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的小孩會有什麼不一樣?

2020-12-23 澎湃新聞

文/毛利 選自《全職爸爸》

兒子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胖。

我發現人類對於體重是有杆標尺的,例如男人對女人,女人若是超過一百二十斤,他就很難當你是個女人,更常見的會把你當成哥們兒,手挽手內心也沒有一點澎湃起伏。

當兒子體重超過四十斤的那一刻,我非常強烈地意識到,啊,他再也不是小寶寶了。

絕對不可能還像以前那樣,隨時隨地把他抱起來,把玩一番,「哎喲好可愛哦,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小孩。」現在舉起兒子,內心會有一絲害怕,有種或多或少要看他心情如何的忐忑。

這傢伙現在殺傷力太強了,摸著他結結實實的手臂和大腿,就像一個小型沙袋,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可怕,太可怕了。以前抱睡著的小孩趕路,走到停車場固然勞累,也算可以承受。現在抱起沙袋的一剎那,總有一種想將其扔在路邊的衝動。

兒子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跟人一撞迅速倒地的小孩了,當他在小區騎車時,猶如一枚小型巡航飛彈,令人聞風喪膽。

這一切都是小陳的功勞,果然爸爸帶的小孩不太一樣。

媽媽帶小孩,大部分習慣以理服人。以前每次我帶兒子出去玩,要回家的時候,他就變成九頭牛都拉不動的逆子,「不要,我不想回去,還要再玩一會兒。」我一開始特別耐心,「要回去吃飯咯,吃完飯才有力氣玩啊。」隨後使用育兒方法上常用的選擇戰術,「再玩五分鐘就回去好嗎?」「不要。」「再玩十分鐘行不行?」「好。」小孩對時間沒概念的,其實三分鐘後我就會撤了,無奈他中途變卦說:「不行,我還是要回去。」

「你為什麼說話不算數?」這時候我胸中已經開始燃起一股火苗,親生的小孩像個大風箱一樣把火越吹越大。講理失敗,我開始冒火了,拿出家長的權威:「叫你走你就走,你不想走也行,我一個人走啦。」

兒子開始哭了,一邊哭一邊說著「不要啊不要」。

是什麼讓時間把我磨成了悍婦?誰能想到生命中會出現一個專門跟你對著幹你還不能一走了之的男人?

男人似乎是不能用道理來溝通的生物。

男人靠實力溝通。

每天下午兒子從幼兒園回來後,都會自行穿戴上護具頭盔,他要去騎車。好幾年前我曾經夢想過這樣的場景,小孩在前面騎著車,我在後面跑著步,他鍛鍊了我瘦身了,多麼完美的母子健身計劃。

後來才發現,這只能是他還不怎麼熟練的時候,一旦學會,一個成年人根本追不上騎自行車的五歲小孩,我跑得都要斷氣了,只能在後面拼命大喊:「兒子,等我一下,等我一下。」

小陳站在他的平衡車上,冷冷看我一眼,一言不發追上去了。剛買回來的時候我還嘲笑過,「這輛車簡直就是廢物,你沒有腿嗎?不能跑步嗎?」

小陳用實力證明了,追孩子還是需要一個發電的工具。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歐洲的一個最新研究成果,說小孩的抗疲勞能力堪比鐵人三項選手。我不禁恍然大悟,這種野獸一般的孩子,怎麼能夠靠道理來說服呢?

爸爸之所以帶得好孩子,毫無疑問,是因為爸爸更擅長長距離作戰的戶外消耗運動。我就沒見過哪個現代女性能笑嘻嘻在烈日下追著小孩玩的,多半都是愁眉苦臉琢磨著:該死,日曬時間超過十五分鐘了,又要長斑了!

