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為什麼考10名左右的學生,最容易成功?

2020-08-28 親子大家說

來源丨馬雲演講實錄

「教育」,顧名思義,前指教書,後指育人,二者本是一體,不可分割,但是著名企業家、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從他自己以往多年的從教經歷出發,看到了當今「教」和「育」的分離。

在馬雲眼中,「教」和「育」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馬雲會說,中國的「育」做得遠遠不夠呢?為什麼在馬雲眼裡,考10名左右的學生,最容易成功?


說教育——中國的「教」相當好,「育」做得不夠


今天大家對於教育的問題的看法,要一分為二來看的,中國的「教」相當好,中國的「育」做得不夠。


「教」「育」是兩個概念,教書,到全世界各個大學去看,中國學生,在中國的學校裡面,初中高中都是屬於比較差的學生,到歐美都是最好的學生,這跟我們老師教育水平,學生的勤奮,老師教育方法有關係的。


但是中國的「育」做得不夠,其實老師讓學生一輩子最容易記住你的,是從音樂、美術、體育裡面告訴他做人的道理,現在的孩子讀書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各方面差了很多,知識是可以傳授的,是要勤奮努力學習的。


但是文化是玩出來的,現在孩子玩的時間實在太少,我們老師玩的時間也很少,如果我今天重新設置中國的教育體系,幼兒園的孩子們,他剛剛開始必須學會唱歌、必須懂得音樂,必須欣賞音樂,音樂對人實在太重要。

朗朗彈得那麼好,我就沒聽懂,我只知道很難彈,好在哪兒,似乎感覺到裡面有激情。可悲的是我們這方面,如果沒有這種感受,將來對於情感的把握,找到自己可以通上智慧的途徑是少了一條道。


還有美術是多麼的重要,美術重要在哪兒?就是你要有想像力,沒有想像力的孩子是很可怕的,畫畫是開拓想像力很重要的方式,有老師說我不會畫畫,沒有關係,讓孩子去想,讓孩子去畫,西方老師教人家畫畫,他的畫不一定會畫畫的人才能教畫畫的,而是畫畫本身就是開拓想像力。


人家說你為什麼對足球那麼感興趣,我對足球本身沒有興趣,但是足球對於中國未來帶來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們鄉村的孩子們,也對足球籃球群體運動極其重要。我們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我們不會懂得如何進行團隊合作。


我們公司招來那麼多年輕人進來,中國年輕人的團隊合作最糟糕,他們沒學過,不是他們不會團隊合作,團隊怎麼出來,打籃球的時候,這哥們從來不傳球給別人,就自己扔,沒有人跟你玩的時候,他就懂得,不配合沒有人跟他玩。


如果不會運動,這個民族不可能健康,如果沒有運動,身體不可能健康,心理不可能健康,數學很重要,語文也很重要,確實沒有這些基礎那就啥都沒有,但是有一點更為重要,音樂、體育、美術這些東西,讓一個孩子真正成為一個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我特別鼓勵孩子要會玩,最聰明的孩子,既會玩,也會讀書,其次是會玩,未必會讀書,會讀書不會玩很麻煩。我招幾萬名年輕人,招聘下來發現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這些孩子有出息的年輕人,年輕的時候都特別會玩,都特調皮,調皮的孩子容易成功,但是調皮的孩子不討老師喜歡,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調皮,一頓罵,活活把他的天性扼殺住。

我招聘的時候,不太喜歡一個班裡面從小到大是前三名的學生,前三名的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失敗概率實在太大,他覺得我就是最好的,我出來也得最好的,一點挫折他就掉下去了,社會上不吃這一套。而往往最好的學生是什麼呢?十名左右,讀書不是很用功,他搞來搞去就是十名左右。


我在班裡面不是前三四名,也不會跌到十名以外,我考91分,努力考94分、95分也有可能,但是我花的時間太多了,但是我花時間跟別人玩,學到更多。

所以「教」和「育」是兩個概念,當然我們現在對於老師、對於學校的期望值太大,教的主體是老師、學校,但是育的主體是家庭,家長得參與進來,老爸看到孩子不對的地方,有沒有拍桌子,子不教父之過,父母也很重要,你對孩子要帶著欣賞。


談教師——老師要點燃別人、發現別人

由於知識的爆炸,我們年輕人一定比年紀大的人東西懂得多,但是年紀大的人,經驗閱歷比較多。


上帝這個程序設計很有意思,知識是可以傳遞的,兩千年來,人類知識翻了那麼多,無數知識爆炸,由於過去兩百年知識急劇爆炸,但是人類智慧並沒有提升多少,孔子比我們還是聰明,老子還是比我們聰明,釋迦牟尼講的東西,怎麼兩千多年前就那麼聰明呢,我們現在還是比不過。因為人一百年會死的,你有體力的時候,不會讓你有智慧的,等你有智慧的時候,體力又不行了。

