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千古奇詩,男人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2020-12-16 騰訊網

唐詩、宋詞,號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

在唐朝,著名的詩人有杜甫、李白、王勃、王維、白居易、孟浩然等,而在宋朝,著名的詞人有蘇軾、柳永、辛棄疾、李清照等。

這些人的名聲都很大,他們的作品也是家喻戶曉,誰都能背出幾首來。

不過也有一些不如他們出名的詩人,寫出來的作品同樣令人驚豔。

比如,寫出「唐朝第一詩」的人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

又比如,宋朝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詩人李禺,寫出了一首千古奇詩《兩相思》

之所以被稱為奇詩,原因是這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都可以,但它表達的意思卻變了個樣,也就是所謂的「迴文詩」

男人通常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這首詩是一篇七律,順著讀下來,是一首《思妻詩》,全篇內容如下:

《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著讀順時,這首詩表達的意思,是說一位丈夫思念自己的妻子,連帶著他身邊的兒子也思念母親。

他一雙枯眼痴痴地望著遠方的山水,酒壺中的酒沒了,也不敢起身去添酒,就怕越喝心裡越苦悶;思念之情太濃厚,連一首和韻的詩都不知道怎麼寫了。

全篇表達的感情十分真摯,讓人仿佛能看到身為丈夫的男子,在長夜漫漫中,伴著一盞孤燈,滿心思念妻子的場景。

但這並不是全詩最出彩的地方,前面說過,它可以順著讀,也可以倒著讀,把每個字的排列順序換一下,就變成了《思夫詩》

《思夫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倒著讀下來,意思變成了妻子思念丈夫,因為丈夫遲遲不能歸來,也沒有寄回什麼書信,妻子在家中想,一定是路途遙遠,才阻擋了他歸來的腳步。

雖然詩已經吟成,自己卻遲遲下不了筆,酒也不敢喝上一杯,望穿秋水,等得眼睛都乾枯了。

其實歷史上的迴文詩不少,譬如宋朝的蘇軾、蘇小妹,都曾經寫過這種體裁。

比較之下,李禺這首把「思夫」「思妻」合二為一、變成《兩相思》的詩,卻是最難的「通體回文」,整篇詩從最後一個字反過來按順序讀至開頭一個字,變成另一首新詩。

李禺在歷史上沒多大名氣,我們上學時也從沒學過他寫的詩,但從這首《兩相思》來看,李禺的內心應該是非常細膩的,只有真正深情的人,才能寫出這樣深情的詩。

或許李禺經歷過一段美好的愛情,只是不得已分開了,所以有所感悟吧。

▍來源:網絡等。注重分享,尊重原創,侵刪。

信息源自:網絡

內容整理:智慧育庫(微信號:zhihuiyuku)

