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月球旅行到底有多難?

2020-12-20 人民日報人民文旅

你是否也曾在某個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目光穿過深邃的宇宙空間,投向那顆離我們最近的星體——月球?

深空下的半月

這顆孤懸於夜空的星體,距地球384403.9公裡。

這是個怎樣的概念?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月球離地球的距離相當於4萬多個珠峰加起來那麼高。

自古以來,月球就是人類創作的靈感來源。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出自李白《古朗月行》)

古人以充滿想像力的筆調,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浪漫的月夜圖。

「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樹」……小時候,我們耳濡目染有關它的傳說。

這一切,都催生了一個樸素的念頭:何不到月球上走一遭。

0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自誕生以來500多萬年,人類活動範圍始終局限於地表。

1903年美國卡特兄弟發明世界上第一駕飛機,人類第一次掙脫地球引力的束縛,將足跡拓展至天空;

1957年前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吹響了進軍外太空的號角;

1969年美國 「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飛船登陸月球,人類第一次將自己的足跡留在月球表面。

我們中國人探月起步更晚。

一切還要從一次意外發現說起。

1958年中國地質找礦隊員在北緯25°6』N,東經107°42』E的位置發現了不少紅褐色有鏽痕的「鐵礦石」,令他們驚奇地是,把這些「鐵礦石」投入鍋爐中,怎麼都熔不了。

直覺告訴他們,這些「鐵礦石」肯定不簡單。於是,他們經過層層上報,最後找來一位業內專家進行鑑定。

年輕的專家拿到樣品後非常興奮。經過仔細研究,他認為所謂的「鐵礦石」其實是在天體裡形成的鐵鎳不鏽鋼,是一種「鐵隕石」,有很高的科研價值。這個意外發現,激起了他濃厚的興趣。

從那時起,年輕的專家開始有意識地搜集各類隕石,並利用高空氣球收集平流層中的宇宙塵埃,開展各類地外物質(隕石、宇宙塵、月巖)和比較行星學研究。

這位專家名叫歐陽自遠,那年他23歲。

40多年後,他將有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稱呼——「嫦娥之父」。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的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訪華,並帶來了一份珍貴的禮物——月巖石。

那時歐陽自遠已經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工作多年,得到這一消息後欣喜若狂,立刻組織多個實驗室準備深入研究。但當拿到樣品時,他才發現那塊石頭被澆築在有機玻璃盒內,表面上看有指甲蓋大小,但那是經過類似凸透鏡的玻璃放大後的效果,實際上要小得多,重量僅有1克。

很顯然,美國人帶這顆月巖石過來,更多是一種炫耀的心理,並沒有準備與中國科學家分享他們在月巖石內的發現。

北京天文館保存的0.5克月巖石

圖片由北京天文館提供

歐陽自遠只取了0.5克月巖石用作科學研究,將另外0.5克送到北京天文館。就是這小小的半塊月巖石,以歐陽自遠為首的科學家們進行了深入研究,將它的形成時間、構造結構、形成環境、成分等摸了個透徹,一共發表了14篇科學論文。

他們的研究細緻到什麼程度?

歐陽自遠不無自豪地說:「我們還可以確定這塊樣品來自阿波羅17號70017-291號巖石裡的一個小碎片。」

這種孜孜不倦、細緻專研的科學探索精神,就連美國人都感到吃驚。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國家沒有多餘的財力和技術支持探月工程。正是有這樣一群時刻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刻苦鑽研的人,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精神,克服了艱苦條件,花了整整35年為我國後面實施的探月工程進行了人才和知識儲備。

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快速提升,探月工程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大力支持。

1994年起,在歐陽自遠的極力建議下,「863計劃」專家組通過了他的一份正式科研報告。又經過近十年的反覆論證,2004年1月23日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全面啟動。

02

雄心未滅,可上九天攬明月

我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其中無人月球探測計劃,又分為「繞」、「落」、「回」三步。

在2004的月球探測規劃中這樣寫道:

繞 三年內,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將開始繞月飛行,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落 六年內,中國的月球車將在月面軟著陸,展開巡視探測。回 2020年,中國研製的機器人將把月壤樣品採回地球。中國探月三步走計劃

科學發現報有關中國探月計劃的報導

制定這樣一個計劃的背景,是前一年中國神舟五號成功將楊利偉送上太空,中國載人航天計劃取得巨大成功。此時推出「嫦娥工程」,是要乘勝追擊,爭取獲得更大突破,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的勃勃雄心。

嫦娥五號往返月球過程詳解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微博

我們嚴格按照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前進,隨著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攜帶2千克月壤順利返回地球,嫦娥工程第一階段任務勝利收官。

我們做到了!