你爺爺跟你講這個事情不能幹,那個事情幹了不行的,年輕人說你老頭子不行,不等於我不行,四五十年過去之後發現爺爺講的真有道理,他跟孫子講,你這樣不行的,他說去去去,就這麼循環。

我覺得一個好的老師,就是學會欣賞,你不熱愛當老師,你不欣賞你的學生,你每天越看越煩,我告訴你,你不欣賞也沒辦法,反正他們每天在那兒。


我剛開始做企業做不好的一個很重要的道理,我骨子裡面也看不起商人,總覺得掙錢這個事情唯利是圖,前面五年沒成功過,到後來覺得商人不是掙錢,錢只是資源,而是通過其它辦法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促進更多的就業,讓別人更有快樂,你做得越來越好。其實我這十年,你去問問阿里巴巴的員工,我什麼時候跟他們討論商業模式怎麼掙錢,沒超過十五分鐘,反而掙錢越多了。

挖空心思想掙錢或者不想掙錢,都是錯的,你只是覺得在做自己的樂趣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客戶煩,就等於看到你的學生煩一樣,你躲不開,誰讓你選了這個職業,你必須去做。你要欣賞你的學生、欣賞你的產品、熱愛你所做的事情,別在乎別人怎麼看。

最後老師受人尊重,不是說這個職業多麼重要,而是老師給社會創造的價值,給這些年輕人,給這些孩子在人生起步的時候,說的一兩句話改變了他們而已。


老師要做好點燃別人、發現別人,我在公司裡面,人家說這個員工特令人討厭,我想他進來也都進來了,要開除他也要有理由,他這方面特別好,只是沒有關注而已,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好員工有的時候也是表揚出來的,當然該不及格的時候還是要給他不及格

其它的也沒什麼,教和育,大家注意,小學的時候,教很重要,育更重要,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本科,是要有規律的,小學的孩子,必須要有舞蹈、音樂、運動,小學的時候,我們要教的是價值觀,一定要教他怎麼學會做人。


談人生——誰的青春沒有迷茫過?


我們以前老的是《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最早的課本講做人的道理,西方的課本也是一樣,通過做人的道理來學知識。


我們的小學老師,不要去排斥西方,也不要把東方看得多糟糕,一千個東方的故事,一千個西方的故事,讓他們孩子第一天就不排斥東也不排斥西,在東方的智慧和西方的知識裡面吸取營養。


小學的時候,求知慾很強,讓他必須學會玩。初中該記的時候就記,記憶力最強的時候。


高中的時候,高中很容易迷茫,考什麼大學,考什麼專業,到底要幹嗎,高中要培養興趣,高中的時候,一定要讓年輕人找到未來感興趣的東西,他找不到,也鼓勵他,沒關係,有一天你會找到。


我經常跟年輕人講,他說我現在很迷茫,我說我比你迷茫的事情多得去了,我五十歲了,現在還在迷茫呢,把這些東西跟他講一講,他覺得我跟他是同類。誰沒有迷茫過,誰沒有犯過錯誤,誰對未來永遠是充滿自信的?

