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120指揮中心與水滴籌籤署戰略合作,共助開封公益事業發展

2020-12-23 猛獁開封

2020年12月7日上午,開封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聯合省慈善總會與水滴籌·水滴公益籤訂公益合作協議,攜手為開封市的貧困、大病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公益善款籌集支持,助力開封地區醫療公益事業發展。

水滴籌是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

依照該項目計劃,「水滴公益」2年內籌資100萬,用於支付開封地區合作醫院內貧困住院患者的醫療費用(每名困難患者不超過1萬元),大病救助專項基金主要救助四類病種患者:惡性腫瘤(肺癌、肝癌)、白血病、嚴重創傷、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合作期間,開封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和相關網絡醫院將向水滴籌平臺推薦在院治療且有需求的困難大病患者,並協助驗證籌款所需資料,水滴籌平臺將為求助者提供綠色通道,所籌集的善款限定用於醫療救治。水滴籌志願者還將定期協助120指揮中心開展送急救知識志願服務等公益活動。

相關焦點

  • 開封市政府與浦發銀行鄭州分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5日,開封市政府與浦發銀行鄭州分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這既是雙方在河南省政府和浦發銀行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加強政銀合作的具體成果,也是深化豫滬經貿合作的務實舉措。開封市市長高建軍,浦發銀行鄭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張健出席籤約儀式並分别致辭。
  • 水滴籌公益盛典高端對話:什麼是推動公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1月11日下午,在北京郎園舉辦的水滴籌公益盛典上,來自公益界、創業者、創投圈、體育界和娛樂界的嘉賓,進行主題為「推動公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的高端對話。跨界合作將成公益新常態截至2018年12月底,水滴籌累計籌款金額突破120億,水滴公益聯手公募基金會累計籌集善款超過5500萬元。在公益創新方面,水滴公司一直吸引著《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的關注。
  • 水滴籌的2019:挑戰不斷 向陽而生
    與水滴籌共同組成水滴公司社會責任模塊的水滴公益,聯合全國各地超過60家公募機構,上線4000多個公益項目,籌得善款超過3.3億元,躍居2019年網際網路公益平臺TOP3,緊跟騰訊阿里集團旗下公益平臺。這一年,水滴籌將「擴大向善網絡」作為關鍵詞,聯合眾多合作夥伴,推出「小善計劃」,啟動「心願清單」,將「1人1天做1件好事」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 質疑水滴籌「公益變生意」被要求撤稿,水滴公司,不受慈善法監管
    周先生認為,水滴籌就是在把「公益」做成「生意」。水滴公司發撤稿函回應質疑:並非「慈善公益組織」 不屬於慈善法募捐範疇根據水滴籌發布的官方數據,2019年全年共有4億用戶通過水滴籌平臺奉獻愛心,籌集善款超過130億元。而截止到2020年8月,水滴籌成立後的籌款總額已經突破330億元。伴隨著籌款總額的增長,水滴公司自身也在不斷發展壯大。
  • 水滴籌被質疑「公益變生意」 水滴公司:非慈善公益組織 不受監管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宋迎迎依靠「大病籌款」模式發展壯大的水滴籌,究竟是「公益」還是「生意」?1月5日,流傳於社交媒體的一封溝通撤稿函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撤稿函中,水滴公司投訴一篇題為《水滴籌,把「公益」做成「生意」,年收入超180億》的質疑文章,稱文章內容不實,要求發布該文章的公眾號刪稿。
  • 水滴籌、水滴公益共籌18萬為3歲女童延續生命
    水滴籌、水滴公益共籌18萬為3歲女童延續生命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2-21 16:11:09 在王喜亮一籌莫展之際,水滴籌、水滴公益兩個平臺的愛心接力,讓他終於看到了希望。至今為止,兩個平臺總計收到的愛心款項已經超過18萬,離20萬元移植費用的籌款目標已經十分接近。2013年,王喜亮與妻子組建了家庭,不久二人就有了第一個孩子。在王喜亮的努力下,這個家庭雖然比較清貧但是也幸福滿溢。2017年初,小女兒的出生更讓王喜亮的幸福加倍。
  • 開封教投與求實教業集團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擔當為先 實幹為要 奮鬥為榮
    開封教投是市政府直屬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肩負著「替政府分擔、為教育護航、為民生助力」的重要職責。開封教投本著「依託教育,服務教育,發展教育」的宗旨,通過「投、融、建、營」等市場化手段,努力為開封教育體育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水滴籌助力健康中國 「水滴匯聚 溫情齊魯」公益行動在濟南啟動
    濟南市槐蔭區副區長王瑋,齊魯晚報副總編王鐵,水滴籌、水滴互助創始人沈鵬,體操奧運冠軍邢傲偉,以及北京水滴匯聚公益基金會、山東省醫院等各界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作為國家發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內容,回應了人民的健康需要。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由於人口眾多,每年仍有300萬以上的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大病患者往往需要長期的治療、照料和康復,一人患病可使整個家庭陷入困境。
  • 開封美術館 積極打造美育基地
