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全民防務教育」綜述

2021-02-14 統一之聲

2000年陳水扁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承襲李登輝「兩國論」衣缽,在第一任期就提出「一邊一國」論,大搞激進「臺獨」活動。到了陳水扁第二任期,臺灣當局又於2005年推出臺灣「全民防務教育法」,在全社會開展所謂「全民防務教育」,為推行「臺獨」路線大造輿論,造成了極其惡劣的負面後果。

一、制訂「全民防務教育法」

2005年2月2日,臺灣當局公布「全民防務教育法」,共15條。第一條明確指出,是「為推動全民防務教育,以增進全民之防務知識及全民防衛意識,健全防務發展,確保安全」。「全民防務教育法」還對推動教育的主管機關、實施範圍、教育內容、獎懲事項等做出明確規範,為開展「全民防務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據。

翌年2月2日,「全民防務教育法」正式施行,主管機關為臺灣防務部門,在「直轄市」為「直轄市」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臺灣防務部門全權負責各項推動事宜,整合相關「部會」、各地方主管機關、「全民防衛動員體系」、各級學校及社會團體等單位,以青年學生為主要對象,結合各項文宣及多元化輔助活動,將「全民防務」理念及知識融入民眾日常生活之中,藉以提升教育效果。

2005年6月1日至30日,臺灣防務部門舉辦網際網絡公開票選活動,並經行政部門核定,以每年9月3日(臺軍「九·三」軍人節)為「全民防務教育日」,在臺灣各地舉辦各種紀念活動,結合進行「防務教育」,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使民眾深化「愛國愛鄉」情懷,激發守護家園的「憂患意識」。

二、施教範圍涵蓋全社會

根據「全民防務教育法」,臺灣防務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以經常方式實施為原則」,透過教學課程安排,結合文宣與多元輔助活動,從多方面開展「全民防務教育」,努力擴大教育成效。

(一)學校教育

臺灣各級各類學校,依據「全民防務教育法」規定,必須將「全民防務教育」納入教學課程,使學生能透過多元、活潑、自然且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凝聚守土有責信念,「發揮總體防衛力量」。

為建立全面性「整體防務安全觀」基本概念與共識,臺灣防務部門強調推動「全民防務教育」的紮根工作。整合防務與教育資源,將「全民防務」內涵融入中學、小學現行課程中,包括語文、社會、自然科學、鄉土文物、生活與倫理等,培養學生「愛鄉愛國情操」。配合周會、月會、團體活動,運用電視媒體教學,每月實施2小時宣導教育。

在高中(職)學校中,結合現行「防務通識」課程,包括與「防務軍事」「全民防衛」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心理等內容,均應安排學習。3學年內必須完成4學分必修課及4學分選修課。每月實施2小時宣導教育。

大學教育,結合現行「防務通識」課程,包括兩岸關係、「防務組織」、軍事交流、區域安全實施等內容,均應安排學習。依大學教學自主政策,提供4學分選修課程。每月實施2小時宣導教育。

(二)政府機關(構)在職教育

臺灣當局認為,公務人員是各項政策的制訂者和執行者,必須了解現代「全民防務」的重要性及精神要義。政府各機關(構)依據其工作性質,通過行政部門「人事行政局」「保訓會」等現有教育訓練管道,對所屬人員定期實施「全民防務教育」,每人每年4小時。

臺灣防務部門以「國際情勢」「防務政策」「全民防務」「防衛動員」「防務科技」為五大教育主軸,通過「全民防務在職教育課程」,增進公務人員「防務知識及防衛意識」。力求公務人員在未來執行「國土防衛」、災害防救或是公民教育相關工作時,都能將「全民防務理念」融入其中,使人人都能為「保鄉衛國」盡一己之力、提升「總體戰力」。

(三)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主要內容包括軍民關係、社區民防、災害防護、反恐演練等,藉以「儲備社區防衛潛能,戰時轉換為保鄉保土力量」。