然後到了大學,學的是知識結構,研究生要研究的是方向,博士學習哲學的思考,宗教和信仰的力量,這些都是貫穿的。整個的教育體系,我自己覺得,我們要從這兒重新梳理一下,中國的「教」不差,中國的「育」當年非常好,我們說文化的核心原因是在「育」上面薄弱了,情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聊的就是這些東西,今天感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馬雲公司不招班級前三名的學生?
    馬雲在多次演講中提到,家長不要過度關注成績,要注重培養孩子適應未來的能力等。對於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孩子的成績,馬雲也有一番特別的言論:不要強求孩子考前三名,第10名左右的孩子是最好的。而往往最好的學生是什麼呢?十名左右,讀書不是很用功,他搞來搞去就是十名左右。花時間跟別人玩,學到更多。」作為網際網路領域的大咖,馬雲深知,未來是一個信息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時代,如果我們再一味的要求孩子死記硬背,30年後,孩子是找不到工作的。因為,你的孩子能做的,機器人比他做得更好。
  • 為什麼一定要考大學?馬雲、雷軍、俞敏洪這樣說
    據《國際金融報》2016年調查、分析發現,中國A股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中84%擁有高學歷,48%畢業於985學校。數據研究表明,在IT網際網路產業若想創業成功,來自名校顯然更有機會,無論商業嗅覺、IT技術和人脈圈,名校畢業生更有優勢。
  • 數學只考了一分的馬雲,是怎麼逆襲成功的?
    在杭州的一所普通中學裡,有一名學生,他被迫轉學,因為他打架太多,使學校對他不抱任何希望。 轉學後,他愛打架的毛病沒有減少,學習成績也沒有大幅提高。為了上高中,他連考了兩年,才終於得以進入一所高中校園。 後來,他想上大學,但是高考的時候數學只考了一分。考了三次之後,他才終於數學及格,上了大學,並且,其中還有運氣好的成分。
  • 走近馬雲系列之【學生時代數學弱智英語奇才】
    用馬雲的話說,他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從來不是最好的,一般在十幾名,而且數學極差,往往不及格。數學極差,但馬雲英語奇好,如同他的大腦袋,讓家長、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懂,不知何故。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這樣的學生往往會讓老師很頭疼。地理老師的「醍醐灌頂」為什麼馬雲會喜歡英語?其實源於中學一位地理老師一次課上的閒談。
  • 馬雲辭職演講,句句戳中現實!未來的你怎樣才能成功,高中生必看!
    馬雲可能是中國史上最紅首富。掐指算算中國近十年的其他首富:張茵、楊惠妍、黃光裕、王傳福、宗慶後、梁穩根、王健林,你可能多半只聞其名,但是一提馬雲,那張特色鮮明的臉立刻躍然眼前。他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這當然不是因為他最有錢。而是,他最有意思,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有意思。
  • 馬云為什麼說不願意招聘清華北大的學生?
    五一假期,馬雲非常忙碌,他帶領35名阿里巴巴高管,到以色列與多家科技企業交流學習。期間,馬雲去了以色列頂尖學府特拉維夫大學,在那裡他拿到了他的第四個榮譽博士,還與該校師生進行了交流。在交流中,馬雲說:我們現在甚至更不願招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因為我們覺得北大清華的學生應該去中小企業,而不是我們這樣的企業。馬雲的這段話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馬雲的這段話是在該校學生提問「阿里招人有什麼學歷背景要求嗎」時說出的。他回答沒有任何學歷背景要求,否則自己也進步了阿里巴巴。我們都知道馬雲是杭州師範大學畢業的。
  • 李嘉誠、馬雲交流成功秘訣 馬雲:有錢不是李嘉誠成功的原因
    對於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中國,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人,而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阿里巴巴的馬雲絕對也算是一個成功的人。而他們對於成功又有怎樣的看法呢?大家都知道,李嘉誠作為老一輩子的商界領袖,早早就取得了成功,而馬雲則是在最近十年逐漸成為了新時代的商界領袖。在阿里巴巴正在成長起來之前,李嘉誠與馬雲也有過交集。當時的馬雲,名聲不顯,在拜訪李嘉誠之前,還需要通過別人的介紹說:這是阿里巴巴的馬雲。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李嘉誠的回應是這樣的:阿里巴巴非常出名。兩人後來相互交流了自己的經商秘訣。
  • 馬雲:杭師大教我做「最成功的失敗者」
    (1988年夏,在文一校區,馬雲(二排右二)於老師同學的畢業照)當年,馬雲考了三次才考上杭師大,「所以我還沒進杭師大,杭師大就給我上了第一課,就是什麼是失敗,我做了一個成功的失敗者」。馬雲認為,如果CEO不能像老師一樣,用成就他人的思想來做,幫助員工成功、幫助客戶成功、幫助合作夥伴成功,這家公司就很難成功。這也解釋了阿里巴巴能夠成為一家不一樣的公司的原因,馬雲說,阿里巴巴很多高管都是當老師出身。「老師身上有一種理想主義,這種理想主義成就了阿里巴巴。」
  • 王陽明2敗,曾國藩7考,馬雲1分!高考失意:我們運氣在別的方向
    好不容易23歲中了秀才,但曾國藩接下來在會試中,又連著兩次落榜,直到28歲才考上貢生。——馬雲馬雲在早前的公開場合多次稱,自己資質平凡,高考都考了三次,數學成績還考過1分。馬雲於1964年9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馬雲的爺爺抗戰時做過保長,解放後被劃為「黑五類」。
