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衛微生活 您身邊的生活專家◆
偵探是個古老的職業。從東漢起,就設有二千石曹掌刑案,隋文帝定六部制後,刑部在各朝各代一直保留並沿革發展,新中國誕生後,公安部的刑偵局一直是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後根據社會發展拆分出經偵、禁毒等多個業務部門。
與冷冰冰的部門、機構相匹配的,是古今中外一個個神探的名字,甚至包括一些藝術虛擬的人物,從狄仁傑、宋慈、包拯、李昌鈺到福爾摩斯、波羅甚至柯南……他們家喻戶曉,生動鮮活,一次次解開迷案,還原真相,讓壞人受到應有懲罰,讓正義得到伸張,為世人所推崇。
與這些遙不可及的神探相比,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群就在我們身邊的甬城名探。他們各個身經百戰,在刑偵崗位奮鬥了十數年甚至數十年,每個人都曾參與破獲不下500起命案;他們各個身懷絕技,在行業內有很高的威望,是全省的刑偵專家、行家,疑難案件會診小組的成員;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講不完的故事,其中的曲折和奧妙,遠比電影、小說來得精彩。
從本期開始,《警周刊》將推出《甬城名探說奇案》專欄,敬請關注。
一個沒有犯罪行為和行為結果的現場,就不是犯罪現場。
看起來這像是一句廢話,可對刑警葉成立和他的同事們來說,重建犯罪現場,才是尋找真相的開始……
講述人:
葉成立
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刑事科學研究所所長,痕跡檢驗高級工程師、浙江省刑偵行家,享受省公安廳特殊津貼,疑難案件會診小組成員。
安靜的臨街住宅
2006年3月3日,慈谿市觀海衛鎮市場路160號,一幢3層高的臨街住宅樓,捲簾門緊閉。
左鄰右舍每次經過,心中都會暗暗犯嘀咕:都已經三天了,怎麼還不見老孫一家開門做生意?
孫家一家三口,老孫夫婦都50多歲,在觀海衛的塑料市場做塑料粒子回收生意;兒子小孫26歲,去年剛剛大學畢業。
在過去三天裡,已經有不止一撥人來敲過孫家的門:
3月1日下午1點多,一個女孩急匆匆跑來孫家敲門,但一直沒人回應。住在孫家對面的老闆娘說,這個女孩是小孫的女友,因為自2月28日晚上6點起,就一直打不通男友的電話,特意從寧波趕來一探究竟。
3月3日上午8點多,又有一名客戶跑來尋找老孫夫婦,但家裡還是沒人回應。
一種慌張、不安的情緒四散蔓延。
老闆娘陪著客戶去找了老孫家的一個親戚。大約一個小時後,親戚打開了孫家的大門。
家裡看起來沒有人,安靜極了,只是這種安靜中流淌著一絲血腥味。
在一樓樓梯口的轉角處,覆蓋在地面上,呈現高低起伏狀態的編織袋,像是有魔力似的,在冥冥中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一狠心,一咬牙,掀開編織袋,眼前出現的一切讓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孫家三口依次躺在血泊裡,其中老孫夫婦兩人的脖子上都有明顯的刀傷。
一家三口慘遭殺害
一家三口都慘遭殺害。消息傳出,眾人譁然。
據老孫的一個同行說,老孫夫婦一直從事小本經營,做塑料生意才五六年,之前曾經營過電風扇配件。老孫在觀海衛塑料市場有一間店面,家中另有兩間店面平時就用作倉庫。兒子小孫去年大學畢業後,在寧波市區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剛註冊了一家網絡公司,準備與女友一起創業。
據同行反映,老孫夫婦倆為人老實本分,從來沒有見他們因為生意上的事與客戶紅過臉。
因為做的是小本生意,孫家的收入並不算寬裕,每年也不過10萬元左右。家裡除了三四年前自己建的3層樓房和塑料市場一間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面,再沒有別的房產。而老孫夫婦平時也非常節儉,甚至連汽車都沒有買。
看起來,孫家三口都不過是安分守己,辛苦謀生的普通人,不像是會跟人結怨的樣子。
可是,又為何會遭受如此慘無人道的下場?
來不及做的晚飯
葉成立是第一批趕到現場的刑警之一,當時他還是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第一大隊的大隊長。
現場「乾淨」極了:房間裡,肉眼所及,沒有血跡;如果不仔細找,根本就發現不了藏在樓梯轉角處,被編織袋蓋住的屍體。
孫家三口的屍體是並排躺在樓梯轉角處的,從裡到外,依次是小孫,老孫的妻子和老孫。「從屍體擺放的位置,可以初步判斷,最早被殺的是兒子,之後才是老孫夫妻倆。」葉成立說。
二樓是小孫的房間,屋裡有被翻、撬過的痕跡。「兇手很有可能是衝著錢來的。」葉成立做出第二個判斷。
就在民警對現場進行勘查的同時,大量外圍的走訪工作也在同步展開。在匯總的諸多線索中,有兩條引起了葉成立的注意:2月28日下午4點05分,小孫從QQ上下線;當天下午4點多,還有人看到老孫夫婦離開市場,冒雨回家。
而在孫家的廚房,看到冷冰冰的灶頭,案發當時的大致情景已經在葉成立腦海中浮現———
2月28日下午,天下著大雨,小孫正在家裡上網。聽到樓下有聲響,他下了QQ,跑下樓來看,卻被早有準備的兇手一下擊中。
快5點的時候,老孫夫妻倆收了市場的生意,冒雨趕回家中。還沒等老孫夫妻倆反應過來,就已經遭到重擊。
外面的雨下得實在太大,再加上孫家所在的一排樓房前後距離長達二三十米,而且每戶人家都是高牆深院,沒有人聽到孫家傳來的慘叫聲。
三組神秘的鞋印
要在下午4點左右到晚飯之前這短短的時間內,一口氣殺掉三個青壯年。尤其是老孫夫妻倆幾乎是同時進家門的,單靠一人之力很難辦到。
經法醫鑑定,每具屍體上都有兩種不同的傷口。總該不會是一個兇手施展傳說中的「左右互搏」術吧。
那麼,兇手究竟有幾個?
