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將介紹一個辦公中常用函數-SUMIF。它主要用於條件求和。
SUMIF函數有三個參數,其形式為『=SUMIF(判斷區域,判斷條件,求和區域)』。
首先舉個案例了解下它的用法,如圖1,想要獲取趙三的銷售量。
圖1
如圖2,在F2單元格輸入公式,即可得結果。
圖2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知道了如何單條件求和,那麼如何多條件求和呢,看下面案例,如圖3,想要知道安寒和趙三的銷售量之和。
圖3
如圖4,在E2單元格輸入公式,即可得結果。
圖4
我們接著看,如圖5,想要知道除趙三外所有人員的銷售量。
圖5
如圖6,在E2單元格輸入公式,即可得結果。'<>'代表不等於。
圖6
如圖7,想要知道高於銷售平均值的銷售量共有多少。
圖7
如圖8,在E2單元格輸入公式,即可得結果。在SUMIF函數的第二參數-判斷條件中,在需要使用大於、等於、小於時,且需要用到公式,需要用&將兩者進行連接。
圖8
有時我們需要用到模糊匹配,如圖9,想要知道姓吳的人員銷售量之和。
圖9
如圖10,在E2單元格輸入公式,即可得結果。"吳*"即代表開頭為吳的任意語句,拓展一下,"吳?"代表包含兩個字,其中第一字為吳。
圖10
我們知道,在求和的列中包含錯誤值,則SUM函數無法返回正確結果,那麼如何忽略錯誤值進行求和呢,我們可以使用SUMIF,如圖11。其中,忽略了求和區域,默認為判斷區域為求和區域。9e307代表一個很大的數。可以看的使用SUMIF函數就能輕鬆忽略掉錯誤值進行求和了。
圖11
今天介紹了SUMIF函數的幾種常用用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