在印度「月船2號」軟著陸失敗、以色列「貝雷特希」登月飛行器失聯、日本「月女神」「落月」計劃因技術和資金原因無限期擱淺的大背景下,中國成為繼美國1972年阿波羅17號載人登月後,唯一一個從月球上採回月巖樣本的國家。

在倍感自豪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距離前往月球旅行到底還有多遠?

03

複雜的月球環境

無論月球探測還是月巖採樣返回,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將來的「月球基地」做知識和技術儲備。而人類想要在月球生存下來,離不開生命三要素的支撐:水、空氣和食物。

人類在月球南北兩極永久陰影區探測時,發現裡面存在著大量深凍水,每極可能含有100億噸的冰層。

月球礦物學繪圖儀繪製的圖像

藍色顯示水的存在

圖片來源於科學網

但這些深凍水開採難度較大。更簡單的辦法,是從月巖中的氧化巖和石膏內提煉水,另外,一些巖石中,還富含結晶水,這種水的提煉,以現有技術就能輕鬆做到。

圖片來源:NASA

水的問題解決了,那麼怎麼製造空氣又是一大難題。月球超真空的環境,根本沒有大氣層。

短時間登陸月球,人類可以靠著從地球上攜帶的氧氣生存。但如果是作為旅行,就必然需要更簡易製取空氣的辦法。

嫦娥四號著陸區背景圖

圖片來源於國家航天局官網

幸運的是,月壤中富含鈦鐵礦,如果對其進行處理,就可能生產大量可供人類呼吸和火箭推進劑所用的空氣。另外,月巖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處理月巖,也可獲得大量氧氣。

嫦娥四號著陸區月壤的精細光譜

圖片來源於國家航天局官網

氧氣的製取,為生命存活提供了必要條件。自誕生以來45億年,月球上就不曾存在過生命。

嫦娥四號搭載的棉花種子在月球上培育成功

它是有史以來第一片在月球上生長的綠葉

圖片來源:重慶大學

我們可以利用人造陽光,使用含有鉀和鈣的特殊液體作養料,在月面種植糧食和瓜果蔬菜,多餘的食物,還可以用來養豬、牛和雞。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建立一個抵禦月球惡劣環境的基地。

04

月球基地長什麼樣?

沒有大氣層的保護,人類在月球表面,就像一個稚嫩的嬰兒,裸露在可怕的宇宙環境當中。

太陽風粒子以每秒400千米的速度,形成衝擊波抵達月面;太陽宇宙射線爆發期間,會對人類造成致命威脅。

玉兔二號巡視器月面運動軌跡

它經受了月夜零下190多度極限低溫考驗

圖片來源於國家航天局官網

更可怕的是,月球晝夜溫差極大,月夜極限溫度可達零下190攝氏度,月晝溫度高達150攝氏度,而人類作為恆溫動物,正常體溫的上下波動一般只有0.5攝氏度,要想抵禦如此環境,單靠耐力顯然遠遠不夠。

這時,人類就需要一個庇護所——月球基地。月球表面有天然形成的洞穴、峽谷或隕石坑,其中一個方案,就是充分利用這些自然條件挖掘「窯洞」,用月壤的厚度屏蔽宇宙中各種輻射。

月球基地想像圖

真空的月球環境,會使材料產生放氣作用,因此揮發性材料如塑料、橡膠,不適合在月球環境中使用,建造月球基地的材料,必須能防止在超高真空環境下放氣,並且在極限溫度下保持材料穩定性。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

拍攝的五星紅旗

這面五星紅旗採用特殊複合材料

可在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下不掉色

這時,我們就需要利用3D列印技術,將月壤列印成磚塊,省去從地球上運送建築材料的成本,解決建築老化過快的問題。

當然,想要在月球旅行,還需要考慮諸如月球重力場、磁場、流星體、月面地形地貌等多重因素。

儘管困難重重,但目前畢竟是自人類誕生以來,距離實現去月球旅行的目標最近的一次。

我們等待了500多萬年,也許還要再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但是我們相信,在中國一大批優秀科學家的努力鑽研下,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們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將夢想變成現實。

有這個大前提,就沒什麼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我們期待有天站在月球基地裡,抬頭仰望天空。