自從小陳開始帶小孩後,兒子明顯續航時間短了,以前他能精神到夜裡十一二點,現在每天晚上十點左右,居然沒動靜了。生活多給了我一小時,我掐指一算,感覺可以比原來多活好幾年。

有一天小陳帶小孩去公園騎了一下午車,當天晚上七點左右,孩子到家沒多久居然睡著了。

難以置信,我幸福得想放一串鞭炮,又要壓抑住渾身的興奮,一口又一口貪婪呼吸著久違的寧靜的空氣。小孩睡著的夜晚,人仿佛一下子變年輕了,往事歷歷在目,當年我有那麼多無所事事的夜晚。這一天,託小陳的福,居然又可以一個人看看日劇了。

爸爸非常適合帶孩子。

爸爸的策略就是儘可能把小孩的電放完,讓他自動關機,上床睡覺。

當然小陳也走了一點彎路。

比如那臺平衡車,每次兒子在前面忽然剎車停住,跟在後面的小陳一個措手不及,會往前直接飛出去,這讓我相當擔心,現在種牙太貴了,因為帶小孩把門牙都磕掉,未免太不值得。

比如小陳曾經嘗試過,為了讓小孩明白什麼是錯誤的事,在他犯錯的時候,會把他抱起來打屁股。我勸了幾次,不能這樣。後來我發現好幾次兒子一生氣,就開始揮起雙手,邊哭邊暴打親爹。

一巴掌接著一巴掌,疾風驟雨一般,打在小陳圓圓的肚皮上。

通常是因為當爹的逼著兒子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拽著他的手用公廁的烘乾機啦,用智能馬桶給他洗屁股啦。男人真的很殘忍,看到小孩不願意做什麼事,非要帶他去做什麼事。

美其名曰:挫折教育。

目前來看,挫折教育還是有一定成果的。

小孩明顯比以前愛上幼兒園了,小陳沒辭職時,兒子經常想賴皮不上幼兒園,嘴裡嘟囔著「我不想去幼兒園,我想在家裡玩」。現在,他的積極性明顯大幅提高,每天從幼兒園回來,訓練一項接著一項,騎車兩小時,拍皮球兩小時,無論拖延多長時間都要吃完碗裡的飯,還有時不時的英文訓練。兒子真辛苦,怪不得每天都要坐第一班校車去幼兒園。

然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為了讓小孩早早睡覺,小陳夜夜累倒在兒子一米五的小床上,一個成年男性,每晚十點前準時睡著,小陳終於靠兒子成了全中國作息時間最健康的中年男子。

全職爸爸到底不一樣。

影視作品中全職媽媽通常在一天的忙碌後,趁小孩睡著,重新紮好散亂的髮絲,開始投入下一場戰鬥,

把被小孩弄亂的家復歸原位、收拾東西、整理衣物、準備第二天吃的早餐,家務永遠做不完,女人總想付出更多。

小陳每次在被我搖醒後,都會告訴我:「不,我要睡了,養精蓄銳很重要。」他說得也對,睡夢中的小孩,咂了咂嘴,儼然是童話故事中沉睡的怪物。

明天,對小陳來說,又將是一場近身搏鬥。 


艾文爸爸說:我兒子三年換了六輛車

我真正教艾文騎車,也就花了兩個晚上,他在兩天內就完全掌握了這個技能。

手扶在他自行車屁股上一路跟跑,偶爾偷偷放開幾秒鐘。開始幾次可能放開的時間相當短,就一兩秒,並且還得找個藉口說我要擦汗,因為他一察覺便開始尖叫。

之後每次放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弓著快傷殘的老腰,內心卻無比喜悅。

在這之前,艾文在車類運動方面,好像一直都落後於別人家的小孩。從小到大,小三輪、滑板車、平衡車、自行車全都買齊了,但都感覺不到他有一般男孩應該有的興致。

幾個月前,出門散步他都帶上了平衡車,動作迅速熟練之後,他終於換上那輛帶有輔助輪的十四寸小自行車出門散步。

三月的一個周末,我們帶上他的車在偌大的郊野公園玩,我見他從一座坡度十五度左右的橋上下來時根本不剎車,車子在快速下坡時一會兒朝左邊偏,一會兒左邊輔助輪又離地十釐米朝右邊撲去。

我緊跟著並拎住他的衣領,雖然嚇得不輕,但那時我就知道了,輔助輪不能給他輔助了,而是限制了他的進步。

我提議拆輪子。

他可高興了,當天回到家裡便拆了。

第二個周末我就帶艾文去挑選了大一號的自行車。

經過上一周的騎行,艾文騎車基本上很熟練了。但是換了大號自行車後卻遇到了難點,他身高不夠,沒辦法坐在座墊上起步,他得站著踏兩下讓車子有了初始速度後再坐上去騎行。

這個難度明顯超出了他的預期,屢屢失敗摔倒在地,以至於他對新車的喜悅很快轉變為仇恨,好像是這輛車偷走了他的騎車技能似的,他十分惱火併哭著對我說要把這輛車退掉,要回去騎原來的小車。

