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堪憂 奶瓶等不合格率25%

2020-12-20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福州6月1日電(記者許雪毅)洋品牌是否就意味著高質量?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日前公布的進口商品專項抽查結果稱,福建市場奶瓶奶嘴等用於食品接觸類器皿進口產品不合格率高達25%,應引起兒童及家長的重視。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部署要求,與工商部門協作配合,對泉州和福州流通領域進口兒童用品實施市場抽查檢驗。

    抽查品種主要是,奶瓶奶嘴、嬰幼兒餵哺餐具、牙膠等12種兒童用與食品接觸類器皿;抽查商品來自日本、德國、英國、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等6個國家和中國臺灣、香港兩個地區,大都為知名品牌。經檢測有3種產品不合格:從日本進口的「貝親」牌嬰兒餵哺餐具的餐匙,經檢測正己烷蒸發殘渣超過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的4倍多;從德國進口的「NUK」牌高強度塑料奶瓶的奶嘴,經檢測高錳酸鉀消耗量和水蒸發殘渣兩個項目超過我國國家標準要求;從香港進口的湯美天地5階段幼兒水杯組合中的吸管,經檢測脫色試驗不合格。這些不合格項目都是涉及安全衛生的,可能會給兒童的安全、健康造成損害。

相關焦點

  • 質檢總局抽檢結果:進口兒童用品合格率低
    新安怡牌奶瓶、德國NUK牌奶嘴、日本貝親餐具等世界名牌均不合格  目前國內很多父母都依賴進口兒童用品,但實際上,進口兒童產品質量堪憂,令人擔心。昨日,國家質檢總局剛剛公布一項對進口兒童床上用品、進口兒童文具用品等四大類產品的專項抽查結果,這四類產品的總體抽樣合格率為85.1%。
  • 海關總署:進口嬰童用品不合格率24.39% 包括牙刷、玩具、服飾等
    海關總署:進口嬰童用品不合格率24.39% 包括牙刷、玩具、服飾等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31日 16:57 A-A+ ,通過電商平臺進口的嬰童用品,抽樣檢測不合格率達24.39%。
  • 2016年央視315晚會:海淘兒童用品合格率堪憂
    據央視315晚會報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去年對跨境電商渠道進口的兒童用品質量進行了抽檢,總計抽樣654批,檢出不合格217批,不合格率為33%。其中,進口玩具存在小零件容易導致兒童窒息等問題,涉及品牌包括:little tikes(小泰克)等。進口兒童服裝不合格29批,存在服裝繩帶配件容易導致兒童窒息等問題。涉及品牌包括:allo&lugh(阿路和如)等。
  • 進口兒童用品抽檢:產品細節問題多 兒童安全座椅要重視
    六一將至,兒童用品市場可謂「熱火朝天」,進行得「如火如荼」,進口兒童用品更受消費者的歡迎。但質量仍然是消費者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日全國各地對兒童用品進行抽查檢驗,以進口兒童用品為例,產品存在細節問題較多,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檢測要重視。
  • 質檢總局發布07年部分進口兒童用品專項抽查結果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為保護少年兒童的健康和安全,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天津、遼寧等14個地方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部分進口兒童用品實施了專項抽查。抽查產品為進口的兒童用食品接觸類器皿、進口兒童床上用品、進口兒童文具用品和進口嬰幼兒及兒童布鞋等四大類,共涉及343種產品,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5.1%。
  • 解讀|進口奶瓶奶嘴和兒童餐具有哪些質量安全風險?
    進口奶瓶奶嘴和兒童餐具是很多媽媽的首選。據某跨境電商網站統計,進口奶瓶奶嘴和兒童餐具在其網站商鋪一年的銷量就達上百萬件。海關提醒:奶瓶奶嘴和兒童餐具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孩子們的健康和安全,需引起高度重視。一、奶瓶質量安全目前進口奶瓶最多的是塑料奶瓶。
  • 東營市工商局:12批次兒童用品類商品質量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2015年3月30—4月3日,東營市工商局對市及縣區的大型商場、超市、小商鋪、專賣店等流通領域銷售的童車、兒童玩具、奶瓶、童裝、童鞋等5類產品進行了抽查檢驗。
  • 海關提醒:勿使用不安全進口兒童用品
    新華社廈門5月30日電(記者顏之宏)「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廈門海關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18年以來該關查處的不安全進口兒童用品門類進行通報,其中,進口文具、奶瓶等食品接觸產品、紙尿褲和兒童牙刷問題突出。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廈門海關共監管進口兒童用品1046批次,貨值4334.9萬美元。
  • 廈門海關查獲251批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 紙尿褲成重災
    廈門網訊(記者沈偉彬通訊員呂一峰)質量安全是奶爸奶媽們選擇兒童用品最重要的因素,5月29日,廈門海關對外發布消息稱,上一年度(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25日)共查獲251批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其中177批為進口嬰幼兒紙尿褲
  • 進口嬰童用品問題頻發 國產品牌因高品質崛起