  • 阿里為什麼不願招聘清華北大的學生?馬雲竟給出這樣的答案
    近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以色列與特拉維夫大學的學生舉行了一場座談會,分享了一些人生心得。在這次座談會中馬雲分享了他在年輕時通過做導遊學習英語,以及10次申請哈佛大學被拒的經歷。他最終成為了當地一所大學的英語老師。用他的話說,這是一段不愉快的經歷。
  • 馬雲未成功之前的「另眼看世界」,這些特質讓他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話說有一次馬雲騎車去上課,沒想到車壞在半路上了,學生們在教室裡苦等半天,不見老師蹤影,誤以為換教室了,就在學生們騷動不安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個男子衝上講臺,沒站穩就開講:「今天我們討論的題目是『遲到』。我最討厭到,遲到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從某種意義上說,遲到就是謀財害命——」這時同學們會心一笑。
  • 為什麼那麼多考的大學一般,卻考研究生能夠考上名校的學生
    今年9月份已經到國內排名10名左右的985高校去讀研究生了。想起被保送到中科院碩博連讀的這個學生同班的,高考考第一的那名學生考到一所不錯985大學的學生,他在考本校的研究生都沒有考上,最後就以本科而畢業了。
  • 馬雲自曝復讀三年考進大學 申請哈佛被拒10次
    我小學時候就有兩次期末考試不及格,考中學時也失敗了三次。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在我的家鄉杭州,當時只有一所中學,是一年期的,因為當時我所就讀的小學實在太差,沒有中學願意接收這裡出來的學生,所以小學只好自己辦了一年的中學。  主持人:被拒絕的感覺如何?  馬雲: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會接受。我們並沒有那麼好,直到今天,還是有許多人拒絕我們。
  • 心理學:為什麼馬雲會成功,六個字道破馬雲成功的秘訣
    有人問,為什麼馬雲會成功,他的成功可以用心理學解釋嗎,其實馬雲的成功可以說非常有典型代表,因為他沒權沒勢,是普通人崛起的,他的成功可以用六個字形容,這六個字也也包含了三大思維能力:李嘉誠每天必備早起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看各國各地新聞,通過新聞他能夠嗅覺到商機在哪裡,而馬雲也是如此。
  • IT大佬的高考:馬雲考北大 數學就1分
    在馬雲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餘的老師對馬雲說,就你這個數學成績,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兒倒過來寫。無論這老師是什麼心態,馬雲是被刺激的夠嗆,他想出了一個絕招。在考數學之前,馬雲背下了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開始以後就一個一個的往公式裡套。用這種獨門絕技,馬雲這次數學的考試成績還真就及格了——79分。雖然馬雲這回數學成績大幅提高,不過他總分數比本科線還是差5分。
  • 中國「數學」最難考的一次高考,平均分僅27分,馬雲卻脫穎而出
    眾所周知,高考作為中國最重要的一次考試,規模非常龐大,而且這一次的考試還是所有學生的轉折點,有很多學生都是憑藉這次考試一飛沖天,為今後的生活奠定了基礎。所以,每一年的高考都會受到各方面的重視,今年的高考就有很多人脫穎而出,比如楊晨煜、武亦姝等等。不過,各位應該清楚高考試卷的難度每一年都不一樣,有些年份簡單,有些年份又很難。
  • 馬雲的英語口語為什麼辣麼好?
    ……馬雲的每次英語演講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問題來了,馬雲的英語口語為什麼那麼好呢?好到竟然能流利的用英語跟美國總統對話交談?馬雲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那個時候學校還不怎麼重視英語的教學,當時也沒有手機電腦這些高科技的東西,要想學好英語對很多人來說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 英雄不問出處,成績差也能成功,學渣馬雲、學酥馬化騰照樣和學霸...
    英雄不問出處,成績差也能成功,學渣馬雲、學酥馬化騰照樣和學霸李彥宏統治中國網際網路 IT時代周刊  2014年06月06日 21:16 今天,我們來講幾個IT大佬當年的高考故事。
  • 馬雲給鄉村老師上課 自曝英語考過59分
    其實老師讓學生一輩子最容易記住你的,是從音樂、美術、體育裡面告訴他做人的道理,現在的孩子讀書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各方面差了很多,知識是可以傳授的,是要勤奮努力學習的。我招幾萬名年輕人,招聘下來發現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這些孩子有出息的年輕人,年輕的時候都特別會玩,都特調皮,調皮的孩子容易成功,但是調皮的孩子不討老師喜歡,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調皮,一頓罵,活活把他的天性扼殺住。有的孩子天性會讀書,把我活活氣死,我怎麼努力都努力不過他,你們會發現這樣天才學生。
  • 國內「最容易考」理工大學,身為985,錄取分卻在600分左右
    國內「最容易考」的理工大學,身為985高校,錄取分卻在600分左右985作為國內尖端大學的代表,學生都是搶著上,可是,985大學並不是那麼容易考,985大學留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高不可攀,錄取分基本都在630分左右,尤其是理工類的985大學,更是深受學生青睞,錄取分更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