我也沒想到他這麼快放棄,沒有遇到過挫折的孩子怎麼能成長。

當時我也很生氣,告訴他如果不想騎就把這車扔了,家裡那輛車我要賣給別人,已經被預定了,他以後就沒車騎了。

我承認我是粗暴了點,他更大聲地號哭了兩聲,擦乾眼淚繼續練車。

就這樣踏了一晚,勉強能夠上車;又踏了第二晚,他終於掌握了這個技能,從此自行車變成他的真愛。現在,但凡他要輕易放棄的事情,我都以學車的經歷為例讓他堅持。

關於作者:

毛利。知名作家、自媒體人。長期擔任《Vista看天下》《ELLEMEN》《中國青年報》《騰訊·大家》撰稿人。著有《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一紙談歡》《當待業女遇上草食男》等作品。

關於新書:

 

《全職爸爸》,毛利 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女性生小孩和不生小孩會有什麼不一樣?不生小孩好像「好處」更多
    奈何身邊的人總是勸說珺珺能生就趕緊生個小孩,別等以後不能生了才後悔。弄得珺珺不禁想問:生小孩和不生小孩究竟會有什麼不一樣?其實女人在生小孩第1年與不生小孩的人區別是最大的,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當然,不生小孩的人可能將來某一天又想生小孩了,如果一輩子不生小孩雖然自己會過得比較瀟灑,但難免還是會有些遺憾。
  • 媽媽和爸爸帶娃有什麼區別?精緻、細心,「危險」、安全
    不靠譜!U膛又高又壯,雄性鴯鶓可是心細膩得很,媽媽在產卵後會把寶寶的衣食住行都交給爸爸,爸爸會給娃覓食,帶娃走,但是爸爸的群體裡其實也不乏一些心細膩,帶娃遊刃有餘的超級奶爸。除文字外,袁弘還為日記配上圖片和視頻,有小孩睡覺的,有小孩喝奶的,有小孩玩的。
  • 小孩性啟蒙教育案例:「爸爸,這是什麼呀?」
    一日,媽媽出差未歸,33歲的爸爸帶著3歲的小女兒去洗澡。爸爸穿著短褲衩兒,女兒看到爸爸肚臍下有突起之物,不知道怎麼就冒出一句話:「爸爸,這是什麼呀?」。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捏一捏,似乎充滿了好奇之心。爸爸一時語塞,爸爸覺得這事最好別撒謊,但也不能直接說。片刻思索後,決定將這尷尬轉化為一次小孩性別心理教育機會。爸爸面容和善的說到:「這是爸爸的隱私部位,你不能看,也不能摸」。小孩又問:「什麼是隱私呀?」。
  • 爸爸的品行與行為會影響小孩一輩子
    但是,孩子欠缺男性教肓常常會體現出性情怯懦、膽小怕事以及不自信等特性。長此以往,小孩的心理就會與爸爸慢慢地發生隔閡,性格上也會發生比較大的缺陷。久而久之,小孩就會變的很沒有安全感,致使性格顯得自卑感、怯弱、患得患失,這類影響很可能會伴隨著著她們的一生,在成年的後對幸福的感受能力也會降低,生活會很苦痛。
  • 爸爸帶娃粗心大意?可你沒看到娃有多開心,爸爸給的愛不一樣
    這個爸爸是很大條,可他卻能讓孩子開心。有些寶媽會抱怨:我明明那麼愛護、呵護我的孩子,可是孩子就是跟爸爸親,你說氣人不氣人?其實寶媽忽略了媽媽帶娃和爸爸帶娃時的差異。爸爸和媽媽帶娃,不能說誰帶得好,誰帶的不好,因為都有優勢和劣勢,而且還正好互補。媽媽也應該放心讓爸爸帶孩子很多寶媽看到爸爸帶孩子不操心,就想全部攬在自己身上,與此同時又說孩子爸爸不幫著帶娃。
  • 俄羅斯小孩和我們中國的小孩有什麼不同
    在俄羅斯,我發現俄羅斯人帶小孩和我們帶孩子不太一樣的地方很多,就比如說,在去上學的路上,幼兒園新學期最小的孩子三歲左右,他們在去學校的路上,不管是下雨天,還是冬天下雪天,都是孩子自己走路,冬季早上7點多天還是黑乎乎的,因為一些家長上班早,通常早上7點半就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了,所以
  • 《我爸爸》,帶孩子認識一位不一樣的爸爸
    ,唰地飛了出來,吐司也穿著和爸爸一樣的格子睡袍。My dad isn’t afraid of anthying,我爸爸什麼都不怕,Even the Big Bad Wolf.我爸爸遊得和魚一樣快。也像河馬一樣快樂。He’s all right, my dad.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 爸爸帶娃不放心?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會更聰明更優秀