    吃荷蘭生產的奶粉、穿英國品牌的童裝、用日本製作的奶瓶……進口嬰童用品逐漸成為80後、90後父母的首選。「作為家長,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所以許多時候會選擇進口衣物和用品。」家有二胎的王女士坦言。
  • 兒童鞋能放心買嗎?海南抽查發現不合格率高達62.8%
    8月25日上午,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從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近期,該局對全省流通領域兒童鞋產品進行監督抽查,抽查43批次產品。經檢驗,發現不合格產品27批次,不合格率為62.8%。
  • 2016年進口兒童汽車安全座椅不合格率較高 涉保時捷、RECARO等品牌
    隨著兒童乘坐汽車必須使用汽車用安全座椅相關規定出臺和消費者安全意識的提高,同時隨著更多兒童出生和我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高,我國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的使用量預計將逐年提高。    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主要原產國進口批次情況。
  • 涉及標稱H&M、ZARA、樂高、巧虎 等41批次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安全不...
    2020年5月30日,海關總署對外公布2020年1至5月海關查發的部分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安全不合格情況,涉及服裝、玩具等6類41批次進口兒童用品,查發的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均依法依規採取退運等處置措施。海關總署表示,兒童用品質量安全事關兒童人身安全健康,備受社會關注。海關始終致力於嚴把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安全關,嚴防不合格兒童用品流入國內市場。
  • 央視:進口兒童安全座椅不合格率超三成,甚至未經3C認證
    兒童座椅,被稱為關鍵時刻的救命椅。2015年9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將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產品納入強制性3C認證,所有兒童安全座椅產品未經3C認證,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據央視新聞報導,日前公布的一組數據卻表明,進口兒童座椅仍然存在許多質量問題。來看《每周質量報告》的調查。
  • 樂高無印良品等進口兒童用品質檢不合格
    質檢總局對進口兒童服裝、玩具、嬰幼兒紙尿褲、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等兒童用品進行了統計。   數據顯示,進口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檢出不合格2288批次,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107批,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纖維成分與標識不符等。
  • 國家質檢總局:進口兒童牙刷近半不合格
    其中,進口兒童牙刷的不合格率為47%,出口充電寶的不合格率則高達65.1%。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靜表示,從整體看,在全部抽查商品中,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進口商品質量狀況不容樂觀。家用電器、服裝、家用紡織品、牙刷、溼巾、學生用品等進口消費類商品累計抽查5291批,不合格率達28.3%。
  • 進口兒童安全座椅不合格率超三成,甚至未經3C認證
    兒童座椅,被稱為關鍵時刻的救命椅。2015年9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將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產品納入強制性3C認證,所有兒童安全座椅產品未經3C認證,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然而日前公布的一組數據卻表明,進口兒童座椅仍然存在許多質量問題。來看《每周質量報告》的調查。
  • 日本花王兒童牙刷質量不合格 經銷商稱進口渠道正規
    兒童節前,花王為孩子定製的牙刷出問題了。  5月30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2016年流通領域兒童用品的抽檢情況,在53家經銷單位銷售的兒童用品中,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不合格商品有32種,來自日本的花王兒童牙刷赫然在列,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磨毛。
  • 央視點名兒童安全座椅「安全」堪憂,無良產品何以暢通無阻?
    兒童安全座椅,被稱為關鍵時刻的救命椅。然而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最近發布的抽查結果,相當多的兒童安全座椅質量堪憂。在被抽查的58批次中,有14批次不合格,其中京東商城的不合格檢出率最高,約為41.7%,遠高於平均水平。
  • 重慶海關對250批進口兒童用品開展專項風險監測,不合格兒童用品...
    兒童節將至,5月31日,上遊新聞記者從重慶海關了解到,2018年以來,從重慶直接進口的兒童用品總計貨值3986.57萬美元。而重慶海關連續兩年在兒童節前夕組織開展了進口兒童用品專項風險監測,共監測嬰童紡織服裝、童鞋等250批進口兒童用品,涵蓋線上(跨境電商)111批、線下(實體店)139批,發現安全項目不合格46批,安全項目總體合格率為81.6%。從監測情況來看,跨境電商銷售消費品不合格率高於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