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是醫生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表現,主要是用大量含有藥物的液體,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運送到人的體內,根據病人的情況不同,再相對應調整。
就是這樣常見的一件事,很多人在看網上消息時,如看微信刷微博等等,看到輸液人在等著輸完,然而這個過程因為太過無聊,會玩遊記、看手機打發,一回頭看輸液瓶裡面的液體沒有了。
此時人們會想液體沒有了,那會不會被輸入進去空氣。很多網友還假設,輸液時假如空氣進入了血管,病人會怎麼樣?
其實大家這種擔心都是多餘的,根據每個人輸液情況來看,輸液瓶液體的速度,通常都會用輸液器來調整滴速,然後以更加平穩的狀態輸送到患者體內。
如果你發現液體輸沒了,可以及時找護士拔掉輸液針管。並且,完全不用擔心在輸液過程中會輸入空氣。
這是因為從物理的角度上來看,大氣壓屬於絕對壓強,而人的血壓正常水平是收縮壓小於120 mmHg,舒張壓小於80 mmHg,如果血壓水平連續在幾天之內都是140/90mmHg的範圍之內,便屬於高血壓的情況了。
這種情況下大家也就不要想著可以自己控制血壓了,如果長期不吃降壓藥,隨著血壓不斷升高,還有可能危及其他器官組織,甚至會對血管造成傷害,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梗的發生危險。
而這裡的血壓主要指的是相對壓強,即使大氣壓比相對壓強高,也不會有輸入空氣的危險。
另外,當護士給我們輸液時,其中有我們不知道的一個步驟,就是會排空針筒內所有空氣,所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會因為輸液輸入空氣造成危險。
但如果在極其特殊情況下,假如動脈被輸入進去了空氣,那麼可能會影響手部功能。如果是靜脈,還有可能讓空氣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嚴重情況下還有可能造成血氣泡,或者是器官缺血。
在輸液過程中,多查看輸液後的反應,如果連續出現胸悶氣短、想要嘔吐、時常噁心、皮膚明顯瘙癢。
總體來看,就不算是正常表現了,需要及時和身邊護士、醫生告知情況,避免出現更嚴重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