    作為開封美育基地,開封美術館公共教育中心積極開展藝少年等針對我市廣大青少年的公共教育活動。而此次與開封日報報業集團聯合推出的書法公益講座活動,正是藝少年活動的一部分。開封美術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開封美術館是我市第一家由政府投資興建的公益性城市美術館,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是落實「文化+」戰略結出的豐碩成果。開封美術館共設置4個展廳、11個創研室,以及報告廳、會議室、公共教育中心、典藏室、修復室和寫生空間,具備展陳、創作、典藏、教育、交流五大服務功能。
  • 水滴籌、水滴公益攜手助退伍老兵挽救愛人
    肖阿姨的兒子百般無奈之下,通過水滴籌、水滴公益發起求助,在兩個平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籌集到10萬元治療費用。肖阿姨住在重慶市武隆區火爐鎮,她的丈夫張清退伍前是成都軍區的工程兵,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但是在老伴生病後,這位堅毅果敢的老兵,第一次感到生活的互助與無奈。
  • 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 攜手濟南打造「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保障」項目
    水滴集團2016年創立時,提出以「保障億萬家庭」為使命,旗下的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相互依託,憑藉微信生態、場景轉化和AI風控科技在大健康領域取得飛速發展。目前水滴集團獨立付費用戶已突破1.6億人。
  • 浦發銀行鄭州分行與開封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魏黃河12月15日,開封市人民政府與浦發銀行鄭州分行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開封市委副書記、市長高建軍,浦發銀行鄭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張健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副市長王秋傑、浦發銀行鄭州分行副行長蘇洪濤分別代表雙方籤約。
  • 開封市餐協團餐委考察雨潤集團並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開封市餐協團餐委考察雨潤集團並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盈利水平,降低運營成本,4月20日,開封市餐飲行業協會團餐專業委員會主席王永利、秘書長牛廣安率團赴南京雨潤集團參觀考察,並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水滴籌大病救助服務項目落戶湛江
    作為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上線四年多來,已經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得330億元醫療救助金,3.3億愛心人士通過平臺完成了超過10億次的愛心贈與行為。水滴籌在給予患者直接經濟幫助的同時,一直致力於聯合社會各界力量為大病患者提供全範圍多維度的幫助。
  • 「益呼百應·向善而生」——水滴公益項目在濟南啟動
    9月12日,「益呼百應·向善而生」——水滴公益項目啟動發布會在山東教育衛視舉行。  本次合作也成為水滴公益打造「創益矩陣」的最新嘗試,雙方將聯合推出「大病救助」和「助農公益」兩檔電視節目,通過全面挖掘雙方潛在優勢資源,達到增強公益項目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力的目標,共同為公益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 水滴籌到底想要做什麼?
    水滴籌是真心想要幫助人們,讓更多的人獲得生的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健康保障事業!水滴公司:從公益事業到保險售賣,健康保障需要的服務,它都有!水滴公司真是個神奇的公司,水滴公益、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商城國人健康保障領域所遇到的問題好像通過水滴公司都可以解決!
  • 公益路上 伴你同行 廣饒縣水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愛心服務情暖民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為進一步凝聚「志願東營 文明共享」社會風尚,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近日,東營市舉行2020年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暨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發布會,經過全市最終推選,廣饒縣水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的樂安
  • 「水滴籌們」搶的是什麼
    當做公益變成了搶生意,當愛心與信任變成了流量,無論是「掃樓」籌款還是輕鬆籌、水滴籌的仇人見面,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公益和商業的這桿秤要怎麼平衡?據了解,輕鬆籌、水滴籌官網打出零服務費的宣傳標語,平臺以此樹起了「公益」的大旗,但在分析人士看來,對於商業公司而言,零服務費意味著這類平臺只能依靠其他盈利途徑才能保證公司整體健康持續地運營下去。為此,水滴籌上線了 「水滴保險商城」,輕鬆籌上線了「輕鬆保」,目的就是進行商業引流變現。
  • 開封舉行2020年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筆試
    來源:開封網全媒體記者王予傑報導 8月15日,我市舉行2020年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筆試。全市共設置11個考點、423個考場,參考12234名考生,無違紀考生。全市各考點無考生體溫異常,未啟用防疫專用隔離考場。
  • 河南開封:志願服務讓溫暖與愛同行 弘揚向善向上力量
    手語工作室、「星火燎原」愛心書屋以及「女童保護」項目、「黃手環」行動、「橙絲帶」公益活動等,一個個精準化、常態化的志願服務明星品牌,也都誕生自開封市志願者協會。  就拿斬獲全國金牌合作團隊的開封市志願者協會黃手環團隊來說,每月兩次,持續走進社區,開展「黃手環」行動,搭建起愛的橋梁,守護走失老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