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天兩次大地震,地震帶開始活躍起來

2020-12-25 環球科學貓

最近地球上的地震真的是連綿不斷,日本在3天內就出現了兩次大地震,並且波及範圍很廣,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在陸地上而是在海域裡面就有這麼強的震感,難道地球的地震帶開始活躍起來了嗎?根據科學地震報導,全球三天出現的地震6級以上2次,5級以上的多達5次。

根據科學介紹,日本是一個處於地球上地震帶上十分稀少的國家,地震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環太平洋地震帶也是全球地震最多的區域,在13日的時候,日本就發生了5.9級的地震,而在昨天,日本又發生了5.6級地震,但是不少的報導都稱震級達到了6.2級,最好的結果就是沒有引發海嘯,這是日本值得慶幸的。

作為地球上地震活躍帶上的日本,地震引發海嘯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昨日日本的地震,緯度:32.37°,經度:140.82°深度:80千米,震級:5.6,處於日本本州東海岸海域內部,而上一次處於日本本州東岸遠海,我們不難看出地震的波動越來越靠近日本的本土,這樣應該是日本科學家最為擔心的事情。

根據科學推測,日本的地震強度是在加強的,由5.9級到6.2級已經影響到了日本的東京地區。近幾年來,日本無論是颱風還是地震也越發的變得頻繁起來,前段時間日本的科學界就發明了一款水下檢查儀器,名叫水下無人機,看來還沒使用起來,這次就沒監測到,說的可以時刻的監測日本領土下面的地質變化情況,通過數據的分析來做好災難的防禦措施。

日本科學界對這兩次地震的頻繁出現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僅僅三天的時間,日本的兩次地震都在逐漸的靠近,不得不說日本處於地震帶上的地震區也越來越嚴重了。很多日本科學家認為,可能在近期的時間還會出現地震,目前兩次的地震數據還沒有收集完成進行分析,還不能給大家一個提前的預警。

在全球,地震的國家十分的多,日本處於全球地震最多的地震帶,大地震的發生是必然的,在11年的時候,日本的本宮城縣發生的芮氏9.0級地震,並且引發了海嘯,造成近30萬人的死亡和消失,餘震5級以上都達到了168次,這次地震的升級擴大,地震發生的地方也越來越靠近日本本土,不少的日本人認為可能是大地震來源的前期情況,這是自我恐慌還是真實存在?整個日本都有不同的說法。

