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為何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反對建對撞機?

2020-12-17 勳章

97歲楊振寧反對建對撞機

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技術好像是陷入了瓶頸。如今科學想要取得進步,對實驗器材的要求是越來越高,我們研究的領域要麼是最宏觀的宇宙星空,要麼是最微觀的粒子世界。望遠鏡越做也大,對撞機越做越長,能耗越來越高,科研成本越來越大。

而關於我國是否應該建造屬於自己的創紀錄的粒子對撞機,科學界卻並不統一。有人覺得它是撞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也有人覺得那是勞民傷財的無用項目。

去年4月,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在中科院做了一次演講,演講過後的一次提問再次將「中國是否該建設自己的對撞機」這一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楊振寧的反對依據

作為我國最早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楊振寧無論是在國內抑或是在國際都是負有盛譽的,其中不乏國內外科學家將之推崇為當代相關領域第一人,若論歷史功績足以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等人,其中楊振寧的成就與學術權威可見一斑。

在楊振寧所列舉的諸多反對原因之中,最深入人心且易於理解的便是資金與「設想毫無根據」兩者。首先任何科研項目本身都是耗資巨大的,無論是任何領域皆是如此,特定的科研設備、反覆試驗帶來的損耗、設備的維護……尤其是大型的科研項目,其經費損耗亦是超乎想像的。

因此,在楊振寧看來與其將巨額資金投入到大型對撞機之中,倒不如分散開來投入到其他許多中國尚且有待於發展的項目之中,來促進中國整體的發展。與此相較,某一領域的超越對於當下處境而言實質上並無必要。

楊振寧到底有何底氣反對?他又為國家做了哪些貢獻?

首先,促進改革開放後的公派留學政策實施。培養了包括數十位院士在內的大批使中國科研事業和高等教育事業騰飛的人才!是小平同志科教興國戰略的最堅定支持者和踐行者。

其次,倡導建設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使清華大學能夠按照國際頂級科研機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先進模式緊跟國際科研前沿,逐步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科研機構。

再次,身體力行為清華大學等大學本科生授課。改變了很多國內高校教授和副教授片面重視科研,忽視教育教學的錯誤傾向。使得眾多教授和副教授回歸課堂,使得中國大學的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高,省級、國家級教學名師不斷湧現!

總之,楊振寧先生在推動中國公派留學、科研事業、高等教育事業方面做出來卓越的貢獻!那麼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為何這麼厲害?答案是教育。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教育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楊振寧的數學啟蒙老師,讓已經90多歲高齡的楊振寧至今念念不忘。他就是著名的民國教育家劉薫宇。

在中國教育史上,有一所神一般的中學,春暉中學。

語文老師:朱自清,朱光潛。

書法老師:于右任

音樂老師:李叔同

美術老師:豐子愷

數學老師:劉薫宇

在民國數學教育領域,劉薫宇是真正大師級的存在,他為人謙和,只教書育人,不參與政治,因而知名度不如其他人。劉薫宇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培養了中國最早一批的數學人才,不僅如此,他還留下了三本兒童數學的入門經典。

第一本書,叫《馬先生談數學》,在這本書中,劉薫宇以馬先生的身份出現,以圖解法的方式講解一些基本的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是《數學趣味》,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本書,在書中,劉薫宇通過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用數學的角度加以解析,通過世間萬物來學習數學,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本書名為《數學的園地》,這是針對小學五六年級孩子的數,頗有些難度,裡面有最基礎的函數,微積分和總集的知識,講解的方法很巧妙,孩子往往能看懂一些,將來學習的時候就更加輕鬆了。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這套書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9元,包郵到家。

