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天才音樂指揮家舟舟嗎?
但舟舟卻是個唐氏症候群患者。
屬於重度弱智,
舟舟的最高智商也只能相當於四五歲的孩子。
他不識字,
不會做10以內的加減法。
分不清紙幣的面值,
身邊必須24小時有人照顧。
相信父母們都希望能生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
而不希望生出智障兒。
3 月 21 日,是世界唐氏症候群日。
唐氏症候群的孩子,又被稱為「糖寶寶」。這群孩子表現為智力低下、體格發育落後、特殊面容,甚至還會伴有某些嚴重的先天畸形。
唐氏症候群發病率,會隨著孕婦年齡增加而迅速上升,但其實,這樣的悲劇, 是可以通過特定的產前檢查來避免。
專家建議,
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看,
患唐氏綜合症的智障兒,
越早篩查越好。
孕期做唐氏篩查,是為了避免先天性唐氏兒的出生。這是孕期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測,但是關於唐氏篩查的秘密你都了解了嗎?
唐氏症候群又稱做「21-三體症候群」,是最常見的嚴重出生缺陷病之一,大部分是由於母親卵子的第21號染色體發生不分離現象所造成的。患者面容特殊,兩外眼角上翹,舌頭常往外伸出,通貫手等。患者絕大多數為嚴重智能障礙並伴有多種臟器的異常,如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消化道畸形等,唐氏患兒的出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對孩子也是一生的痛苦,因此檢測很有必要。
唐氏症候群是隨機發生的,每一個孕期女性,不論是否有遺傳病史,新生兒都有患唐氏症候群的可能。唐氏症候群目前無法治癒,因此專家建議孕婦應重視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是唐氏症候群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目的是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來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危險程度,如果唐篩檢查結果顯示胎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危險性比較高,就應進一步進行確診性的檢查——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
唐氏徵胎兒並不是高齡孕婦的專利,雖然35歲以上的孕婦與唐氏徵有密切關係,年齡愈高,生出唐氏徵患兒的機率也越大,但是年輕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徵患兒。
有些孕婦在進行唐氏篩查的時候,需要進行抽血化驗,但又並不像一般的抽血檢驗,是不需要進行空腹抽血,因此不必餓著肚子。
此外,想要減少寶寶患唐氏症候群概率,就應及時進行唐篩檢查,讓孕婦們及早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防止唐氏症候群的發生。
另外,年紀越大的麻麻越要注意!
研究表明,35歲以下的孕婦懷上唐氏兒的機率為1/600~800,35歲以上孕婦的機率在為1/400左右,而40歲以上的機率則為1/100。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不少追娃的準媽媽大多已經進入育齡高齡,另外,一直以來,唐氏症候群的篩查都得不到孕婦和群眾的重視,大多數人還持有僥倖的心理,認為第一胎沒事,第二胎也不會患上唐氏綜合症。
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唐氏症候群的發生具有隨機性,只有大約1%的唐氏患者與遺傳因素有關,母親懷孕時的年齡越大,發生的比例就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