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以說是人生的一次最重大的選擇,被大學錄取了,是上還是不上,是一個重大而且也是一個很難的選擇;沒有被大學錄取,是復讀?上高職?還是參加工作,同樣是一個重大的選擇。
一 在什麼情況之下應該復讀
1高考出現重大失誤可以復讀。例如,突患重感冒、食物中毒親人去世、交通堵塞造成考試延誤、嚴重失眠等等突發的、偶然的因素造成高考成績比較低,可以復讀。
2高考雖然沒有出現失誤,基本考出了平時的水平,但是如果該考生平時不用功,造成高考成績比較低,也可以復讀,不過一定要有改正錯誤的決心和行動。
3高考雖然沒有出現失誤,基本考出了平時的水平,但是如果該考生智商較高,平時心思沒有用到學習上,造成高考成績比較低,這種情況也可以復讀。
4 就讀的學校師資力量差,造成考生高考成績比較低,亦可復讀。不過復讀不能在本校。
5 複習內容與高考內容相比出現重大偏差,造成考生高考成績比較低,這種情況,也可以復讀。
6 心理素質差,造成高考成績比較低。在這種情況之下,能不能復讀要看心理素質差的問題能不能通過復讀加以解決。從統計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大多數考生還是可以通過復讀,克服心理素質差的問題。
總之,能夠復讀的大前提是還有較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二 在什麼情況之下不能復讀
1學習很刻苦,高考發揮正常,在這種情況之下不能復讀。
2智力一般,學習比較用功,高考發揮正常,在這種情況之下不能復讀。
3學校師資力量很強,高考你已經完完全全的發揮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不能復讀。
4高考你已經完完全全的發揮了,只是高考成績沒有達到你心中理想的大學的錄取線,出於不服氣、不甘心、為了面子等等吧,這時不能復讀。
總之,高考你已經發揮了,復讀已經沒有多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還是不要復讀的好。
還有一些「中間狀態」能不能復讀很難選擇。例如,某考生一心想考清華,假設當年的清華的錄取線是660分,該考生的高考成績是652分,並且該考生高考發揮正常,此時,該不該復讀很難選擇。高考發揮正常說明該考生復讀的潛力已經不大了,可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該考生的成績離清華的錄取線相差不大,並不需要多大的「潛力空間」。從理論上講,來年只需再多考十幾分就行了,難道復讀一年還不能「漲」個十幾分嗎?不一定啊!
筆者帶過十三屆高三畢業班,其中有十屆是復讀班。在學校的師資力量還算不錯的前提下,高考成績在本科錄取線附近的考生復讀的效果比較好,一般情況復讀一年平均可以增長70分(假設前後兩年的本科錄取線相同)。高考成績比本科錄取線超過的分數越高或者離錄取分數線越低的考生,其復讀一年平均增長的分數也越低。基本上呈現正態分布。在師資力量一般的前提下,考生復讀一年平均能夠增長40-50分左右。復讀一年的考生第二年再復讀(俗稱高五),一般情況,平均能夠增長30分左右。當然,平均能夠增長多少多少分,並不是人人都能增長那麼多分,也有不少的考生,年年復讀,每年就差那麼幾分上不了錄取線,甚至還有不少考生復讀之後高考成績反而倒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