案發現場提取到的多種腳印,一度讓偵破陷入困境:皮鞋印、拖鞋印,甚至還有棉襪印。
會不會是三個兇手?
經過鑑定,其中一組皮鞋印清晰可見,確定是其中一名兇手的,而拖鞋印和棉襪印被證實屬於同一個人。
又到葉成立出馬的時候了。在他看來,這又是典型的犯罪嫌疑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結果———
「其中一名兇手進門後,為了防止在屋內留下自己的腳印,特地在皮鞋外套了襪子,因此就形成了棉襪印。但他在殺了一人後,其中一隻襪子掉落。自以為聰明的他,就又在皮鞋外面套了一隻拖鞋。未曾想,拖鞋太小,皮鞋跟露在外面,形成了皮鞋印和拖鞋印混合的腳印。」
至此,可以斷定,案發現場有兩名兇手。
拋棄在杭州的手機
看起來,這像是一起侵財殺人案件,可葉成立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相同性質的案件,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比如像搶劫或盜竊案件,一般極少發生在晚飯前這個時間段。此時大家都爭先恐後往家趕,作案風險太大。可偏偏此案的兇手反其道而行,似乎想要致一家人於死地的決心很堅決。
因為一家三口都慘遭殺害。此案引起了省公安廳的高度重視,很快派專家趕赴現場。
事有湊巧,案發後的第二天,在當時杭州汽車東站的廁所裡發現了小孫的手機。專家因此懷疑,這極有可能是流竄作案。
「不可能是流竄作案。」讓葉成立胸有成竹的,是作案工具。經法醫鑑定,屍體上的傷口,是用類似扁鐵條和螺紋鋼的器物造成的,「不符合慣犯或職業團夥作案使用工具的習慣。」
兇手很有可能和孫家的人認識,極有可能就住在附近;兇手行兇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錢財,很有可能是跟孫家有經濟或其他方面的矛盾。
一句話惹來的糾纏
循著葉成立的判斷,民警對孫家的周邊關係做了大量的排查。案發10餘天后,犯罪嫌疑人王某浮出水面。
王某,時年60歲,觀海衛當地人。他原來是做布料生意的,收入水平在當地還算不錯。不過,他喜歡吃喝嫖賭,曾經在上海嫖娼留有案底。他和妻子夏某離婚後,兒子和財產都歸妻子,加上自己平時不務正業,日子過得並不輕鬆。
據孫家親戚的說法,只有王某跟孫家有矛盾。原本王某和老孫一家並無太多往來,只是夏某和老孫的妻子嚴某,以及鄭某的妻子,三人是關係很要好的姐妹。
當年鄭某因資金周轉不靈想找人借點錢,嚴某想起夏某有5萬元私房錢想要放貸,就順口對鄭某提了一句「要不你找她借吧。」
夏某把5萬元錢借給了鄭某,當時還寫下了借條,嚴某既沒做擔保人,也沒做中間人。
誰料一年後鄭某生意失敗負債纍纍,不知去向。後來,已經離婚的王某知道了借錢的事,把這筆帳算到嚴某頭上,多次上門討錢。
嚴某不勝其煩就給了他2萬元,並聲明這是因為王生活困難而「贈送」的,此事也到此為止,雙方今後不得再為此糾纏。
王某拿到錢後也安分了一段日子,但一年多後又上門「借」去了2000元。2005年底,王某又一次來到孫家「借」錢,遭到了拒絕。
雙方發生了激烈爭吵,王某惱羞成怒,揚言:「你日子比我好過,這錢你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不然有你好看。」嚴某雖不情願,但為了息事寧人,又給了他2000元錢。
殺人互助組的覆滅
案發後,王某畏罪潛逃。而民警通過對其周圍關係的排查,發現了59歲的孫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此人平時經常跟王某在一起賭博,而且在案發後,還毫無徵兆地去湖南轉了一圈。
當年3月12日,孫某某被警方抓獲。據其交代,王某的確是因多年前的債務糾紛,對老孫一家懷恨在心,伺機報復,並唆使自己共同參與作案。作為交換,王某答應事成之後,幫孫某某殺掉他小女兒的前夫一家。
孫某某雖然落網,但作為主犯的王某卻切斷了和所有親友的聯繫,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警方隨後發出通緝令,懸賞捉拿王某,還一度將懸賞金額從3萬元提高到5萬元,而悲憤的老孫家親屬還另外追加了3萬元賞金。
葉成立說,直到2011年12月警方「清網」行動的最後一天,他們才最終找到王某的下落。原來早在一年前,在福建福州等地流浪乞討的王某已經死了。警方最終也是通過之前在上海嫖娼時留下的DNA樣本的比對,最終確認王某的身份。
這裡是「觀海衛微生活」
微信號:ghwwsh
責任編輯:小觀觀 小圈圈
QQ群:189197910
愛生活,愛家鄉,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
大事,小事,身邊事,期待您向我們爆料
歡迎您同時關注慈谿圈 微信號:cixi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