    編輯|吳倩萍定稿|菁媽現在的家庭中,我們會發現,媽媽帶娃會比較多一些,有的爸爸甚至是對孩子的問題一竅不通。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爸爸帶娃能夠讓孩子更加的有優勢。曉麗家的孩子已經三歲大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爸爸在帶的,曉麗自己會有很多自己空閒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爸爸帶娃不放心?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會更聰明更優秀
    編輯|吳倩萍定稿|菁媽現在的家庭中,我們會發現,媽媽帶娃會比較多一些,有的爸爸甚至是對孩子的問題一竅不通。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爸爸帶娃能夠讓孩子更加的有優勢。孩子又不是我一個人的,而且也不全是他在帶,我也會參與呀。」同事嘆氣說道:」你真是幸福啊,哪像我家,基本都是我帶孩子,孩子他爸就當個『甩手掌柜』啥都不管。」曉麗說道:」你應該讓孩子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的,其實爸爸帶孩子會比媽媽帶孩子要好的多,也會對孩子的性格有很多的影響的。」
  • 媽媽突然去世,爸爸怎麼帶小孩?
    擔心照顧不好兒子,不知道怎麼才能讓他快點從這件事中走出來,擔心未來沒有了媽媽,會影響他的成長。我說,這個擔心必須存在,並且持續放在你的心裡,讓你有種緊張感,這樣才能時時的提醒你要注意對孩子的管教方式,這種提醒對孩子的成長有用。他安心了很多,嘆氣說那我擔心的沒錯。我說你擔心的沒錯。聽到這段對話後,有些人會詫異,說你不是應該用你的十八般武藝讓他不要擔心嗎?我不。
  • 孩子不跟爸爸親是因為爸爸帶得少?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慢媽你家孩子跟爸爸關係怎麼樣?親近嗎?樂樂因為基本上頭三年都在老家由我帶,爸爸只是每周回去兩天,所以父子倆顯得不太親近。本來我以為是爸爸帶得少的緣故。結果去我弟弟家,看到兩歲的小侄本來正在媽媽懷裡撒嬌,一看到他爸爸過來就往外推爸爸,他可是從小就跟爸爸在一起,爸爸也不少帶的呀。原來,孩子不跟爸爸親可不並一定是因為爸爸帶得少,多半還是孩子的心理髮育特點造成的。所以媽媽們可別總讓爸爸背這個「鍋」了。
  • 爸爸帶娃智商會更高嗎?耶魯大學:是的,還有有這幾大好處
    也許這就是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之間的區別吧!美國耶魯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從孩子的嬰兒階段一直到成年,持續長達12年的跟蹤調查。02方式其實不管多少歲的男生,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孩,遊戲、玩具哪一樣父親不感興趣的,說白了就是長大後換了個大點的玩具罷了
  • 媽媽帶大的娃和爸爸帶大的娃,有啥不一樣?過來人說是兩種人生
    媽媽不愛運動,更喜歡讓孩子做一些安靜的遊戲,從而不能激發孩子體內的運動細胞,性格也偏柔弱,還有的媽媽覺得爸爸缺席,所以比較溺愛孩子,孩子就會變得比較任性。更有甚者,媽媽和孩子的親子關係過於親密,從而排斥爸爸,媽媽對老公的所有不滿,可能也會把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從而讓孩子變得敏感,這些都是媽媽帶大的孩子身上可能出現的問題。爸爸帶大的孩子,又有哪些不同呢?
  • 爸爸帶娃不小心睡著,寶寶用紙巾把爸爸埋了,媽媽笑得直不起腰
