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相由心生」,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從一個人的長相中看出他的性子,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中國漫長的歲月中,湧現出不少關於面相的諺語,比如「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便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何含義?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鷹鼻鷂眼不可交」中明顯地出現了兩種動物,一種是老鷹,一種是鷂子。我們都知道,老鷹是一種比較兇猛的動物,而其最具特色的地方便是彎鉤形狀的鼻子。鷂子則不一樣,這種動物最具特色的地方是眼睛,眼神兇狠並且瞳孔發黃。
老鷹和鷂子都是比較冷血的動物,而且比較兇猛,它們以肉食為生,並捕食其它鳥類作為食物,甚至還會自相殘殺,並不受人們的歡迎。
試想一下,倘若一個人長著類似於彎鉤形狀的「鷹鉤鼻」,然後又有一雙又狠又發黃的「鷂子眼」,看上去是不是很可怕呢?即使這個人性子比較好,但是給人一種很兇的印象,因此願意和他們交往的人並不多。所以,古人認為這些人都不可深交,否則很容易被他們在背後捅刀子,令我們自身受到嚴重傷害。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的說法並不能夠完全可信,畢竟外貌是父母給的,我們並沒有選擇的權力。比如倘若「鷹鉤鼻」雖然在我國並不常見,但是在歐美等國家,還是比較常見的,總不能說他們都不可信賴,不值得交往吧?所以說,要看一個人到底是好是壞,還是需要經過深入接觸才能夠獲得答案。
「矬子殺人不用刀」裡面的「矬子」指的是身材矮小的人。也就是說,在古人的眼中,身材矮小的人,倘若對他人有惡意的話,不需要用刀就能夠置人於死地。
其實換種說法可以這樣理解,矮子的攻擊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想要獲勝的話,他們便需要靠腦力。而做壞事自然不會是堂堂正正的,因此矮子們一般都會選擇在背後陰人,最終給他人帶來不好的後果。
同時,倘若一個人是侏儒的話,他自幼便會受到他人的指指點點,因此在心理上可能會有一定的陰影。而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人,很有可能走上極端道路。
當然,以一個人的個子高低去判斷他的人品是不可行的,很多侏儒雖然個子不高,但是為人卻十分和善,並且喜歡助人為樂。因此這樣的說法我們只能夠當作笑談,切不可當真。
由此不難看出,雖然老祖宗們利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經驗雜談,但是到底是不是可以採用,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斟酌,畢竟「人不可貌相」,你們覺得是不是呢?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文化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