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畢業季,職場新人們很快就會面臨這樣一種甜蜜和苦惱,有一群職場老人在熱心的指導你如何工作,如何應對職場爭鬥乃至如何最終成為一個職場老人。
可是年輕人們,千萬小心,別被中年危機的大叔們的暮氣埋葬了你們的朝氣。
中年危機是很多職場人都要面對的現實。通常表現在有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工作經驗;上有老,下有小,擔當了一個中高層的職務;上不能做戰略,下不能做執行,更多的是做一個協調者;再創業,沒有激情和資本,再打工,沒有激情和動力,再充電,沒有時間和精力;每日準時上下班或者被迫加班,然後感嘆虛度光陰。
中年人表現出來的狀態大多是成熟、穩重、有資歷、重風險,這種四平八穩的狀態其實就是暮氣。並且這種暮氣還易傳播,因為作為年輕人的上司,無論是工作的分配、考核還是部門文化的宣導,做主導的多是中年人。
面對中年人的諄諄教導,年輕人一定要注意,初入職場千萬別被中年人的思維同化,不要讓中年人的那些經驗影響了自己的嘗試和判斷,千萬別剛入職場就畏手畏腳變成了一個隨波逐流的小白兔。
年輕人應該具備的是激情、衝動而不是成熟、穩重。
中年人因為有了經歷所以成熟,有了牽掛所以穩重。可年輕人不同,你必須要不斷去經歷、去嘗試,去拼搏才會獲得自己的經驗進而變得成熟和穩重,在這經驗沉澱的過程中,有些錯誤必須自己要犯過才深有體會。哪怕中年人將他的經驗講得再清楚,都比不過自己的嘗試。而且,時代在進步,過去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很有可能實現,怎麼可能因為中年人的勸告而讓你失去了嘗試的勇氣呢?
年輕人需要積累的是能力而不是資歷。
人到中年本身就是資歷,這種資歷是時間的積累,但何嘗不是能力的積累。從執行走向管理,考慮的層面和問題不斷在發生變化。年輕人不可能指望通過工作時間的延長來獲取到這份資歷,而應是通過能力的不斷培養來獲取進步的空間進而得到這份資歷。在年輕的時候不去培養能力,人到中年又哪來的時間和精力呢?
很多人工作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只是在某一個崗位上做重複性的工作而已,這種只是經歷而沒有持續增長能力,倒不如趁著年輕多嘗試一下各種公司和崗位,這樣才能真正累積各種能力。中年人可能幾年甚至十年時間都在一家公司工作,而年輕人就應該多嘗試,一兩年換一家公司是正常情況,何必將自己綁死在一棵樹上。
年輕人應該看重的是機會而不是風險。
中年人關注風險是正常狀態,他們要保證自己的工作穩定才能支撐到家庭和諧,他們的角色已經轉換為幫助下一代成長。可年輕人沒有這種負擔,在職場上更應該看重機會。年輕時不嘗試,老來更沒有魄力。30歲前一定要嘗試創業,30歲後創業成功的機率更低。至少年輕人可以承受失敗的風險,中年人失敗不起。
年輕人可以理解中年人,但千萬別過早成為中年人。
中年人一定踩過很多坑,走過很多的冤枉路,所以他們希望將這些經歷分享給年輕人。年輕人要感恩這份心思,但千萬別被裝進中年人的套子裡。畢竟中年人有時也會挖個坑給年輕人來跳,他們也不希望年輕人的快速成長影響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年輕人可以聽取中年人的意見,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必要時試一下錯又如何?
從初出校門到進入職場,最後不斷成為一個職場老人,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如何在這條山路上走得更快爬得更高就要看自己的能力、魄力和堅持。年輕人朝氣蓬勃,不要太快地被職場人同化,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在任何時候年輕人總比中年人擁有更多的機會,珍惜它,把握它,戰勝它,未來終究還是年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