此時天空星光閃爍,波濤洶湧,來自宇宙深處的召喚掀起無聲的潮音。

所有聲音都將匯成一句鏗鏘有力的話語: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地球到月球多少光年?
    從地球到月球要多少光年?光年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看,光年就是指光運動一年的時間, 9.460×10 千米。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如果還要用光年來計算的話其實顯得有點大材小用了。但是我們可以用太陽系中的天體來直觀感覺一下天體的距離。
  • 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
    導讀: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
  • 太空旅行(space travel)第一站--月球
    歡迎來到太空旅行第一站:月球站。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下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大概在40億年前,太空中一顆年輕莽撞的行星到處橫行,不巧的是它與另一顆行星撞在了一起,後者大概有火星那麼大被稱之為Theia。而前者這顆年輕的行星就是我們的地球,這次撞擊從地球上撞下一塊物質飄入了太空。
  • 傳聞阿波羅從月球帶回一個三眼女屍?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奧秘?
    比如我們古代就有廣寒宮和月兔的神話傳說,在我們有了登月技術之後,1969年美國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讓人失望的是,我們在那裡沒有發現任何人和物。但據說在2014年,有太空人登月之後從月球上帶回來了一個三眼女屍!大家不知道這三眼女屍是什麼來歷,但知道肯定不是地球人,因為地球上沒有三隻眼的種族。一時間眾說紛紜,大家很好奇,到底這月球上有什麼?
  • 登月到底有多難?只有3個國家成功過,「太空剎車減速」成關鍵
    到目前為止,也僅僅只有三個國家成功實現過登月,那麼令所有國家都嚮往無比的登月技術,究竟有多難呢,想要實現登月首先需要克服的技術難題,便是探測器的近月制動問題, 在探測器接近月球的過程中,月球表面的重力和引力會對探測器施加幹擾,尤其是在探測器最接近月球的時候,如果不能迅速應對月球帶來的幹擾,探測器將會在接近月球的過程中軌跡錯亂,登月自然也就泡湯了,想要讓探測器安全著陸
  • 到底有沒有外星人:誰造出了月球
    1786年4月,現代天文學之父威廉赫塞爾發現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發,但是科學家認為月球在過去三十億年來已沒有火山活動了,那麼這些「火山」是什麼?1843年曾繪製數百張月球地圖的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史谷脫,發現原來約有10公裡寬的利尼坑正在逐漸變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個小點,周圍全是白色沉積物,科學家不知原因為何?
  • 復業有多難?太原大型洗浴中心9.9元,客少,來旅行:找我!
    這場新冠病毒對人類造成的破壞到底有多大?目前恐怕沒有人能精確估算,對於工作、收入穩定的人來說,似乎感覺不到什麼,但是,對於企業,特別是服務業、旅遊業來說,其面臨的艱難無法言表。平時人聲鼎沸的商場、購物中心,現在人影寥寥,生意慘澹。
  • 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這就是一個合格的偉大母親
    據說每部育兒史,都是粑粑麻麻的戰鬥史,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看完這個漫畫你就知道…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
  • 竟有人說美國登月是假的,嫦娥五號著陸多難,會飛到其他國家嗎?
    按照公開數據顯示,嫦娥五號在11月24日之後,已經完成登月過程,月球約2千克的樣本採集,然後經歷了月面上升過程,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的過程,所以其實嫦娥五號如今已經進入到了等待著陸的階段了,也就是大家說的擇機返回地球。所以嫦娥五號返回地球倒計時,當然本次是我國歷史上最複雜的一次登月,並且各種技術挑戰。
  • 月球上到底有什麼寶貝讓人如此著迷?
    當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月球中繼星傳回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眾所周知,人類探月的徵途早就起步且越來越快。那麼,月球上到底有什麼寶貝讓人如此著迷?「坐月觀天」及「看地」都是極好的
  • 考四大名校到底有多難
