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豔妮
一個八歲的孩子,能懂什麼?看到暈倒在路邊的老人,他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害怕,是應該躲開。
可八歲的小學生陸明明,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暈倒在路邊的老人,卻沒有躲開。
他也害怕,但還是走上前去,脫下自己的外套給他蓋上,又去叫來大人幫忙。
陸明明本可以躲開這位暈倒的陌生人,但他勇敢的走了過去,讓老人及時得到了治療,脫離了危險。
都說城市的人都冷漠,即使是鄰居,見了面也誰都不認識誰。可在危急時候,救人一命的,卻往往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微博網友@啾啾啾:
傍晚,廣西百色市某小區,打牌回來的李大爺正一個人溜達著回家,突然眼前一黑,暈倒了。
他住的小區位置比較偏闢,路上經過的人很少。暈倒了好一會兒,都沒人發現。
剛放學回家的三年級小學生陸明明(化名)和小夥伴正好回家路過,看到暈倒在路邊,不省人事的李大爺,兩人都嚇了一跳。
小夥伴覺得害怕,拉了拉陸明明的衣袖,說道:「明明,那個爺爺不知道怎麼了,我好害怕,我們快點走吧。」
陸明明也有些害怕。但是他又想到,媽媽平時教他的,要樂於助人。於是,他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李大爺旁邊。
小夥伴見他說不聽,自己又害怕,猶豫了一下,自己走了。
小小年紀的陸明明手足無措的在昏迷不醒的李大爺旁邊蹲了下來,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天氣很冷,擔心李大爺吹了風狀況更嚴重,他便脫下身上的校服外套,小心仔細的展開給李大爺蓋上,又小聲的叫了幾聲「老爺爺」。
見李大爺都沒有任何反應,陸明明十分著急。
陸明明把書包放在李大爺旁邊,跑到一旁的路邊,等了好一會兒,才有一個年輕的男人路過。
他趕緊攔住年輕男人,問能不能藉手機給他打一下120,因為前面有一位老人家暈倒了。因為緊張和著急,他說話說得語無倫次,眼睛也紅了。
年輕男人聽完他的敘述,見他又只是一個小孩子,二話沒說,跟他一起去查看。
李大爺倒在地上,凍得嘴唇都已經發白了。身上還蓋著一件小小的學生校服。
男人帶著陸明明走過去,也脫了自己的外套,給他蓋上,把李大爺抱起來,讓他躺在自己腿上,又打電話叫了120。
陸明明想了想,站到李大爺前面,用自己小小的身體,為李大爺擋住迎面而來的冷風。
他自己也冷得瑟瑟發抖,卻一直堅持著站在那裡,直到救護車到達,李大爺被送上救護車。
李大爺及時脫離了危險,救回了一條命。
如果陸明明也像小夥伴一樣一走了之,如果沒有年輕男人的及時幫助,李大爺沒有及時得到救助,後果將不堪設想。
2018年10月17日,今日頭條河南都市頻道:
10月份的時候,浙江有一對年幼的兄妹,在河邊玩耍時,妹妹不慎掉進了河裡。
妹妹才剛3歲,而哥哥,也才是一個6歲的孩子。眼看著妹妹掉進了水裡,哥哥一邊慌亂害怕,一邊試圖自己把妹妹救起來。
但是一個6歲的孩子,哪裡能救起另一個孩子?
好在這個時候,一個十歲的男孩看到了這驚險的一幕,立刻跑去叫來了家裡的大人,緊急救人。
妹妹被救起來的時候,已經失去了意識,呼吸也幾乎停止,情況十分危急。
這時,兩名懂得急救知識的路人立刻上前,熟練的給妹妹做心臟復甦急救。
一直到救護車來,妹妹在路人的急救下,已經吐出了很多水,漸漸恢復了一點意識。
這是一個來自陌生人的愛心接力救援。跑去叫大人的十歲男孩、及時撈起妹妹的大人、懂得急救知識的兩名路人,是他們一起,挽救了妹妹的生命。
但凡缺少其中一環,或是再晚上一兩分鐘,這條幼小的生命,都有可能救不回來。
2018年3月3日,廣元晚報微博:
劍門關鎮志公村的村民蒲宏,要去鎮上的衛生院體檢。距離不算太遠,他是步行前往的。
從村子到鎮上,要經過一條隧道。
他剛走到一半,突然癲癇發作,暈倒了。
他當時就倒在人行道和公路之間。隧道裡很黑,來來往往的車輛又很多,當時他的處境非常危險。
開車經過的王四海看到這個情況,來不及多想,趕緊停車,又開了應急燈以防後面車輛追尾,和車上同行的同事下車查看。
他們對蒲宏進行了急救,又報了警,叫了救護車,一直到救護車到達,把蒲宏送上車又交代了他們看到的情況,這才離開。
在車來車往的隧道裡,如果沒有王四海一行人緊急停車救助,昏迷在路上的蒲宏,發生更危險的事情的可能性,非常大。
2017年8月14日,十堰晚報:
去年,十堰老街發生了一起車禍:一輛轎車撞上了4名走在一起的孩子,其中一個女孩,被壓在了車底。
事情發生得非常突然,但附近十幾個路人都迅速反應過來,立刻衝過去救被車撞傷的幾個孩子,又合力把車抬起來,救下被壓在車底的女孩。
四個孩子被撞,其中兩個受重傷。救護車沒到,大家又擔心亂動孩子會造成二次傷害,十分著急。
在實施救援的人群裡,其中有一位外賣小哥。他想到自己有朋友在醫院工作,也許能幫得上忙。
事不宜遲,他趕緊給朋友打電話。
外賣小哥的護士朋友通過視頻遠程查看了幾個孩子的傷勢,遠程指導:先把人群疏散一些,對傷勢較重的孩子進行前期急救處理。
等到救護車到達,眾人又一起把他們送上救護車,幫助四個孩子脫離了危險。
人們常說,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人與人之間也變得越來越冷漠,變得警惕。
可在危急的時刻,伸出援手,救人一命的,往往卻都是我們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