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山東省地級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20年6月,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6個縣級市。常住人口713.8萬人,城鎮人口466.97萬人,常住外來人口達50萬人。
煙臺是山東最重視教育的城市之一,就基礎教育這一塊,在校小學生27萬人,教育壓力不算很大,政府可以把更多的財政用在提高辦學條件上。另一方面,煙臺的經濟迅速發展導致煙臺教育資源日益集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人們心目中的名校,增添了家長在孩子上學方面的煩惱。隨記小編今天整理了煙臺十所著名的小學,供家長們參考。(註:排名不分先後)
龍口市實驗小學始建於1982年,是山東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實驗重點學校。學校設施齊全,各科室均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在校學生2500人左右。2016年11月,龍口市實驗小學興建了龍口市首個現代化數字書法教室,並已投入使用。
重要榮譽:全國「紅讀」活動先進單位、中央教科所優秀實驗學校、全國電化教學、藝術教學、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省教學示範學校,煙臺市文明單位、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等。
2017年11月,山東煙臺龍口市實驗小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蓬萊市第二實驗小學創建於1990年,是目前蓬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小學,目前分東西兩個校區,西校區正處於拆遷重建中。
重要榮譽:全國紅旗大隊」、「全國雛鷹大隊」、 「全國教育教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先進實驗學校」、 「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等。
學校始建於1900年,位於芝罘區解放路112號,為當時粵商梁浩池先生所建,初名「養正義學堂」,蘊含涵養正氣、崇尚正義的民族精神,是一所百年老校,在煙臺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是市區的窗口學校之一,芝罘區最好的小學之一。
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辦公條件一流,育人環境理想。被評定為「山東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小公民道德建設示範校」等。
建成於1993年,位於開發區主幹路——長江路與香山路的交界處,北望黃海,南臨福萊山,西眺天地廣場,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是經批准的外籍指定接收學校,可以招收外籍學生;是煙臺市首批窗口式對外開放學校,是山東省規範化學校。
工人子女小學始建於1931年,位於煙臺市芝罘區大海陽路11號,學校佔地7497平方米。
學校非常重視素質教育,推出多種趣味活動,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肯定;教科研方面,「小學考試制度評價」實驗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較大反響,吸引全國13教育同仁來校參觀學習。經省教育廳推薦,成為「中國名校六百家」之一,被中央教科所收進全國《特色學校100例》。
煙臺市芝罘區文化路小學的前身是「私塾學館」,1915年改為小學,校名為敬文小學。1936年由敬文小學改為法院街小學。1980年8月10日正式改名為煙臺市文化路小學,1984年改為煙臺市芝罘區文化路小學。學校布局合理,環境怡人,讓人流連忘返,是學習的理想場所。
「芝罘」的「罘」,比較陌生吧,讀音為fu。文化路小學承載著一代代煙臺人的美好回憶,文小也不負眾望,百年樹人從不忘本,育人無數屢創奇蹟。今日的文小,與時俱進,逐漸打造出以&34;為辦學特色的煙臺名校,被山東省授予「山東省綠色學校」榮譽稱號。
1980年建校,積極實施校舍改擴建工程,率先實現了教師人手一機和班班通,校園網覆蓋全校,大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穩居全市之首。
被授予「山東省示範家長學校」、「山東省交通安全示範校」、「煙臺市小公民道德建設示範基地」等稱號。
1998年建校,是萊州市重點九年一貫學制寄宿制公辦學校,學校擁有特色學科,學校為學生配備一流的校園配套,有專門的學生公寓、微機房、圖書室、閱覽室、文體室、校園餐廳等。
萊州市雙語實驗學校佔地127.7畝,按82個教學班(小學50個,初中30個)4500名學生的招生規模設計,現有在校學生約3500名。校園內有科技長廊、藝術長廊、科技館等宣傳陣地,建有植物園及勞動實踐基地,雙語天文臺及特設的地理園,是學生生活、學習、娛樂的神聖樂園。
南通路小學於1974年建校,位於煙臺市芝罘區南通路,由原煙臺專署機關小學聯合他校擴建而成。學校南傍風景秀麗的南山公園,北鄰聞名中外的毓璜頂,環境優雅寧靜,文化氛圍濃鬱,是煙臺市重點小學。
學校老師務實負責,要求嚴格,但是作業負擔適中,老師們比較有愛心,社會評價比較好,老百姓認可度高,是讀書育人的理想學校。
牟平區實驗小學,創辦於1913年,有百年建校歷史,原名東關小學,位於牟平區政府大街553號。現有44個教學班,2600多名學生,160餘名教職工。
學校努力開發興趣特色課程;打造誦讀書香校園;普及現代化數字教學。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學校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多項榮譽。
End~謝謝閱讀,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