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究竟在想什麼?這是一場關於援交女孩的正經調研,可惜直到最後,女孩們的思想依舊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迷霧,或許未曾有人讀懂。
「為什麼你們能忍到20歲還沒有性行為?」
「我真不明白,20多歲還用家裡的錢,你們不覺得羞恥嗎?」
9月17日晚7時,廣州客村地鐵站附近一家面朝馬路的快餐店裡,未滿18歲的援交女孩將正在調研援交女的在校大學生阿歡(化名)和斯文(化名)問得面紅耳熱。
「她們以為,我們的世界和她們一樣,十幾歲有性行為很正常。」阿歡說這話時帶點兒顫抖的笑腔。
她們彼此難以理解。
這場不和諧的見面並非偶然,促成它的是一個調研項目。廣東商學院的幾名大四學生申請的「援交女調研」課題獲得有關基金的支持。
她們究竟在想什麼
在校大學生申請調研「援交女」
今年6月,廣東商學院的5名在校女生和1名剛剛畢業的師兄,提交的「援交女調研申請」正式通過。阿歡和斯文是調研小組的成員,主要負責與援交女孩接觸。
當初,她們在「調研目的」一欄寫下:我們希望,我們的調研能使走在分岔路口的女孩兒們選擇更加理性。
阿歡和斯文一直在糾結:她們究竟在想什麼,是什麼力量讓援交女孩輕易跨越了她們心裡不可逾越的道德鴻溝?
這個調研的確立源自一個師兄的建議。去年6月,大四忙於找工作的阿力(化名)在網上遇到了一個有過幾面之緣的女孩,起初只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直到對話框彈出6個字:「有人想包養我。」
阿力瞬間瞪大了眼睛。雖然之前也聽說過「援交」,但從未想過會真實地發生在自己身邊。女孩也沒避諱,向阿力講述了入行的原因、客人的形色,甚至是自己的價碼。
那個晚上,阿力徹夜未眠。他想到了廣東人文學會廖冰兄人文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廖冰兄基金」)所設的「大學生底層調研活動」,他想提交申請調研援交女孩。但大四找工作的壓力讓這個想法最後不了了之。
今年初,阿力收到師妹斯文的「求救」——做什麼課題好,阿力馬上建議她做「援交女調研」。
今年6月,廖冰兄基金組織的第三屆「大學生底層調研活動」開始向全省各大高校徵集選題,斯文等提交了「援交女調研申請」,最後獲得通過,為期5個月。廖冰兄基金還組織了一個「重量級」專家團給調研小組上課,有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社會學系的專家、教授,有知名的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