由各級主管機關製作全民防務教育電影片、錄像節目帶或文宣數據,透過大眾傳播媒體播放、刊載,積極凝聚社會大眾的「全民防務共識,建立全民防務理念」。

強化網絡平臺,結合時勢潮流運用網際網路、社群網絡,擴大宣傳效益,分享信息並創造與民互動議題,強化民眾參與,並爭取青年族群的支持與認同。

(四)防務文物保護和教育

為持續結合文物觀光導覽,彰顯「防務教育」理念,臺灣各級主管機關負責管理各類具有「全民防務教育」功能的軍事遺址、博物館、紀念館及其他文化場所。加強對具有「防務教育」意義文物的搜集、研究、解說與保護工作。運用轄區內網站和文宣平臺提供相關信息,介紹其歷史背景與「防務教育」內涵,達到「全民防務」宣教目的。

臺軍軍(隊)史館現有158處,其中「國軍歷史文物館」「空軍軍官學校校史館」「防務醫學院院史館」3處,可以自由參觀;其餘155處,因分散在各營區內,只有在節慶、懇親會、「全民防務活動」,以及經公務機關專函申請後才對外開放。

三、教育活動方式多元化

(一)舉辦假期「戰鬥營」 

1.「暑期戰鬥營」

2006年臺灣正式施行「全民防務教育法」,臺軍當即推出「全民防務教育暑期戰鬥營」活動。由臺灣防務部門主辦、教育部門軍訓處協辦。一年舉行一次,至2019年已舉辦14次。每年各營隊均以多梯次、每梯次5天左右實施,參加人員一般3000名左右。

歷年的「暑期戰鬥營」,設置有「金門戰鬥營」「馬祖戰鬥營」「澎湖兩棲戰鬥營」「傘訓特戰營」「鐵甲戰鬥營」「兩棲勇士挑戰營」「飛行暨防空體驗營」「海上體驗營」「成功嶺戰鬥營」「鐵衛戰鬥營」等。為了最大程度吸引青年對參加「戰鬥營」的興趣,臺軍安排了多種體驗項目,包括「戰技實作演練」「輕兵器實彈射擊」「野外求生辨識」「高塔訓練」「戰車炮實彈射擊」「AAV7兩棲突擊搭載訓練」「T-34、AT-3教練模擬機體驗」「夜戰訓練」「90手槍實彈射擊」等內容。通過「實訓、實作、實況」,引導青年體驗「防務」的重要性。

每年4、5月,「暑期戰鬥營」開始在「全民防務教育全球資訊網」上報名。臺軍《青年日報》、漢聲電臺、各高中(職)大學教官室、「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各縣市憲兵隊等場所亦提供相關資訊。報名表上需要家長(或監護人)、學校(教官)籤章同意始能受理。學員參加的項目不同,所需交納的費用也不同。

據報導,「暑期戰鬥營」結合防務專業和軍事特色課程,採取「寓教於樂」的活動方式,實施多元教學,受到了青年學子的喜愛。

2.「寒假戰鬥營」

鑑於「暑期戰鬥營」不能完全滿足青年學子的需求,蔡英文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第二年,開始增加舉辦「寒假戰鬥營」,規模較「暑期戰鬥營」略小一些。例如,2018年「寒假戰鬥營」分別由「陸軍司令部」(2次)、「海軍司令部」(1次)、「空軍司令部」(9次)、「憲兵指揮部」(1次)及防務部門「政治作戰局」(3次)等單位辦理,共計18類營隊,21梯次,接訓1290人。

3.「南沙研習營」

臺灣當局為了強化民眾認識與支持其奉行的南海政策,建立了「南沙研習營」,以南海歷史考證、海洋法制研習、戰略情勢研究及海洋生態體驗為主軸,借實地考察,深耕疆域意識,激發青年學子熱情,凝聚「全民防務共識」。鑑於南海局勢詭譎,且組織赴南沙太平島的人員主要從事的是學術活動,所以不宜稱「戰鬥營」而改稱「研習營」。「研習營」活動一般納入當年「暑期戰鬥營」規劃中。

