」的旨意,在她這種觀念的執政帶領下,清朝也漸漸走向了滅亡,這也使得這個大國在百年的時間裡是不可能翻身的了。晚清名臣張之洞但是在慈禧太后臨終的時候卻把張之洞叫去她的床邊,在她說完後,張之洞嚇得直哆嗦,那麼到底慈禧太后對張之洞說了什麼呢?
  • 慈禧太后「英倫情人」的真面目
    老年時的巴恪思爵士  關於慈禧太后有個英倫情人的故事一直在網絡上流傳,前幾年,一本名為《太后與我》的書出版。它從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一直記到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對於義和團運動時北京的情況記載得很詳細,而且還記錄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宮廷秘事。  當然,從日記被巴克斯和濮蘭德拿來使用那天起,日記真偽就一直存在爭議。身為作者之一的濮蘭德也沒有見過中文原稿。後來濮蘭德將《慈禧外傳》英文稿本贈送給英國博物院時,被要求提供《景善日記》的中文原稿。
  •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提起珍妃來,她並不是塊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過權,賣過爵,只是在老太后的嚴威下哪能容她放肆。倒是光緒非常值得同情的。這裡不談他的政績,只談他的生活,尤其是愛情。
  • 同治皇帝怎麼死的?親生母親慈禧太后難辭其咎
    那麼,同治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呢?同治皇帝死於花柳病的說法主要見諸於一些野史小報。當時在北京的外國醫學團體有一份內部報告,裡面推斷同治帝早在去世四五年前就染上了花柳病,後因治療不得當,最終導致病情惡化而身亡。不過,這個外國醫學團體中的人並沒有親自見過同治皇帝,所以這份報告中記載的內容都是根據各種傳言收集的資料,並不具備權威性。清朝官方公布同治帝是死於天花。
  • 慈禧太后御筆「真如自在」
    「真如自在」石刻,系慈禧太后書賜南山寺普濟和尚的一塊御匾,現如今仍在南山寺保存。慈禧太后為什麼贈送普濟和尚這四個字呢?流傳三種說法:一、慈禧太后聽說五臺南山寺的普濟和尚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可預知未來,便詔他入京,親自考試,果然名不虛傳,因而親書「真如自在」四個字賞賜於他。
  • 慈禧太后痛恨光緒帝,卻最終沒廢掉他,原因絕非列強反對那麼簡單
    其中的內務府大臣立山,他曾被慈禧太后派往天津跟榮祿密謀,商量怎麼對付光緒帝。他回來之後,跪請慈禧太后訓政,但慈禧太后一開始並沒有答應,於是他誣告光緒帝:「上派太監往各使館,請去西後!」本來變法是自己人在變,就算是過分,好歹都是國人,出發點都是為了大清。但光緒帝召見了伊藤博文,等於變法力量中加入了外國勢力。這讓慈禧太后警惕萬分,一旦維新派中增加了大量外國人,那時候再幹涉就會引發列強不滿,也會讓慈禧太后更加難以施展手腳。
  • 撞見慈禧偷歡,還是權力爭鬥的祭品?還原慈安太后暴斃的真相
    導語:一直好端端的慈安太后暴崩歸天,重病纏身的西太后卻神奇康復,隨後登上獨裁寶座。慈安太后到底是怎麼死的?是不是慈禧太后所害?我在上一篇《身體康健卻暴斃歸天,聰明過人的慈安太后,為何未能逃過死亡之劫?》
  • 歷史假設:如果沒有慈禧太后,清朝會怎麼樣,還會亡國嗎?