    爸爸帶娃不小心睡著,寶寶用紙巾把爸爸埋了,媽媽笑得直不起腰在我們日常生活裡,孩子一般都是由媽媽帶大。除了男方工作更加忙碌一些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更加細心體貼的媽媽來帶孩子,孩子會成長的更加健康。不少粗心的爸爸們大大咧咧,都是標準的直男,時常琢磨不透自家孩子的心思,對小孩採取放養政策,但這樣也時常會鬧出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假如媽媽有什麼事情需要出門,無法照看孩子,這時候爸爸就得擔當起守護小寶寶的角色。這位爸爸總是認為帶孩子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他把孩子帶到床上,與他一起愉快的玩耍。
  • 不靠譜的爸爸千千萬 靠譜的爸爸都一樣
    玫玫說:「我爸也一樣,小時候常帶著我爬樹、打水漂、玩泥巴。有次帶我出去玩,新買的裙子被樹枝鉤了個洞,新鞋上全是泥巴,我媽氣得差點兒不給我們做飯吃。不過,我倒是玩得挺開心。」杜一鳴說:「對,孩子都大了,有些爸爸還在成長。那些爸爸比孩子還幼稚的家庭,媽媽就像多帶了個大孩子。」
  • 媽媽和爸爸,帶娃有啥區別?一組圖告訴你:爸爸帶娃,活著就行
    >媽媽和爸爸帶孩子出去玩就不一樣,孩子全副武裝,戴著安全帽就算是四個輪子的自行車,媽媽看起來也不是很放心,還是一個勁的攙扶著,而爸爸爸就不一樣了,自行車?到了冬天爸爸爸想要和孩子在室外耍一耍,說好的打雪仗,怎麼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孩子期待的雪仗應該是一顆小小的雪球,而不是像石頭一樣的「雪球」,直接就把孩子鑿在地上了,扣都扣不起來,可以說這真的是養了兩個孩子吧!有把孩子當成啞鈴拎起來劇中的,還有把孩子的辮子當成陀螺讓孩子旋轉的,這些爸爸怎麼看起來這麼不靠譜呢?
  • 有個美國小孩問爸爸:我們很有錢嗎?爸爸回答:我有錢,你沒有
    有個美國小孩問他爸爸:「我們很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所以美國小孩從小就會自己努力,等繼承了父輩祖業,也會如此傳承,幾代過去,就成就百年企業。有個中國小孩問他爸爸:「我們很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錢,等我死了,這些將來都是你的了。」
  • 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這位爸爸打球帶娃兩不誤,網友:娃活著就好
    導讀: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這位爸爸打球帶娃兩不誤,網友:娃活著就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這位爸爸打球帶娃兩不誤,網友:娃活著就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逗比爸爸帶娃會發生什麼事?哈哈哈哈哈哈哈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終於有科學證明,爸爸帶娃越多,孩子越聰明》的,結果呢,變成了媽媽們的吐槽大會。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經典的留言,你們可以看看自己家的「熊爸」是不是也如此逗逼。媽媽內心OS 腦子是重要的隨身物品,不能一激動就忘帶了。▲【吳幼連】:我們家三個都是小孩,看到我下班回家,三個人都開心極了,不過爸爸是盼著我回來帶孩子——看來真心盼著我回家的只有倆孩子了。
  • 別人家的爸爸帶娃為什麼這麼給力?
    從她出生第一天到現在,從醫院到月子中心到回家,她爸爸一天不拉的全程帶她。餵奶瓶換紙尿褲拍嗝哄睡洗澡陪玩各種事情爸爸都會做,除了餵奶不會哈哈~ 每天爸爸下班回來洗洗手就會把小孩接過去,一直帶到第二天早上上班前。我家小孩對抱著的需求特別高,並且現在還是得抱睡或者奶睡,她爸爸真的是都抱出腱鞘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