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拼分的標化成績是SAT1520,託福113,GPA4.2。雖然在玄學申請季裡,標化從不意味著一切,我總還是有一份標化可以為我加分的自信。
但是,在去年的RD中連續收到近10封拒信的時候,我的自信全線崩塌。這些學校幾乎都是我的match校,但我甚至連waitlist都沒有收到。
並且,我見證了很多標化比我低的同學被錄取,很多標化跟我差不多的同學被更好的夢校錄取。而我所擁有的,只是多到能打牌的拒信和日漸絕望的等待。
我清晰的記得某一天的上午,追了三年的聖母大學全然不顧我兩次參加夏校、和父母冬天一起訪校、以及三年和教授保持聯絡的愛意,毅然決然地拒絕了我。當天下午,我還被人生中第一個喜歡的男生,刪了微信……
那天晚上,我突然意識到,過去十七年裡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獲得外界對我的認可。一個事實不斷清晰:在這個迷幻的申請季裡,我從各方各面都被全「拒」德了。
我懵了……
「我不得不承認,我因為一直沒有出分的SAT焦頭爛額,對於申請的流程我能偷懶就偷懶。再加之這個中介是由夢校教授推薦的,我便對其交付了所有的信任。
那位中介老師和聖母老師也曾多次在我失意迷茫的時候安慰我,甚至在夏校的時候,拎著我最喜歡的巧克力蛋糕走到宿舍樓下,那種對待朋友般的態度一次又一次為我備考、修改文書帶來希望,讓我在百忙之中對焦躁的申請季永遠懷有一份平和與自信。
我的中介很負責善良,他們曾經給我的申請季帶來過很多幸福。但由於他們是一個美國中介,對中國學生的競爭並不是很了解,導致他們嚴重低估了我所處的競爭環境。
他們甚至連加州不接受拼分這一信息都沒有告訴我,導致我1520的那次沒有考 essay,最後self-report的成績只有1410。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惰性思維有多根深蒂固,如果沒有一次這樣的打擊,我將一直推卸責任,把自己的義務壓在別人身上。而當我最終收到成堆的拒信時,我恍然驚醒:不管你的幫手有多穩固,自己的事情永遠要自己負責。
在讓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後,我相信,只要努力,希望還有。不論是在申請季裡,還是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被定義為失敗者,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錄取是玄學,沒準你就進了,但千萬不要盲目地為了申請看看能不能進而申請,如果你是這個心態的話,還是不要浪費時間為好!
千萬不要吊在「渣男「學校的樹上。要相信不管到哪裡都會有美好的結果,一個大學能錄取你,肯定認為你能在那裡成功,而沒有錄取你的大學,可能真的不適合現在的你。
說到底,大學是一塊敲門磚。再說了,研究生還能繼續申請啊!」
如果你的GPA重修刷分都已經來不及了,單純提供給美國高校一份偏低的成績單,很可能會讓招生官覺得你不會學習,更會質疑你是否能夠學好所學專業。
這時候,一個對GPA的合理解釋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重點強調你個人學習能力。但切記,不論你給出了什麼理由,都要給出實質性的證據來支持!留學申請環環相扣,從前期的背景提升,到申請季的選校、文書、網申等實戰環節,每一步都決定著自己與夢校的距離。
總之,基於自身的優秀背景,再完美避免申請時的種種大坑,才是順利斬獲offer之道。最後,祝願每一位在申請路上的小夥伴,都能成為申請季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