例如,2012年「南沙研習營」活動,分別由臺灣成功大學(第1梯次)、臺灣大學(第2梯次)各遴選教師2人、博士碩士生12人組隊參加。臺灣「國安會」還邀請佛光大學教授王漢國、「國防大學」教授馬振坤,分別擔任1、2梯次隨隊老師,通過舉辦講座,增進學員對南海情勢和戰略的認知。第1梯次於7月9日至15日完成。第2梯次因颱風影響延長時日,於8月19日至29日完成。航程期間,師生見證了艦上實施實務操作,登太平島探訪文物史跡,並與島上駐防官兵一起舉行升旗典禮,激發青年學子「愛國」熱情。臺灣海軍也派遣官兵代表登島巡禮,激勵捍衛疆土的使命感。

又如,2018年「南沙研習營」於4月至7月舉辦,分4個梯次,開放島內各大專院校系所研究生報名組隊。每梯次由3所學校師生組隊參加。第4梯次專案辦理,由臺灣教育部門遴選中小學從事「全民防務教育」課程教師21人參加,以擴大「全民防務教育種能」。共計9所學校、84名師生參與活動。各學校隨隊教師兼任正、副領隊,擔負講授研究領域相關專業課程的任務。各梯次學員按慣例參訪太平島五號淡水井景點,並舉辦升旗典禮。此次研習營活動,還鏈結全島校園網絡,舉辦網絡抽獎活動,提升了教育能見度。

(二)開展「防務體驗之旅」

臺灣防務部門為推廣「全民防務教育」,以「防務施政透明化」為宗旨,在不影響戰訓本務遂行下,每年為島內民眾、學生、媒體和民眾團體,舉辦「防務知性之旅」。本著「南北城鄉平衡、軍種不缺席」原則,由各作戰區統籌地區內三軍部隊,選擇大型營區,配合重要慶典、民俗節日、部隊隊慶及地方大型活動等時機,擴大辦理營區開放活動,藉以呈現多元、豐富的「建軍備戰」成果。活動內容靜態陳展有:各式主戰裝備、軍史文物、營區設施等;動態戰技操演有:實兵戰術演練、裝備性能操作、特勤隊戰技操練等。僅「全民防務教育法」公布當年「雙十節」後的8周,臺灣防務部門組織「防務知性之旅」77場次,近50萬民眾到臺軍各部隊參觀。

「防務知性之旅」活動,由軍方採取主動邀請或受理申請方式辦理。各界申請參訪及支持相關活動屬單一軍種、單位範圍者,由單位依權責辦理,申訪單位可以徑洽各軍「司令部」、「國防大學」、本部及所屬直屬單位協調辦理,以縮短申訪流程,有效運用「全民防務教育」資源。

(三)結合軍事演習宣導

臺軍軍事演習繁多,「全民防務教育」主要是與後備動員類演習相結合:

一是以軍警民聯合防空為主要內容的「萬安」演習,自1978年以來每年舉行1次。演習由防務部門負責,後備司令部組織執行。採用預警方式,在各地區分場次進行。每一場區演習參演人員多達數萬人,各型車輛近萬輛。重點演練電力、電信、供水、天然氣等特種工程搶修和緊急疏散、避難、災民收容救濟等科目,以此檢驗全民防空意識和措施,地方重要政經設施安全防護能力,以及民間動員力量和支持軍事作戰效能。

二是以檢驗完善後備部隊動員計劃的「同心」演習,配合年度「漢光」演習專設的人力、物力動員演習。演習均採取無預警方式實施,旨在強化後備軍人「立即動員、立即作戰」能力,測試後備部隊動員效果,以及各項動員計劃的可行性與指揮作業能力,考驗後備軍人聞令應召的守法習慣。

三是以驗證戰時島內各行業人力、物力動員情況的「自強」演習。一般要開設「軍徵聯合物資徵集場」,將所徵得的油料、衛材、建材、交通、機械、燃料等物資,通過縣府、團管部、警消、民間廠商等單位,對後備動員部隊實施補給。同時,地區的油庫、醫療院所、汽車保修、後勤廠庫和運補單位還要進行徵用演練。

四是以「核安」「化安」等為內容的核化類演習。主要目的是演練軍民排除核汙、化毒救災。通過民眾參與實際演練,增進對核意外事故的了解和防護,每年進行1至2次。由臺灣行政部門「原子能委員會」「核事故處理委員會」「核能研究所」「衛生署」和陸軍防化部隊、「警政署」空警隊參加。

