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一直有種說法,「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半英在姚班」!今天我們就來揭秘一下「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簡稱姚班),是如何培養和選拔人才的。
姚班由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於2005年創辦,並擔任首席教授,目標是培養計算機學科領域的交叉學科世界級拔尖創新人才(本科到博士),能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競爭力,每屆約招生50人。2019年開始招收以人工智慧為培養方向的「智班」。
姚班人才培養方案參考世界頂級大學計算機專業制訂,前兩年實施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強化訓練,後兩年實施理論、安全、系統、計算經濟、計算生物、機器智能、網絡科學、量子信息等方向的專業教育,採用小班授課,開設約25門全英文授課的專業核心特色課程。大三時確定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科研,100%有長期出訪經歷,接觸學術前沿;第四學年(第7、8學期),他們都將有機會在清華或世界各大著名科研院所,參與到計算機領域的實際專題研究與實踐中去,進一步在實踐中歷練自己,鍛造自己。優秀的畢業生,都將有資格直接攻讀研究生。
我們無緣姚班,但不影響了解他們都學什麼專業課!
「姚班」已經畢業了13屆、407名學生。其中,73人在繼續在本院(交叉信息研究院)讀研,33人去清華其他院系深造,1人赴北大深造;248人赴美國、新加坡、香港和法國等地深造,其中有赴MIT 21人、Princeton 27人、哥倫比亞大學13人、史丹福大學12人、UCBerkeley 10人等;52人赴Google、MSRA、IBM、Facebook、網易等著名計算機企業工作。
姚班學生在本科期間,作為論文通訊作者或主要完成人,共發表221篇論文,並有107人次在FOCS、STOC等國際頂級會議上,宣講自己的專業學術報告。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支付寶識別率達97.27%的「人臉識別技術」,正是來自於印奇、唐文斌和楊沐,這三位姚班的的畢業生聯合創辦的「曠視科技」。還有自動駕駛領域的新秀公司——小馬智行(Pony.ai)的創立者陳立傑,也是姚班畢業生。
另外,也有19位畢業生進入包括清華、斯坦福、普林斯頓、卡內基梅隆、芝加哥大學、杜克大學、多倫多大學、香港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大學執教。也就是說,他們姚班培養的學生,絲毫不懼世界市場的考驗。
1. 2020年前,主要是保送和單獨自主招生,比如2018年50人,只有4人靠裸分進入姚班,其餘的有37人是保送,9個自主選拔(自主招生及綜合評價)獲降分。
他們中間,可謂「奧賽」高手雲集,有26個是信息奧賽選手(3人國家隊),13個數學奧賽選手(3人國家隊)、11個物理奧賽選手。
13個非保送生,其中5人是當年的高考理科狀元,分別是:吉林省的才澤瀛,湖南省的鄭霸壬、貴州省的燕泓偉、陝西省的邱吉兒和遼寧省的孫佳琦。
他們來自17個省市,其中湖南9個,江蘇7個,浙江和北京各5個,福建和廣東、四川各3個,吉林和湖北遼寧、上海、重慶各2個,河南、安徽、貴州、新疆和陝西各1個。
2018級姚班學生,都是妥妥的「學霸」
大家看明白沒有?如果到高考時,你才想到以姚班為目標,其實已經有些晚了,真正有效的是一進高中,就要著手參加奧賽,進行資歷準備了。
1).申請學生須同時滿足以下各項條件:
(1)參加2020年高考(理工類考生,或者高考選考科目有物理)。
(2)高考成績達到清華標準,或者保送生填報的第一院校志願為清華且可被錄取;
(3)符合教育部、省級以及清華規定的體檢標準、專業轉出要求等錄取條件;
(4)對計算機科學專業頗有興趣,並展現明顯的發展潛力。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姚班同學仍將一如既往的是保送生佔大頭。
2)學生一律在網上報名,在報名系統註冊後,填寫申請表,報名網址:http://bk.join-tsinghua.edu.cn。然後選擇「姚班/智班綜合選拔」,進行報名。8月2日—8月10日,學生網上申請;8月20日左右,初審結果公布;
3)選拔程序包括:(1) 初審;(2) 測試與認定:清華內部測試,網上進行,題目估計是數學、物理、英語。(3) 錄取:獲得認定的學生,如果能被清華錄取,即可入校進入「姚班」學習。
1.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有「古生物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特色方向。
2.電子科技大學的「英才班」,有電子信息科學班、數理基礎班,合起來約100人。
3.東南大學「吳健雄班」,基本也都是攻讀研究生。
4.武漢大學弘毅學堂,按大類招生,共分四個班:理科試驗班類(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人文科學試驗班類(含文學、歷史、哲學、英語)、新工科試驗班(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先進位造、國際工程)、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試驗班。
5.華中科技大學的各種實驗班,大概有9類,比較有名的是:光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大珩實驗班」和「卓越計劃實驗班」。因這個學院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左鵬飛和張霽年薪達2、3百萬,而聞名。
1946年12月24日出生於中國上海,中國國籍(2017年2月),計算機學家,研究方向包括:計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以及量子計算中的應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獲圖靈獎(唯一華人),199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管委會主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
姚期智1967年獲得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5年獲得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姚期智最先提出量子通信複雜性,提出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後來成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訊協議安全性的基礎 。
我是@嵩岱 , ,家長或者考生們,是不是有些動心了?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