點下面的連結,這套書能夠啟蒙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歡。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阻止中國花千億建造對撞機
    「The party is over」楊振寧將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搖了搖,加重語氣補充翻譯:「什麼意思?盛宴已過。」之所以問了這個問題,原因還在很多年前,當時楊振寧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建造對撞機,王貽芳的背後可是中科院,但是楊振寧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阻止中國花千億建造對撞機。
  • 99歲的楊振寧,為何要阻止中國建造高能對撞機?
    「我的看法完全沒有改變」,這是楊振寧在最近一次回答有關他否還堅持反對中國建設高能對撞機時的回答。實際上,這並不是楊振寧第一次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對撞機了,早在上世紀70年代他就對這個項目持反對態度,其理由是建造這種大型對撞機耗資巨大,而國內其它許許多多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財力有限。
  • 大型粒子對撞機——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楊振寧張開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搖了搖,加重語氣補充翻譯: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
  • 楊振寧:大型對撞機?The party is over
    在那篇文章裡,楊振寧細數了反對中國馬上開始建造大對撞機的七大理由:其一,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楊振寧認為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的預算不可能少於200億美元。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為耗資相當於三峽大壩的超大對撞機買單
    即便中國花費成百上千億建造大型對撞機,只有0.001%的勝率。The party is over。楊振寧張開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搖了搖,加重語氣補充翻譯:什麼意思?盛宴已過。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臺下,坐滿了年輕大學生,一位男生站起來發問,臉上掛著憤懣、委屈與不解。這是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雁棲湖畔中國科學院大學新禮堂發生的一幕。男生讀研一,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來即將從事CEPC的預研工作。
  • 中國欲建正負電子對撞機,楊振寧為何極力反對?
    近幾年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院的院士們一直在申請建造CEPC(全程正負電子對撞機),追趕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進度,而楊振寧先生卻表示極力反對。正負電子對撞機其實是一種加速微觀粒子的機器。我們知道,電子這種微觀粒子是帶有電性的。如果我們將一個電子放入一個電場中,那麼它就會往電場的反方向運動。電子受到的力,與電場的強度成正比。
  • 醋醋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楊振寧張開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搖了搖,加重語氣補充翻譯: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反中國科技「大躍進」,阻止中國為耗資相當於三峽大壩的超大對撞機買單
    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臺下,坐滿了年輕大學生,一位男生站起來發問,臉上掛著憤懣、委屈與不解。他不僅一如既往反對建超大對撞機,還勸這位男生儘早轉行,高能物理盛宴已過。人的一生吶,不能只看個人的奮鬥,有時候也要看一看歷史的進程。不僅高能物理的盛宴已過,當代物理學的前沿,也是一片無際的黑暗。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有多輝煌,當代物理學就有多黯淡。
  • 王貽芳與楊振寧之爭:中國該不該花360億建大型對撞機
    11月3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接受了媒體採訪,面對媒體得追問,王貽芳依然堅持要建設超大型對撞機。我們跟歐洲是有競爭的,我們建了它們就建不了,它們建了我們就建不了。。。誰能夠建、誰先建成,誰就將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跑者。 ——王貽芳在王貽芳看來,修建大型對撞機是百利而無一害,最壞的結果也可以幫助我們把對希格斯粒子性質的了解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因為經過王貽芳仔細論證,CEPC對撞可產生一百萬個希格斯粒子。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反中國科技「大躍進」
    ,加重語氣補充翻譯: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楊振寧第一句話就是我的看法沒有變,迎頭潑了他一盆涼水。他不僅一如既往反對建超大對撞機,還勸這位男生儘早轉行,高能物理盛宴已過。人的一生吶,不能只看個人的奮鬥,有時候也要看一看歷史的進程。
  • 中國1000億建全球最強對撞機,楊振寧:還沒到時候!你們怎麼看?
    近日,中國科學泰鬥楊振寧與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關於是否應該建造中國的CEPC大型粒子對撞機展開了觀點交鋒,一位是中國科學巨人諾貝爾得主,一位是新生代科研核心,兩位中國科研巨匠的分歧立刻吸引了無數外界的目光。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早在1986年超弦第一次革命成為物理界的顯學之際,楊振寧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第五次談話就講得很明白:我很難相信這個理論最後是對的,超弦沒有經過與實驗的答辯階段,它很可能是一個空中樓閣。如果你問我,我要不要去做超弦,我的回答是我在任何時候也不會去搞這種東西。我一定會去做純粹數學,在純粹數學中妙的東西很多。
  • 為什麼楊振寧要反對我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原來是時機未到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我國也需要建造一個大型粒子對撞機,來研究探索微觀世界的奧秘。可是這樣的一個提議並沒有得到所有科學家的支持,有不少的科學家反對我國現在建造粒子對撞機,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是楊振寧。相信很多朋友對於楊振寧都是有所了解的,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學家,是當今世界上還「活著」的物理學家中,最受具權威性,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了。
  • 年度最佳長文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從2014年開始,國際超弦界就組團來中國遊說超級對撞機項目,不幸的是,2016年他們遭到楊振寧的強勢阻擊,當年發改委十三五項目審批,CEPC只差一票未能通過。這位高能所研一男生,從室友那聽到小道消息,現在楊振寧不反對建CEPC了,於是懷著激動的心情,搶到了一張楊振寧的國科大講座門票,想當面求證一下。楊振寧第一句話就是我的看法沒有變,迎頭潑了他一盆涼水。
  • 210億歐元建更強粒子對撞機,為何楊振寧極力反對中國建對撞機?
    LHC全稱「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機器,FCC正是LHC的繼任者。2012年,科學家通過LHC對撞實驗,證實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補上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最後一塊也最重要的拼圖。「標準模型」是微觀現象的物理學基本理論,用於解釋物質世界的基本構成及相互作用。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一場耗資約400億的科學界曠日持久鬥爭
    楊振寧張開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搖了搖,加重語氣補充翻譯: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臺下,坐滿了年輕大學生,一位男生站起來發問,臉上掛著憤懣、委屈與不解。這是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雁棲湖畔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新禮堂發生的一幕。
  • 美國為何不建對撞機-虎嗅網
    然而團結一致的Tevatron終於未能迴光返照,它於2011年10月1日停止運行,終年28歲,關閉前沒有發現上帝粒子。當美國能源部決定關閉Tevatron時,一些物理學家依依不捨,懇求再寬限它3年壽命,以對希格斯粒子做最後一搏。
  • 大型對撞機要不要建?丘成桐贊成,楊振寧反駁,丁肇中卻搖頭沉默
    不久前,中國以及世界的科學界被中國是否要建造大型對撞機鬧得沸沸揚揚的,那大型對撞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這麼引起全人類科學家的關注呢?
  • 楊振寧給國科大的研究生潑冷水,這是什麼心態?
    前幾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禮堂裡,97歲的楊振寧和國科大的學生們侃侃而談。一位來自高能物理研究所並且未來要從事大型對撞機預研工作的研究生,問楊振寧關於中國要建造大型對撞機的看法有沒有改變時,楊振寧明確的表示了反對建造的態度,並且說「The party is over」,意思是大型對撞機的盛宴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