這些演習均屬於「全民防衛動員」,主要是人員、物力和財力的動員。各級主管機關和地方政府、社區大學、社區發展協會等民防體系,一方面參與完成演習任務,另一方面運用大眾傳播媒體,對民眾進行「防務教育」。

四、加強組織領導

(一)強化單位整合

由臺灣防務部門牽頭,成立「全民防務教育委員會」。臺灣教育部門依據「各級學校全民防務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行政部門「人事行政總處」依據「政府機關機構全民防務教育實施辦法」,文化部門依據「防務文物及軍事遺址管理實施辦法」,相互協調、共同推動教育開展。各「直轄市」、縣(市)政府遵照上面部署,開展教育活動,並進行考核評鑑,獎勵績優,促進深化。

(二)籌劃師資教材

在「全民防務教育」正式開始前,臺灣防務部門即抓緊培養近程師資。從各單位遴選具有博士、碩士或戰略、指參、政戰研究班軍隊幹部共800名,臺灣教育部門軍訓教官1600名,共計2400名。通過舉辦8個梯次的短期研習班,將他們培養成「教官種能」。

由「國防大學」納編各軍事學校、中山科學研究院、「總政戰局」,成立「編審委員會」準備教材。根據授課對象與程度,編撰教材及錄製錄影帶,發放各單位教學運用。根據國際形勢、兩岸情勢、島內時事發展,適時修改和調整教材內容。

(三)總結教育經驗

為統一各單位教育做法及業務橫向聯繫,臺灣防務部門與各「部會」、各縣市政府建立良性互動,及時召開工作推展研討會,邀集相關單位業務主管及承辦人出席會議。通過專題報告、經驗分享、政策說明與觀摩學習等方式,搜整興革意見,提供政策參考,精進「全民防務教育」推展。「國防大學」亦適時舉辦學術研討會,研討和解決教育中遇到的問題,更好地推動教育活動的落實。

每年度,臺灣防務部門負責匯整各項事業主管機關、臺軍聯參及相關單位、各軍「司令部」、後備指揮部「防務教育」執行成效,並研提精進做法,向立法機構「外交與國防委員會」函送「全民防務教育推展執行成效項目報告」,供其了解情況和審核指導。

五、思考和評說

在臺灣實現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後,從李登輝、陳水扁到蔡英文,儘管在戰術手段和策略運用上有所不同,但在戰略上都是頑固不化地全面推行「臺獨」路線。其中有兩大「政治工程」(馬英九語)舉措應予特別關注:

一個是調整「課程綱要」,篡改歷史。陳水扁上臺時就搞了個「去中國化」的課綱,馬英九執政後,進行了課綱微調,但並未真正「撥亂反正」。蔡英文上臺後,不但否定了馬英九的課綱微調,更作了大幅度修訂。現在曝光的臺灣「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宣稱將原本「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改為「重點放在臺灣最近五百年脈絡」,把高中歷史科目的中國史列入東亞史,並要構建「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

另一個就是「全民防務教育」,旨在毒化民眾,以祖國大陸為敵。2004年陳水扁繼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更是猖狂地說:「中國是另外一國,不是本國,是敵國」,不能「錯把敵國當祖國」。在視導臺軍演習時,陳水扁以解放軍為敵,強調「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孫子兵法》)。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前者是要「斷其根」,把臺灣從中國和中華民族分裂出去,後者是要「樹其敵」,把祖國大陸和解放軍樹立為「臺灣的敵人」,恐嚇臺灣民眾。兩大「政治工程」相互銜接、互為作用,在臺灣社會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其實質都是在以「文化臺獨」為「政治臺獨」打基礎。有臺灣網友分析,蔡英文今年的勝選,正是得益於上述教育的成果,數以百萬計的青年人投了她的票。值得重視和警惕的是,春節期間,蔡英文志得意滿、別有所圖地前往臺軍部隊視導慰問,拋出了「改國名」的新招,詭稱「中華民國臺灣」已經「獨立」,要求臺軍「持續強化防務能力」,堅定對「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的決心,旨在把臺軍綁在「臺獨」戰車上,達到「以武謀獨」的目的。然而歷史潮流是不可逆轉的,蔡英文等頑固「臺獨」勢力在《反分裂國家法》的強大威力面前,其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