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

相關焦點

  • 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今天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的紀念日,謹以此文緬懷所有在大地震當中逝世的同胞以及英烈們。本文聲明:本文發表所產生的稿費以及利潤皆如數捐獻給支付寶公益平臺。這一年北京奧運成功舉辦,這一年百年難遇的汶川大地震奪取了數萬同胞的生命,這一年,南方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雪災……
  • 地震專家:中國處在兩大地震帶的交匯處導致地震頻發
    新華網消息 中國地震局原副局長、地震專家何永年5月26日下午走進新華網演播室,就地震的預報有關話題現網民進行了在線交流。何永年在訪談中介紹說,最近西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印尼支帶比較活躍,而我國所以地震頻發是因為我們處在西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兩大地震帶的交匯部分。以下是答問實錄。
  • 九月地震頻發,不管是否身處地震帶,這些地震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九月上旬,中國普洱、榆林以及日本北海道皆發生地震,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板塊的移動其實是引起地震的第一大元兇,大家可仔細對比板塊構造地圖和地震帶地圖,地震帶和板塊的邊界是幾乎重合的。
  • 昨晚孝感發生地震,信陽有震感!遠離地震帶的湖北怎會發生地震?
    有網友可能會疑問,湖北省遠離地震帶,怎麼會發生地震呢?問題來了,不在地震帶就不會發生地震嗎?下面為大家解答這個疑問。湖北省遠離地震帶,在很多人心裡,始終覺得地震離自己遙遠。然而,這次孝感地震終究還是讓我們大家都感受到了。我們腳下的土地,似乎不如想像中那樣安全平靜。
  • 菲律賓防範大地震
    菲火山地震研究所所長索裡杜姆表示,印尼大地震後,附近太平洋島嶼也發生了規模較強的地震,這並不意味著菲也會發生類似強震。印尼地震後第二天,菲北呂宋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足以令人警覺。他說,儘管菲也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屬火山地震多發區,但也不必因此驚慌,而是給予足夠重視,提前做好應付大地震的充分準備。索裡杜姆指出,政府部門已在積極準備應對措施。
  • 7月雲南連續發生地震,震感一次比一次強,有大地震的可能嗎?
    首先我們知道,我國是地震帶相對較多的國家之一,所以出現地震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而雲南地區就是這些大地震帶上的一些小斷層,所以出現地震也是沒有什麼奇怪的。本身來說地震也是屬於自然現象,在地球形成以來,地震都是有出現的。
  • 唐山再發5.1級地震,這一區域在哪個地震帶上
    據中國地震臺網報導,7月12日6時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了5.1級地震,各大網站隨即發布了相關消息,但在海量的消息面前,老百姓愈發看不懂了,啥叫地震帶?唐山莫非坐落在地震帶上?其實,地震帶這個詞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
  • 日本北海道6.7級地震損失慘重
    原標題:日本北海道6.7級地震損失慘重   共同社援引厚真町一名87歲的居民的話報導:「地震毀了我整個家,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地震。」   日本廣播協會播放的室蘭市地震視頻顯示,畫面劇烈晃動,所有燈光片刻後熄滅;在札幌市所攝視頻顯示,泥石流衝向街道,多輛汽車一半車體遭掩埋。
  • 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
    自今年4月10日以來,日本、緬甸印度邊境、菲律賓、阿富汗等亞洲、太平洋沿岸多國相繼發生地震。這些地震震級較高、發生次數頻繁,不少人開始猜測全球是否進入了地震活躍期?有地震學家表明,地球已經進入了「地震活躍期」。「地震活躍期」(active seismic period)是指地震活動(seismic activity)相對頻繁和強烈的時期。地震活躍期是相對地震平靜期(quiet seismic period)而言的,它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 為什麼四川頻繁的發生地震,四川地震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導語:四川又發生地震了,這回是5.7級。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消息,四川宜賓12月16日12時46分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同天晚上,該地又發生了3.2。四川一直是我國地震高發區,為什麼四川地震如此頻繁呢?因為這裡屬在比較活躍的歐亞大陸地震帶上。
  • 地震為什麼總發生在四川?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
    四川處於我國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多發區之一。那麼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地球上地震發生的地方是不均勻的,地球上有兩大地震帶,一個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另一個是歐洲地中海到南亞的地震帶,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地震帶上。另外在板塊內部也有幾個地震活動區那就是北美洛基山區,中國蒙古大三角區,伊朗地區和南歐地區。這些地區地震活動比其它地方要強得多,全世界大地震幾乎都發生在這些地區。
  • 廣東處在地震帶嗎?發生的地震多嗎?有何依據
    先說說什麼是地震帶, 地震帶就是地震集中的地帶,有人類記載以來,這個地方經常發生地震,發生的地震次數較多,我們就稱之為地震帶,但是有一個問題,這裡歷史上發生過地震,不等於以後還會發生地震,就象我們大同火山一樣,歷史上曾經有過火山噴發,以後從不在噴發,變成了死火山,而地震也如此,以後不地震了,這個地震帶也失去了意義,相反我們認為歷史上沒有發生地震
  • 東京附近突發明顯地震,日本最近震得有點多!氣象廳:不會有海嘯
    5月4日晚,當瀕臨西太平洋的日本關東多地正準備開始入睡時,一陣強烈的震動將不少人驚醒,這是地震了!中國地震臺網消息稱,5月4日21時07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也就是北緯35.66度,東經140.70度的位置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僅為30千米,由於此次地震震中距離日本東京非常近,因此東京都部分地區的震感也是比較明顯的。而日本方面則定這次地震震級為5.5級,並且指出震中位置就在日本關東地區的千葉縣東北部,而並非海上。
  • 馬裡亞納海溝地震活動帶初探
       馬裡亞納海溝地震帶的淺源地震和中深源地震的活動明顯受到日本島弧的阻隔,地震震中分布止於日本本州島的東部邊緣(圖1b、c)。然而,自1994年開始,馬裡亞納海溝地震帶的深震活動明顯增強,日本伊豆的火山頻發,但中國地震活動卻未見重大響應。
  • 今晨唐山古冶區地震三連擊,為何唐山多地震,遇到地震該怎麼做?
    這是一次地震三連擊,信號地震級數都不算大,但是5.1級已經算是中級地震,震中地區震感會很明顯,震中附近的城市天津和北京部分市區有輕微震感。據中國地震臺網的統計數據,震中地區附近200公裡之內在最近五年已經發生了17次3級以上的地震,而此次的5.1級是最近5年來最大的。當地地震學專家認為,此次地震屬於唐山老震區的一次正常能量釋放過程,民眾無需過分擔憂。
  • 太原確實地震了!關於山西地震帶,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
    原標題:太原確實地震了!關於山西地震帶,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今天早上6時25分40分,山西太原市萬柏林區(北緯37.84度,東經112.48度)發生1.5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 常識積累:世界三大地震帶
    歐亞地震帶也叫「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主要分布於亞歐大陸,因為這地震帶橫貫亞歐大陸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帶,所以也可以稱為「橫貫亞歐大陸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帶」。  歐亞地震從印度尼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中國的雲、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還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發生在這裡的地震佔全球地震的15%左右。青藏高原地震帶屬於歐亞大陸地震帶中的一段。
  • 安慶位於地震帶上嗎?地震風險高嗎?
    ,在這些地震中,除了4月份無為縣3.6級地震和最近的景德鎮3.6級地震鬧出了一點動靜,部分市民自稱感覺到了震感之外,其他的幾次地震應該說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感覺,如果不是新聞報導,估計都不知道身邊發生地震了。
  • 全球三大地震帶 兩大地震帶影響我國
    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全球有三大地震帶,其中兩大地震帶影響我國。 貴州大學地質構造學教授杜定全說,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地殼被一些構造活動帶分割為彼此相對運動、大小不一的板塊。
  • 臺灣處於什麼地震帶,臺灣哪裡最容易地震?
    我國臺灣地區也是地震多發區,幾乎平均每年至少會發生3次地震,而歷史上6、7級以上的大地震不少。臺灣之所以地震如此頻繁,那肯定和所處地震帶有關,主要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地帶。但是整個臺灣並不是所有地區都在地震帶上,西部地區因為沒有在地震帶上,所以很少有地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