    外人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稱呼。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慈禧太后是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在她統治期間中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侵略,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達到巔峰那麼如果沒有慈禧太后清朝會怎麼樣呢?首先,我們要從慈禧這個人的出身來看看:她生長在一個富有的滿族官僚家庭,養尊處優,入宮後也一帆風順。
  • 慈安太后有多厲害?主政清朝二十年,連慈禧都要讓她三分
    在一般國人的印象中,慈禧太后是鹹豐皇帝之後的清朝話事人,歷經同治、光緒兩朝,主政清朝長達半個世紀。但事實上慈禧太后的執政時間並沒有那麼長,至少在鹹豐駕崩後的二十年裡,慈禧還不是清朝的一把手。因為在她前面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東太后慈安。在慈禧的生命中,慈安算是少有能夠壓她一頭的人。
  • 古心生篆刻——慈禧太后書畫上的閒章
    古心生篆刻——慈禧太后書畫上的閒章正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景區清東陵內的普陀峪定東陵(慈禧陵),舉辦「翰墨留香」慈禧太后精品文物展,其中展出了慈禧的兩幅繪畫精品瓷器上的鈐印"大雅齋"是慈禧的私人堂款。因此,大雅齋瓷器被看做燒造的慈禧太后專用瓷。清吳士鑑《清官詞》有詞云:「大雅齋中寫折枝,丹青鉤勒仿箏熙。江南供奉雖承旨,不及滇南女畫師」。其後有注云:「內廷如意館畫工,皆蘇州人。光緒間,昆明繆素筠女史嘉惠,丁畫花卉,承直二十餘年。每當拈豪染翰,孝欽並坐指示之,眷遇始終不衰。大雅齋,孝欽自署齋名也」。孝欽即指慈禧太后。
  • 慈禧太后第一次見到燈泡,脫口而出五個字,至今讓人忍俊不禁
    就像近代史上叱吒風雲一時的慈禧太后,袁世凱在她生日的時候送給她一輛車來討好她。這是清朝的第一輛車。剛剛看過的慈禧太后如獲至寶。但出於封建思想的考慮,慈禧太后還想讓司機下跪為她開車,著實讓她忍俊不禁。之後,衝水馬桶也是袁世凱送的。
  • 溥儀不恨孫中山,不罵袁世凱,唯獨對一個人恨得咬牙切齒
    但是有一個人,卻是溥儀一生中最憎恨的人。 這個人就是孫殿英,奉系軍閥首領之一,人稱「盜墓將軍」、「狗肉將軍」,不僅人品不好,而且在民族氣節上面也是很讓人不齒。孫殿英到底做過什麼樣的事情,讓溥儀對其恨之入骨,念念不忘呢?且聽我仔細道來。
  • 李蓮英真的與慈禧太后有私情,才被她所恩寵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有一個故事說慈安太后有一次到慈禧的宮中找她商量事情,因為時值正午時分,慈禧在午睡,太監、宮女都在發困、偷懶,在沒來得及通報的情況下,慈安就進了慈禧的寢宮, 映入眼帘的是慈禧太后和太 監李蓮英並排躺在床上,見此情景,慈安太后大怒道:「大膽奴才,不守規矩,給我拉下去杖責一百,交敬事房嚴加處置。」
  • 慈禧太后有多享受?她在洗澡時為何能用一百條毛巾?看宮女怎麼說
    看宮女怎麼說想必我們都知道慈禧太后這個人了,我提起這個名字呢,可能就會讓人恨得牙痒痒,因為慈禧太后一生並沒有辦過什麼對國家有利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她的一生都是過得十分享受的生活,她的每一天的每一頓飯就要滿漢全席,當時也沒有人不敢聽從她的吩咐。
  • 王開璽:慈禧太后何以統治中國47年?
    但奕訢並未完全把慈禧太后放在眼中,倔強而滿不在乎地頂撞說:「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職,不能革皇子。」  但是,1865年(同治四年)3月底,慈禧依仗皇太后的特殊地位、君臣上下尊卑的政治倫理,突然以「妄自尊大,諸多狂傲,倚仗爵高權重,目無君上,視朕衝齡,諸多挾制」等欺君藐上的罪名,將奕訢罷革。後她又以皇太后的特殊政治身份賞還恭親王的爵職。
  • 慈禧太后偏愛喝人奶,那些供奶的女子,最後的結局竟然是這樣的
    在中國歷史上,你肯定知道有幾個特別厲害女性人物,估計除了武則天以外,慈禧排個第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雖然慈禧把大清朝搞了個一塌糊塗,幾乎將整個中國都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是在慈禧的私生活上,那可是過得窮奢極欲。她的著名,應該用臭名昭著這個詞來形容最為恰當。
  •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身世之謎
    后妃傳》上的記載說:「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鹹豐元年,被選入宮,號懿貴人,四年封懿嬪,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進懿妃。七年,進懿貴妃,十年,從幸熱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尚孝貞皇后並尊為皇太后。」從文中的記載我們僅可以看出,慈禧名為葉赫那拉氏,鑲黃旗人,父親為安徽寧池太廣道惠徵。除此之外,對於慈禧的童年和出生地等等都少有記載。
  • 慈禧太后真變態,因為一個字,將名伶重打了幾十大板
    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制度,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兩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而天子九五之尊的皇帝是封建社會的核心代表,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和榮譽,掌握著生殺大權,作為皇帝的子民戰戰兢兢,唯恐觸犯了皇帝的種種忌諱而大禍臨頭。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有著不同的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