相關焦點

  • 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蔡英文動員令一下,45萬兵將是作戰主力
    關於臺軍後備改革,有「立委」關切臺灣後備戰力動員與召集情況。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部長嚴德發今天表示,若蔡英文動員令一下,約26萬名後備軍人就要報到,加上18.5萬名的現役軍職人員,約45萬人將是第一時間防衛作戰主力。
  • 美國「協防」臺灣?臺防務部門智庫刊文:臺灣安全必須靠自己
    近日,臺灣防務部門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文章稱,儘管美國一直向臺灣展示「善意」,但美國是個利益至上的國家,關鍵時刻靠不住,臺灣安全必須靠自己努力。根據臺媒報導,該篇文章是由該研究院的「學官」林政榮所寫。
  • 美國會否協防臺灣?臺防務部門智庫刊文:美國只顧利益、臺灣安全須...
    臺防務部門智庫刊文:美國只顧利益、臺灣安全須靠自己) 【美國會否協防臺灣?臺防務部門智庫刊文:美國只顧利益、臺灣安全須靠自己】「若臺海發生衝突,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臺灣?」
  • 蔡英文威脅國民黨:凍結28億防務預算會造成臺灣危險
    據臺媒報導 國民黨「立委」凍結28億防務預算,蔡英文昨回應,這些都是未來5年到10年臺灣防務戰略關鍵中的關鍵,「我們真的沒時間再拖」。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立法院」不是「行政院立法局」,「綠委」自甘墮落不敢刪凍預算,「藍委」不該隨之起舞,否則就是對不起人民。
  • 28億防務預算被凍結 蔡英文「求」國民黨:防務戰略拖不起
    據臺媒報導 國民黨「立委」凍結28億防務預算,蔡英文昨回應,這些都是未來5年到10年臺灣防務戰略關鍵中的關鍵,「我們真的沒時間再拖」。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立法院」不是「行政院立法局」,「綠委」自甘墮落不敢刪凍預算,「藍委」不該隨之起舞,否則就是對不起人民。
  • 國防大學防務學院參觀臺灣網
  • 臺防務部門證實:山東艦昨日通過臺灣海峽
    【環球網快訊 記者 尹豔輝 烏元春】據臺灣「中央社」12月20日消息,臺防務部門20日晚發布新聞稿稱,解放軍「山東艦」及所屬4艘兵力,17日自遼寧大連港啟航南駛,並在今天(20日)經過臺灣海峽後繼續向南航行。臺防務部門宣稱,臺軍派遣6艘艦船、8架次各型機「監控」。
  • 《防務新觀察》春節特別節目《防務精英之中國獵人》
    《防務新觀察》春節特別節目《防務精英之中國獵人》 節目介紹
  • 臺防務部門證實:山東艦今日通過臺灣海峽
    據臺灣「中央社」12月20日消息,臺防務部門稱,解放軍「山東艦」及所屬4艘兵力,17日自遼寧大連港啟航南駛,並在今天(20日)經過臺灣海峽後繼續向南航行。臺防務部門宣稱,臺軍派遣6艘艦船、8架次各型機「監控」。
  • 【臺媒:臺防務部門今日證實一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臺灣「三立新聞...
    【臺媒:臺防務部門今日證實一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臺灣「三立新聞網」剛剛消息稱,臺防務部門19日上午證實,一艘美軍作戰艦,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後,繼續往南轉移。臺防務部門還宣稱,美軍戰艦途經臺灣海峽期間,「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全程掌握其周邊海域及空域相關動態,狀況均正常」。
  • 大陸男子直播翻牆進臺灣防務部門 網友:防衛太水
    據臺媒報導,13日下午,一名自稱來自安徽的男子直播翻牆進入臺灣防務部門,且一度脫口稱「我今天要去暗殺」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該男子沒有受到任何阻攔便進入臺灣防務部門,邊逛邊直播,數分鐘後才被攔下。對此,臺灣網友無奈批道,臺灣防務部門防衛實在太水。
  • 前臺灣陸軍總司令酸防務部門負責人:阿諛不同凡響
    華夏經緯網5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前臺灣陸軍總司令、前國民黨「立委」陳鎮湘24日晚間透過臉書表示,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上任首次「立法院」備詢秀,阿諛功力果真不同凡響,有失軍人氣節,確實令人感到失望。
