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朋友打電話,約她出去逛逛,讓她把兒子也帶上遛遛。一聽讓帶她兒子,她瞬間變得特別激動。
「帶他?算了吧,我可不要帶這個祖宗,一出去看到玩具都走不動路了,不買就在地上打滾兒,丟人丟到家了,別人看到了還以為我是後媽呢!」
不給買就打滾兒,就哭就鬧。這種現象肯定不只一個孩子有,這是很多孩子犯的一個通病。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父母小氣不給孩子買,而是因為家裡已經有很多一樣的玩具了,基本上都是玩兩天就不玩了,一直買下去就是在浪費錢,完全沒必要的。雖然是這樣,但是,沒辦法呀,孩子並不懂這個道理呀。在他心裡,此刻想要的,就必須要買!不管用什麼方法,就是要弄到手才行。
面對孩子「拼死」要買買買的執著,我們很多時候都很生氣,也很無奈,這孩子怎麼就這麼橫不講理呢?
這可能與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有關係。也許他們有了金錢概念以後,就不會這樣了。
首先,你得給他錢。既然是培養金錢概念,那當然需要金錢這個道具嘛。那就給孩子零花錢唄!
我們可以規定孩子一周有多少零花錢可以自己支配。他擁有自己的零花錢之後,我們在出門的時候可以讓他帶上自己的零花錢,告訴他「你有錢,等會兒出去了,你有喜歡的東西可以自己買」。
或許在剛開始的時候,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會馬上買下來。可是等他把錢花完之後,又看到其他的喜歡的東西了,就沒有錢買了。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要是剛才沒有買娃娃就好了,我就可以買這個了。」
等到下次再有零花錢的時候,孩子就會多一個思考「這個錢我應該買什麼呢?可不能亂花了。」
這樣,孩子的金錢概念就逐漸建立起來了。
除了幫助孩子建立金錢概念之外,我們還要讓孩子知道賺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錢不是大風颳來的。
我們有一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知道賺錢難,就經常在孩子面前叫苦叫窮,說「我們家沒錢,爸爸媽媽很窮,你不能亂買東西」等等。
這樣未必能教會孩子節儉,有時候反而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有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話感到自卑,不夠自信,不受歡迎。
讓孩子知道賺錢不容易「叫窮」不是好辦法,最好是讓孩子自己體驗賺錢難。
有一位朋友的做法很不錯,他讓孩子在路上看到空瓶子就撿起來,搜集到一定的數量之後,他陪著孩子到收廢品的地方,賣掉瓶子後,他會把錢給自己的兒子。通過自己的勞動換來的錢,孩子更懂得珍惜,孩子也能體會到父母掙錢的不容易。
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概念,可以預防孩子長大後成為啃老族呢!家長們趕緊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