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校訓大不同:德英大學校訓簡短不重樣

2020-12-16 搜狐網

  德國幾乎每所大學都有校訓,校訓都是一句簡短的拉丁文,依據成立時的理念與理想、歷史與傳統提煉而成,體現了辦學理念和治學精神,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期望和要求。

  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成立於1386年。該大學成立之初立下的校訓是:「面向世界、面向科學」。早在16世紀下半葉,海德堡大學就是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成為向世界開放的自由主義大學。這不僅表現在其外國學生的數量上,而且還表現在所謂的海德堡精神上,即由20世紀的馬克思·韋伯及其摯友、神學家恩斯特·特羅爾切連同其他一批年輕學者所倡導的跨學科的對話精神。

  曾任教育部長的洪堡大力推進大學制度改革,他於1810年創建了柏林大學(1949年後更名為洪堡大學),並擔任首任校長。他倡導獨立自由,弘揚求真精神,使該大學以探求真理為宗旨,以傳播新知識為己任,成為「現代大學之母」。洪堡把「科學」和「自由」作為大學的校訓。他所倡導的「學術自由」、「大學自治」、「教授治校」的理念是現代大學辦學的共同思想淵源。

  成立於1477年的圖賓根大學的校訓最簡短:我敢做。這句話可以讓人產生許多聯想,可以理解為作為學生要在科學上敢於嘗試一切,也可認為學生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這一校訓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在擁有84000人口的圖賓根市,每4人中就有1人是大學生。或許是「我敢做」校訓的激勵,圖賓根大學培育出了眾多大家。「天上的立法者」克卜勒、德國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德國最偉大的詩人荷爾德林、浪漫主義詩人烏蘭德、藝術童話大家豪夫、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謝林、與中國文化頗有淵源的黑塞等,都曾在該大學就讀。我國著名外交家喬冠華也畢業於該大學。

  著名的慕尼黑工業大學是德國首批被評為國家重點資助的三所「精英大學」之一。「慕工大是巔峰」的口號已經在德國家喻戶曉,響徹歐洲乃至整個世界。該校的校訓是:「立足巴伐利亞,成功於世界」。慕尼黑工業大學非常重視紮實的基礎教育,世界各國的客座科學家之所以優先選擇慕尼黑工業大學,是因為該大學的科學研究具有獨特性。

  德國大學的校訓主要體現學校的目標與特色,校訓內容很少雷同。如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特裡爾大學),科學是橋梁(德勒斯登大學),真理會解除一切束縛(弗萊堡大學),突破傳統界線,永往直前(萊比錫大學)。

  英國歷史悠久的名牌大學校訓都採用拉丁文。校訓內容五花八門,個性十足,如:此間為神聖與智慧起源之所(劍橋大學),創意群星(倫敦藝術大學[微博]),科學捍衛帝國並為之增光添彩(倫敦帝國理工大學)。

  從英國大學的校訓大致可以解讀出該校的歷史、辦學思想和宗旨、教學特點風格等。如:思想至高無上(華威大學),教學相長(奇切斯特大學),經驗亦良師(德比大學),方法、真理、生命(格拉斯哥大學),知識、智慧、人道(曼徹斯特大學)。

  有的校訓簡潔、通俗易懂,如告誡學生以學為主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南安普頓大學);做你該做的事,做好你的事(伯明罕城市大學);寧靜的歲月最適宜增長見識(利物浦大學)。有的則破費思量,需要花時間用心解讀,如:從地面到太陽(中央蘭開郡大學),吾等緊隨光明(埃克塞特大學)。

  很多校訓都激勵學生刻苦求知。如:格物致知(巴斯大學),探求事物本源(倫敦政經學院),學以求變(波恩茅斯大學)。此外,「真理」等詞彙也經常出現在校訓中,如真理、團結與和諧(卡迪夫大學),真理之門向所有人敞開(蘭卡斯特大學)。當然,志存高遠的校訓是少不了的,如服務全人類(倫敦城市大學[微博])。由於大學與教會的歷史淵源,有的校訓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如:主的光芒照亮吾輩前程(牛津大學)。