  • 臺防務部門稱美國驅逐艦今天通過臺灣海峽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防務部門今天(14日)稱,一艘美國驅逐艦由南向北航經臺灣海峽後,繼續往北行駛。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防務部門聲稱,美艦經臺灣海峽北駛期間,臺軍全程掌握,周邊海、空域相關動態,狀況均正常。
  • 蔡英文提醒美國大選期間加強防禦 臺灣防務部門:將按...
    蔡英文提醒美國大選期間加強防禦 臺灣防務部門:將按程序進入衡山指揮所慎防中國威脅 文/editor2020-11-04 10:25:35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總統大選處於開票階段,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在今天(11月4日)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此前提醒應該提高警覺,加強防禦中國此期間軍事威脅的相關作為。
  • ...臺灣「三立新聞網」剛剛消息稱,臺防務部門19日上午證實,一艘...
    >2020-12-19 09:45:39來源:FX168 【臺媒:臺防務部門今日證實一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臺灣「三立新聞網」剛剛消息稱,臺防務部門19日上午證實,一艘美軍作戰艦,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後,繼續往南轉移。
  • [海峽新幹線]蔡英文宣布將增加明年臺灣地區防務預算 21.3%將投入...
    [海峽新幹線]蔡英文宣布將增加明年臺灣地區防務預算 21.3%將投入「防務自主」 蔡英文宣布將增加明年臺灣地區防務預算,21.3%將投入「防務自主」。
  • 臺媒:臺灣防務部門重申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臺「不...
    臺媒:臺灣防務部門重申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臺「不符事實」 美國五角大廈官媒聲明否認傳聞 文/editor2020-11-12 15:45:51來源:FX168 2020亞洲交易博覽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早前有臺灣媒體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抵達臺灣協助軍事訓練,臺灣防務部門在今天(11月12日)重申相關消息「不符事實」,臺灣海軍司令部也從未證實相關報導,呼籲外界不要隨意臆測,訛傳錯誤訊息。
  • 臺灣飛彈誤射後4分鐘才報 防務部門:攝影機時差
    資料圖:臺灣雄三誤射後臺軍處理流程。(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原標題:臺灣飛彈誤射後4分鐘才報 防務部門:攝影機時差中國臺灣網7月5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防務部門4日首度到「立法院「說明雄三飛彈誤射事件表示,雄三飛彈於7月1日8時12分發射,臺海軍256戰隊在8時16分向聯合作戰中心回報;由於海軍在誤射後4分鐘才回報,且與軍方公開宣稱的時間8時15分不同,引發朝野
  • 臺媒:臺防務部門今日證實一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
    【環球網報導】臺灣綠媒「三立新聞網」剛剛消息稱,臺防務部門19日上午證實,一艘美軍作戰艦,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後,繼續往南轉移。臺防務部門還宣稱,美軍戰艦途經臺灣海峽期間,臺軍「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全程掌握周邊海、空域相關動態,狀況均正常」。
  • 臺防務研究院稱:臺灣樂山雷達覆蓋南海,可供美國早期預警
    臺當局防務安全研究院聲稱,南海將成為中國戰略核潛艦的庇護所,而位在臺灣新竹高山的樂山雷達站,預警範圍涵蓋整個南海,並提供美國早期預警機會,同時給予核反擊。該研究院還宣稱,臺灣戰略預警地位日益重要。而對於解放軍偵察機、反潛機出現在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的用意,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11月4日在立法機構備詢時聲稱,解放軍是在除鋪陳南海ADIZ,將其形成常態外,因西南區域靠近巴士海峽、南海,而巴士海峽是戰略性通道,反潛機的出現當然是進行潛艦偵測,同時也應對美機、美艦的外力偵測,並同步進行相對應的訓練跟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