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說有時間,可以一起爬山、一起看日出、一起散步、一起去陌生的街角走走停停、一起……那些我們曾經或現在想做的事情似乎總是說說而已。但很多事情就像旅行一樣,看過無數描寫旅行的句子,都不及你親自站在陽光下按動快門的那一刻。只要準備好了行囊,最艱難的部分就已經被攻克了。
「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是聯合國環境署對普洱生態環境的最高評價。普洱是北回歸線上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塊巨大綠洲,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在普洱的邊境有一個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佤族拉祜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組成的「綠三角」,這裡是上帝贈給普洱這片人間天堂的一個禮盒。
這次,我們帶您到「綠三角」,遠離城市的喧囂,尋覓古樸的原始之地,感受熱情似火的民族風情,體驗綠色天堂的人間煙火。
「綠三角」之瀾滄
探尋萬畝古茶林 看歡樂拉祜族舞蹈
在瀾滄,最出名的要數景邁山萬畝古茶林,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被譽為「茶樹自然博物館」,14個傳統村落在這裡繁衍生息,種植舉世聞名的普洱茶。
古茶林是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遺產,逛完古茶林再到柏聯普洱茶莊園親自採摘新茶,在集傣族、布朗族特色和後現代美感的制茶坊裡,體驗洗茶、揉茶、曬青、壓餅、包裝、儲藏的制茶過程,再泡上一壺滋味濃醇的普洱茶犒賞自己。
如果在瀾滄逛完古茶林、體驗過制茶過程、喝完一壺香醇的普洱茶,你就滿足了,那你一定會留下遺憾。
瀾滄是拉祜族自治縣,保留了不少拉祜人生活的原始村落,最有代表性的村落之一是酒井鄉勐根村老達保。寨子拉祜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牡帕密帕》的傳承基地之一。寨子裡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擅長蘆笙舞、擺舞、無伴奏和聲演唱和吉他彈唱。
中午可在老達保一邊豪邁地大口吃起拉祜族手抓飯,一邊觀看民族原生態歌舞表演,讓舌尖和眼睛飽餐一頓。
下午再到瀾滄縣博物館,參觀拉祜族創世史詩《牡帕密帕》、拉祜族蘆笙舞等人類文明的遺產、八個世居民族的特色建築、耕作方式、生活方式、婚喪與嫁娶、歌舞與節慶活動,了解厚重的拉祜族文化。還可到「千年布朗古寨」——翁基古寨,探訪茶農人家,品嘗布朗族特色茶餐,感受醇厚的民風民俗。
「綠三角」之孟連
旖旎傣鄉 尋找到的一個好地方
孟連,傣語的意思是「尋找到的一個好地方」。猶如你穿越亞熱帶群山叢林,尋找的別樣目的地——傳統的傣族、佤族、拉祜族山寨,去感受鮮活的民風民俗。走到坐落於旖旎迷人的南壘河畔的孟連大金塔,塔上掛有風鈴,每當風吹過,風鈴便發出清脆的叮噹聲,傣家人認為這是來自天上的梵音。
娜允古鎮歷經元、明、清、民國4個時期,內地和邊疆的交流在這裡形成了傣漢兩個不同民族文化合璧的建築群,完好地保存了佔地一萬多平方米的雲南清代土司衙署——孟連宣撫司署。與之對應的是清靜悠閒的佛寺,大殿的牆壁上畫著豔麗的壁畫,記載了傣族的歷史傳說。
「綠三角」之西盟
朝聖自然 體驗神秘的佤族文化
輕哼《阿佤人民唱新歌》,走進被譽為「中國生態第一城」的佤族童話小鎮——西盟,佤族人在這裡與山水為伴,續寫他們的童話生活。和雲南的其他少數民族一樣,佤族人信奉神靈,將心中的聖水湖——勐梭龍潭作為祭拜神靈龍摩爺的勝地,熱帶雨林溝谷中的勐梭龍潭因此多了一份神秘感,藏著佤族人對自然的崇拜、感恩和對神靈的敬畏。在這裡,可以進入到神秘的祭拜聖地朝聖自然,還可以飽覽聖水、祈雨窪、賧佛山、樹包石、相思樹、緬寺等20餘處人文內涵豐富、景觀優美的景點。
佤族人號稱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來到西盟,佤族人會以最高規格的佤王宴招待來賓,歌聲不停,酒不斷就是佤王宴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佤王宴的擺臺也有濃濃的少數民族風情,美味的烤乳豬、烤烏雞、雞肉爛飯、各類生菜等湯菜之外的美食都放在幾張洗淨的芭蕉葉上,當地人的習慣是用手抓了吃,考慮到飲食習慣的不同,店家會為不適應用手抓的遊客提供碗筷,但這樣一來,就餐時就少了一份天然的野趣。
「綠三角」,有景邁山上的萬畝古茶園,寧靜神秘的勐梭龍潭,風情萬種的古村古寨,歌聲起腳板癢的佤族、拉祜族、傣族群眾,每一步,每一刻,每一天都在為你醞釀驚喜。這樣的人間天堂,你不來嗎?(完)(通訊員 劉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