    考四大名校到底有多難 2008-01-02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民間曾有「人北清師」之說,意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為京城四大名校。    據千龍網和《北京青年報》報導,清華2008年計劃招收研究生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約1200人,碩士研究生約3800人,外校生源佔7成,免試學生的比例還將逐年擴大,每年增加20到30人。    在很多考研論壇上,「清華到底有多難考」是一個時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    有考生在論壇上發帖指出:清華的專業課資料一般不對外公布,也不開輔導班。
  • 冷湖旅行,更像月球和火星表面的黑獨山-最具高級感的小眾旅行!
    從冷湖去往阿克塞的路上收穫一處黑色戈壁,也叫黑獨山,絕對比火星營地,俄薄梁更有火星的氣質。類似於火星和月球地面的黑獨山大小的山包被黑色砂石覆蓋,車轍印在其中劃出一道別樣的風景線,隨手一拍都是大片!高級感小眾旅行地「黑獨山」·假裝在月球!黑獨山這個地方很容易就會被各位小夥伴忽略,但是這裡真的太美了,絕對的小眾打卡地,火星營地是最像火星表面,而這裡就是最像月球表面了。這可能是國內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這一片壓抑又孤獨的黑色滿足人們關於月球的想像。黑與白的世界 簡單而純粹,趕快收藏好和本王一起登月吧!
  • GMAT到底有多難?
    學習對於學霸來說不是一兩天養成的,當然學霸也會遇到難題,那就是想要GMAT考試分數達到700+,甚至770+,分數越高,越有可能拿到獎學金,但是想要拿到高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成都申友GMAT上千的學員中,大家反應最多的一個字就是「難!」那麼GMAT到底有多難?首先說說GMAT考試到底考什麼?
  • 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 三眼女屍真實身份是外星人?(圖文)
    1969年的阿波羅11號登月到現在,我們一直不知道月球背面有什麼。而且NASA對三眼女屍一直三緘其口。傳言三眼女屍就在美國51區。三眼女屍是外星人嗎?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 三眼女屍是什麼?傳聞阿波羅飛船曾在在月球上帶回神秘的三眼女屍,然後NASA便神秘的終止登月了探月計劃。
  • 讓女人多重高潮到底有多難?
    讓女人多重高潮到底有多難?其實讓女人獲得多重高潮一點都不難,這是由女性的生理體質所決定的。但是,對於男人來說,多重高潮,就難比登天了…… 上帝賜予女人最好的補償:多重高潮有多難 傳說中的「天賦異稟男」,平均每過兩個月,就能換一個女朋友,而且,他還特別喜歡在第二天拿頭天晚上的次數來說事兒。
  • 日語能力考jlpt到底有多難?
    成都彌生日語--日語jlpt考級專業日語學校,日語能力考過關率高,滿分學員分享會 日本語能力考試jlpt到底有多難?日語能力考中級(N3+N2),只要有一定學習能力,在正規學校堅持完學習的話通過率可以達到80%,全國通過率可以達到60%。成都彌生日語學校,N2通過率考級班和出國班達到98%,業餘班達到75%。日語能力考高級(N1+商務日語)全國通過率40%,成都彌生日語通過率80%。1、聽力部分有多難?對於很多人來說,聽力是日語能力考中最難的部分。
  • 月球到底有什麼資源?值得我們不惜一切代價去探索?
    古人從地球是平面的,繼而發現地球是圓的,由地心說再到日心說,從太陽繫到銀河系再到黑洞,人類的眼界變得越來越寬廣。而在近半個世紀中,人類還突破了地球的界限,來到了外太空中的月球,實現了歷史性的創舉。將目光放置在太空中才發現我們的目光短淺,而離我們最近的月球看似一片荒蕪,猶如廣寒宮般的寂靜、冷清。但原來哪怕是月球上的一把土壤,資源豐富的地球都不一定有,裡面的微量元素比例和地球上的存在巨大的差異。這些年來,人們不斷地想要發掘月球的秘密,想要摸清月球到底隱藏著什麼?
  • 外國網友問:移民到中國到底有多難?中國網友:難於上青天!
    外國網友問:移民到中國到底有多難?中國網友:難於上青天!遊山玩水看世界,我是你們的老朋友阿歐,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就開始騰飛,沿海地區的發展也變得越來越好,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到如今有了超過香港、臺灣的趨勢,而上海浦東地區近40年的巨變也已完全不一樣,中國的高速發展也吸引了眾多海外移民者,但,要想移民到中國困難嗎?
  • 《82年生的金智英》《到底有多難》:女性的一路奮戰
    同樣是以一個尋常女性為敘述主體,《到底有多難:一個中年母親的自我救贖》與《82年生的金智英》有某種相似性。《到底有多難:一個中年母親的自我救贖》講述一位五十歲中年母親的日常,近450頁的篇幅分設28章,每一章以時間為限,寫不同的時間點發生的比較具體的事情,對於整個故事來說這樣的成文方式有種很能拉近讀者的心理距離,像是一位住在隔壁的鄰居娓娓地向你講述每天的瑣碎日常,而在她的故作輕鬆或者埋怨的絮叨總是充滿了人到中年的悽涼與疲憊。
  • 考上「985」大學,到底有多難?需要多少分?
    截止2019年6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共計有2956所,但是,全國「985」大學卻只有39所,只佔到所有高校的1.3%。所以說,首先,從985大學數量上來看,能夠考上985大學確實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