轉載請註明

關注孩子健康成長,100000+人已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
  • 一首男人應該順著讀,女人應該倒著讀的奇詩,怎麼讀都滿是愛意
    就是這麼一個不知名的詩人,卻寫下過一首千古奇詩。這首詩名叫《兩相思》,它是一首迴文詩。也就是說,整首詩順著讀也可以,反之倒過來讀也行。人們把這首《兩相思》順讀和倒讀,分別取了兩個詩名,《思妻詩》和《思夫詩》。我們先來看下這首詩。《兩相思》思妻詩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 宋朝有一首古詩,男子必須順著讀,而女子卻只能倒著讀,聽著熟悉
    唐朝有人寫詞,但詩還是主流,就像是宋朝有人寫詩,同樣也是名不見經傳,作為歷史上國粹,唐詩、宋詞也是並列。 宋朝詞人很多,流傳千古有李清照、蘇軾、柳永、王安石等等,想必這位宋朝的小詩人李禺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若不是他寫下了一首千古奇詩,恐怕李禺這個名字都不會出現在歷史當中。
  • 我國歷史上最奇特的一首詩,男人要順著讀,女人要倒著讀
    不僅有浪漫主義風格的詩仙李白,而且有現實主義風格的詩聖杜甫。還有王勃、李商隱、孟浩然等人,個個都是驚才絕豔之輩。而在宋朝時期,有個不知名的小詩人寫了首詩,居然流傳千古,名氣還在他們之上。至今此詩還被譽為「古今第一奇詩」。這首奇詩的創作者就是宋代詩人李禺。李禺生卒年不詳,相關事跡不詳,小編查遍了資料,也沒有找到他更多的信息。
  • 宋朝詩人寫下一首奇詩,正反表達的意思不一樣,女人需要反著讀
    無名詩人「迴文詩」《兩相思》這名詩人叫做李禺,雖然他在當時詩人輩出的時代不算非常優秀,也一直默默無聞,但是他也有一首詩非常有代表性,而且也彰顯了他的才華,因為這首詩非常獨特,因此還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奇詩,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好奇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了吧,那接下來就一起說說吧。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天亮了,倒著讀天黑了
    不知道大家看過這副對聯嗎——「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黃山落葉葉落山黃」,大家不妨再倒回去讀一遍,是不是發現了它的巧妙之處?沒錯,這是一幅「迴文聯」,順著讀倒著讀句子都沒有發生變化。
  • 清代女詩人的一篇奇文,順著讀是一首美詞,倒著讀卻成了一首妙詩
    其實不然,詩詞有其嚴肅一板一眼的一面,但也有其有趣的一面。就像我們也曾經聽過一些打油詩,看似不合規矩,但是卻也能流傳千古,就像那首「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的詠雪打油詩,現在還時常被人們提起。而在詩詞中還有一種很有趣的形式,那就是「回文體」,這是一種可以回還往復,正讀倒讀都能成章成句的一種詩詞形式,也算是我國文化中獨有的「一朵奇葩」。
  • 千古奇詩兩相思,一詩順著讀是丈夫想妻兒,反著看就是妻兒念丈夫
    在中國的歷史文化長河裡,偉大的詩人如過江之鯉般繁多,有李杜那樣文採驚天下,留下詩文萬千供後人敬仰的。也有像寫《春江花月夜》一首詩紅遍天下的張若虛那樣的。而今天給大家說的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個淹沒在群星裡的明珠,他被浩如煙海的史料所忽略,我們只能憑藉著單個作品或者時間知道他的名字,但對他的生平卻沒有半分了解。他就是宋朝詩人李禺,而他留下的這首千古奇詩就是迴文詩《兩相思》。說這首詩之前,先給大家普及一下迴文詩。迴文詩是一種漢語言特有的詞語方式作成的詩。
  • 歷史上最怪的一首雙相思迴文詩,男人和女人讀法不同,情感卻相同
    這首詩呢,男人要順著讀,女人要倒著讀,歷史上這種迴文詩不多,今天一起來品讀一下吧。說起詩人,大多是慕名讀其詩,而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呀,讀他的詩,才想到要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此詩稱「古今第一奇詩」,詩名《雙相思》。從名字你就能猜想到,這是一首寫思念的古詩。寫思念的詩不少,比如人們耳熟能詳的《靜夜思》,是思念家鄉的代表;一如王昌齡和晏殊的閨怨詩等等,那麼這首詩為何能被稱為「古今第一奇詩」呢?
  • 宋朝有一首絕世情詩,順著讀是男人犯相思,倒著讀是女人犯相思
    李禺留下的資料非常少,在宋代文學史上,他遠不如蘇軾、歐陽修等人出名,但他寫下了一首千古絕世情詩《兩相思》,順著讀是男人犯相思,倒著讀卻成了女人犯相思,文才極度巧妙,難以複製。先看順著讀的效果: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 蘇軾隨手寫下一首奇詩,順著來讀是千古絕句,值得收藏!
    想要翻譯中國的古代詩詞,不僅必須具備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還要有豐富的想像力。說到想像力,古時候那麼多作家中,最令人尊敬的應該就是蘇東坡了。很有可能有有些人要說,蘇東坡怎麼會是作家呢?他本來是詞人啊。事實上,蘇東坡不僅詩作得好,還是一位作詩高手,也是在歷史上少有的全才,書法、繪畫、作詩作詞無一不精。在蘇東坡留下的那麼多作品中,《題金山寺》應該是最具想像力,也最神奇的一首詩了。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正、反讀都是千古名句