  (本報駐柏林記者 柴野 本報駐倫敦記者 戴軍 本報柏林倫敦3月10日電)

learning.sohu.com true 搜狐社區 http://learning.sohu.com/20130923/n387064823.shtml report 1595 德國幾乎每所大學都有校訓,校訓都是一句簡短的拉丁文,依據成立時的理念與理想、歷史與傳統提煉而成,體現了辦學理念和治學精神,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期望和要求。海德堡大學

相關焦點

  • 盤點德英大學校訓:語言簡短精煉體現辦學理念
    盤點德英大學校訓:語言簡短精煉體現辦學理念   德國幾乎每所大學都有校訓,校訓都是一句簡短的拉丁文,依據成立時的理念與理想、歷史與傳統提煉而成,體現了辦學理念和治學精神,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期望和要求。
  • 想了解大學的精神,就要看大學的校訓---中國名校校訓
    南開,民大和農大的倒是有點創意,重慶大學說的挺實在讓我們看看中國名校的校訓吧(排名不分先後)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大學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中國人民大學校訓:實事求是北京理工大學校訓:德以明理、學以精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訓:德才兼備、知行合一北京師範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中央民族大學校訓:美美與共,知行合一中國農業大學校訓: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南開大學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天津大學校訓:實事求是
  • 關於各大名校校訓 各大名校的校訓是什麼
    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總之來說,校訓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那麼,各大名校的校訓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國內大學校訓:八字校訓最多,「學」和「德」兩個字最受歡迎
    「學」和「德」兩個字出場次數最多,閉著眼睛都能編出一個校訓「博學厚德求實創新」。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國內大學有哪些不走尋常路的校訓!大學校訓常見組合「我行!我能!」(瀋陽城市學院校訓),不知道是不是借鑑了2007年的高考作文題《我能》,反正就是能行!
  • 盤點沈城各大高校校訓 「厚德」成為校訓高頻詞
    其中包括:瀋陽建築大學校訓「博學善建,厚德大成」;瀋陽大學校訓「厚德重學、至誠至勤」;瀋陽師範大學校訓「博學厚德尚美健行」;瀋陽醫學院校訓「博學潔行厚德濟世」;遼寧中醫藥大學校訓「厚德博學繼承創新」。「厚德」,源於《易經》坤卦中的《大象》篇,原文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不僅瀋陽地區的高校偏愛「厚德」一詞,中國很多名校的校訓中都有「厚德」二字。
  • 從校訓看中國大學的價值追求——關於「211工程」高校校訓的分析與...
    「學」「德」是「211工程」高校校訓體現的最鮮明特徵   從統計的數據中發現,「211工程」高校校訓體現的精神以「學」「德」為最鮮明特徵:「學」是通向「德」的基礎,「德」是「學」的內在體現,二者辯證統一,共同構成中國大學培育大學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面。   「學」是中國大學的首要任務,也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隨著各類大學的陸續開學,各類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中校訓、校規、校徽、校歌的學習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不過很多新生卻反映,自己大學的校訓沒啥特點、來源和含義也不明確,不好記也記不住,如何讓自己「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隨著各類大學的陸續開學,各類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中校訓、校規、校徽、校歌的學習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不過很多新生卻反映,自己大學的校訓沒啥特點、來源和含義也不明確,不好記也記不住,如何讓自己「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 校訓啟示:不論啥時代 "德"都排第一
    重慶部分歷史悠久的名校,校訓出自民國或清末,引經據典,注重儒家修養。而新時期校訓,用詞簡單上口,體現出價值觀的趨同,「德」字出現頻率最高,「求實創新」成為多家學校的標配。當代教育理念,已經與過去不同,追求的是科學素養、勞動創造和求真創新。但無論新老校訓,對道德修養都有一致的追求。
  • 給你三秒鐘,想得起母校校訓麼?江門70個「花樣校訓」大盤點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楊興樂)「平民本色,精英氣質」「不怕吃苦、不怕吃氣、不怕吃虧」……這都是哪的校訓?  江門70所學校校訓大比拼,快來對號入座!  還記得你母校的校訓嗎?有多少人,從小學到大學,竟都想不起來或記不完整?作為學校不可缺少的文化名片,校訓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念,必將映射到畢業生身上。
