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黃中錄取分數線低於三高,屬實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我是19年畢業的,我清楚記得16年黃中分數線是670.5,三高664,黃中比三高高了差不多6分,今年確實卻差了差不多6分,真的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黃中分數線低於三高
看了很多關於黃中的帖子下面很多評論說黃中老師風氣不好,要學生補課,課上有些內容不講,補課才講。
說實話,我在黃中三年,我也補了三年的課(學習不太認真,每年都有科目要補)多多少少知道些真實情況。
首先,關於要學生補課這方面,從來沒有老師來找人去補課,並且有些老師是很反感學生補課的,補不補課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意願。
第二,關於課上不講,補課才講。這完全就是胡編亂造了,我補過的課基本每門都是先重新梳理一遍課上講的內容,然後再講一下本章對應的例題思路和解法,接著出一套測試題,包括了類似例題以及例題的變形式(課上也講過),最後講一下思路和解法。
其實,黃中的墮落完全是因為城市化擴張帶來的區位條件惡化導致生源質量下降。
雖然現在泰興也在支持黃橋搞新區發展,但是新區尚處於起步階段,各種設施條件還不夠完善,房價卻一路走高,大有與泰興持平之勢,就導致大部分人選擇去泰興買房而在黃橋新區買房的人相對少得多,多數家長不放心孩子住宿,所以來黃中上學大部分家庭就得租房陪讀,房租一年大概1w+,上學成本要比在城裡高得多,讓很多家長望而卻步,直接導致生源質量一路走低。
解決黃中的困境,目前我只想到三種辦法:
①泰興全部高中實行住宿制,這可以完全解決區位問題。(個人覺得操作難度較大,一方面,宿舍樓的建設要大量的土地和資金,主要是土地問題難以解決,很多高中已經被四面包圍根本拓不開)
②模仿三高和五高,黃中實行一校兩區,即在城區新設立黃中泰興校區,同屬黃中但分開招生,城區分數線高於黃橋分數線。(個人覺得這種方法較為可行,既保存了黃橋的一大排面,又能提升黃中的區位條件改善生源,並且還可以提升泰興城區又一地塊的價值)
③學習白蒲中學的先進經驗,多思考為什麼兩者均是鄉鎮高中,白蒲中學卻能大放異彩,儘快補足差距,爭取早日東山再起,力挽狂瀾!!!!!(這是最經濟也是最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