    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文/柿子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千古名句,反著讀還是千古名句現在學生們背誦的古詩都是來源於古時的朝代,現在回想一下我們當學生時,背誦的古詩大部分都是宋朝的,在這些宋朝的詩人中,我們背誦的差不多都是蘇軾的詩,蘇軾真是一位很高產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他的很多詩作都流傳了下來,並且被後人一直傳頌。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不知道大家看過這副對聯嗎——「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黃山落葉葉落山黃」,大家不妨再倒回去讀一遍,是不是發現了它的巧妙之處?沒錯,這是一幅「迴文聯」,順著讀倒著讀句子都沒有發生變化。
  • 千古奇詩竟可正反兩讀:男人正著讀「思妻」,女人倒著讀「思夫」
    一首詩,如果既可以正著讀,又可以倒著讀,並且皆成章句、語義順達,我們便稱之為迴文詩。在《樂府古題要解》中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一首合格的迴文詩,不僅正讀倒讀都要音順意通,而且必須符合詩詞用韻標準,要求苛刻,創作難度極大,所以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迴文詩大多是牽強附會之作,縱然勉強可以讀通,也絲毫沒有美感。
  • 中國最神奇一首詩,順著讀是丈夫想念妻子,倒著讀是妻子想念丈夫
    根據音律和內容有著非常多的分類方法,最為人們熟悉的就是音律中的「律詩」、「絕句」等等,但其實還有一種名為「迴文詩」的詩歌也是十分的有意思。在宋代就有著這麼一首迴文詩被稱為中國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讀是妻子思念丈夫。自唐代起,傑出的詩人數不勝數,他們創作出了各種類別的傳世名詩,被後人頂禮膜拜。
  • 女子寫下千古第一奇詩,800多字卻能讀出8000首詩,讀完大呼過癮
    兩個詩詞的偉大時代,創造了無數令人稱奇道絕的作品,奇的是徜徉恣肆的想像,絕的是揚葩振藻的詞彙。當然,這份榮耀應當歸功於詩詞人出色的創造力,他們能夠將時光的不易與生活的艱辛咀嚼下咽,然後吐出一灘灘珍貴的墨汁。這種「奇」是驚豔,是靈感湧現的噴薄之物,大部分詩人都有此經歷。
  • 蘇軾寫下一首口吃奇詩,能一次讀通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有問題
    那,如果把聲母相同的字大量安排在一首詩裡,讀起來會怎樣呢?這樣的詩稱為「雙聲詩」或者口吃詩、吃語詩、結巴詩、繞口令詩,相當考驗一個人的發音能力。 蘇軾就寫了首詩,簡稱《西山詩》。他先講了下寫詩的原因:「予往在武昌,西山九曲亭上有題一句云:玄鴻橫號黃槲峴。九曲亭即吳王峴山,一山皆槲葉,其旁即元結陂湖也,荷花極盛。
  • 中國千古第一奇詩,順著讀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讀是妻子思念丈夫
    不同的時代表達愛情的方法也不同,現代社會表白直接用手機,或者組個局,看似浪漫其實都是逢場作戲,像古人以詩寄情的方式我們是如此的嚮往。在中國的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才華橫溢的詩人,浪漫灑脫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嚮往桃園的陶淵明。他們的作品代表了那個時代的高度,在時代的長河之中他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黃巢一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千古流傳……然而在我心中,這些都不比不上"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大家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 蘇軾最有趣味的一首詩,順著讀是日出,倒著讀是日落,妙不可言!
    歷代雖說湧現出了很多詩詞大咖,但是其中有一個人很特別,他不是帝王將相,卻被後人稱作「千古一帝,千古一相」,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我們翻看蘇東坡的詩詞,讀上幾首後,就能看出他的性格。沒錯,蘇東坡的性格是豪放豁達的,他總能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到生命的真諦,去迎接新的未來。蘇軾一生經歷過一個大案,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從而被貶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