  • 中小學校訓偏愛「德學志善美」
    校訓作為一所學校的靈魂,德州市中小學的校訓有什麼特色,最愛用哪個漢字?18日,記者隨機調查了城區19所中小學,發現不少校訓偏愛「德學志善美」等漢字。  從城區諸多學校校訓來看,最常見的是8個字,一般的格式為兩個或四個一組,對仗工整。
  • 中國大學校訓分析:「學」「德」均被突出
    中國大學校訓分析:「學」「德」均被突出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校訓是培育青年學子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  本文根據教育部公布的112所「211工程」高校的校訓作為研究對象,利用統計軟體SPSS對各大學的校訓、學校所在地、校齡、專職教師人數、學生人數等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對大學校訓、大學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了實證研究。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各大高校最容易重複當屬校訓,估計你一定想不到。有這樣一張圖片,或許會讓大家非常吃驚,為什麼有這麼多高校校訓重複,其實這僅僅是統計了900多所大學後得出的結論。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國有近80%的大學校訓選擇了8個字,而八字校訓最常見的組合為XX, XX, XX, XX或XXXX, XXXX,畢竟這樣的組合會讓校訓更加工整、對仗、朗朗上口。此外,受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古籍文獻中有太多絕佳的成語或詞彙,其中的一些詞彙非常適合用於校訓,比如: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等等。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在當今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高校尋求改名,伴隨著眾多學院升格為大學,也面臨著改名的問題,都想有一個霸氣、響亮、知名度高的校名。前幾天教育部再次限定了高校名稱範圍,可以預見到,今後大學的校名很可能會越來越像。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各大高校最容易重複當屬校訓,估計你一定想不到。
  • 大學校訓中的「關鍵詞」:揭秘名校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大學校訓中的「關鍵詞」:揭秘名校背後的故事 【文藝星青年按】校訓,是一所大學傳統與精神的集中體現,是薪火相傳的理念,也是激勵師生努力奮鬥的精神依託。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上海交大的「飲水思源」;浙江大學的「求是創新」……不同的校訓體現著每所高校不同的辦學理念和治學特色。 校訓背後的故事和文學出處你知道嗎?
  • 翻譯視角下的中美大學校訓
    在不確定的緊張之餘,更多是對未來的滿滿憧憬和期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校訓是一個學校「氣質」的體現。校訓所體現的不僅是厚重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是學校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的濃縮。電影《死亡詩社》裡,威爾頓預科學院的Four Pillars ——Tradition. Honour. Discipline. Excellence.
  • 盤點大學校訓:多引自經典古籍 偏愛「學德實新行」
    高頻字:學德實新行  統計數據顯示,這112所「211」大學中校訓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為「學」,以41次高居榜首,佔比37%;「德」字緊隨其後,為30次。  高頻字的第三至第五名分別為「實」「新」「行」,分別出現了27次、25次和24次。
  • 盤點:百餘「211」學校校訓偏愛「學德實新行」
    高頻字:學德實新行  統計數據顯示,這112所「211」大學中校訓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為「學」,以41次高居榜首,佔比37%;「德」字緊隨其後,為30次。  高頻字的第三至第五名分別為「實」「新」「行」,分別出現了27次、25次和24次。
  • 名校校訓——哈佛大學
    校訓是一所大學的文化的集中體現,是一所大學的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校訓也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具有一定的時代性。
  • 中國大學校訓分析:9個關鍵詞最常用
    「學」「德」是「211工程」高校校訓體現的最鮮明特徵  從統計的數據中發現,「211工程」高校校訓體現的精神以「學」「德」為最鮮明特徵:「學」是通向「德」的基礎,「德」是「學」的內在體現,二者辯證統一,共同構成中國大學培育大學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面。  「學」是中國大學的首要任務,也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