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文言文走紅網絡 圖片來源:瀟湘晨報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唐云云)近日,幾篇小學生寫的文章吸引到不少關注的目光,「羋月體」日記霸氣側漏,《父親和手機》讓家長汗顏,文言文作文則展露出小作者的國學功底。童言無忌,小學生文章中流露出的感情往往是真摯的,反映的問題也往往是真實的,而這種年齡和文字的「萌反差」,又很容易在網絡上走紅。看到這些文章,大人們不妨在笑過之後,多一點反思,也對孩子多一點理性的關愛。
小學生文言文作文 資料圖
形式創新:「羋月體」、文言文
「各位同學,我問你們,你們為何上學?你們又為什麼選擇不完成作業?你們當初來到學校,必定不是為了有朝一日離開!你們日夜上課,熬夜寫作,為的不僅是學校的榮耀,更是為了用日記掙來那美味的糖果!是或是不是?!」
「你們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報。你們可以成為學校的小隊長、中隊長、班長,甚至是大隊長!你們敢不敢去爭取,能不能做到?」
這是北京市海澱區亮甲店小學六年級(2)班李雨時日記裡的段落。雖然只有短短400字,但氣勢恢宏,極富號召力。據《北京日報》報導,最近《羋月傳》熱播,他也成了小劇迷。在第70集中,有一場羋月訓誡禁軍的戲,鼓舞士氣,震撼人心。這位小學生將羋月演講改編成了「班級訓誡」。
另外,據《瀟湘晨報》報導,2015年12月,株洲市天元區白鶴小學六年級學生餘晗睿在一次考試中,僅用40分鐘就寫出了一篇文言文作文,引經據典地闡述家庭教育對閱讀和習慣的重要性。這篇600餘字的作文迅速走紅網絡。
文章開頭便點明了觀點:「孩子之美,源父源母。父母之教,最為重。」
「伴,人之情也。讀書,明理也。習慣,所以修身養性也。此皆父母之教也。」餘晗睿認為,父母的陪伴是他快樂的源泉。從五歲起,他在父母的引導下,開始接觸國學古詩詞。在餘晗睿看來,「閱讀,富人也。」
小學生霧霾日記 圖片來源:錢江晚報
內容緊跟熱點:霧霾、低頭族、二胎、搶紅包
元旦過後,杭州城仍受霧霾困擾。保俶塔實驗學校學生姚寓哲,因為體育課只能在室內上,「伐開心」的他寫出了一篇「霧霾日記」。
「今天杭州大霧霾,我們的城市變得白茫茫,遠處的房子也看不見了,小朋友都不能出去玩耍了,還會覺得喉嚨不舒服,想咳嗽。馬路上每個人都戴著口罩,我都看不見別人的表情了。霧霾帶走了我們的笑容。」
據《錢江晚報》報導,這篇日記隨後在朋友圈瘋轉。對一個才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可能還沒法真正了解霧霾的危害。但他沒法去室外上體育課;媽媽不能帶他外出散步,而且還戴上了厚厚的口罩。這些,都讓他感受到滿滿的失落。
除了霧霾,小學生文章中還出現了「低頭族」「二胎」等,同時也是社會熱點。
「父親一生最喜歡手機,還有蘋果電nao,一天父親帶我回家,一坐下就開始找手機。我告訴他不要玩電子chan品,對眼睛不好。他說就一會就一會,我答應了他,只讓他玩一會,可是這次停了下次不聽,他只要沒事就玩……」
據《荊楚網》報導,近日,武漢大慶路二年級小學生寫了一篇名為《父親和手機》的日記在朋友圈瘋轉,引來不少家長深思。
班主任楊儀雯介紹,這名學生的家長看了日記後,感覺很慚愧,特意打電話說以後要改正。「孩子的世界最單純寫出來的內容也最真實,這也反映出這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場值得關注。」
而荊楚網記者在武漢一小學調查發現,近七成學生表示自己的父母很愛玩手機。多名學生稱,他們不希望父母因為手機忽視了自己,手機「奪走」了太多父母對他們的愛和關注。
2015年11月,南京小學生作文《我想對你說》引發關注。在文中,女孩璐璐稱媽媽生了二胎後,對她的關愛少了,她感到媽媽已經不愛她了。
璐璐今年11歲,上小學五年級,是家中的「長女」。據媽媽潘女士介紹,在二女兒出生後,的確對璐璐的關心少了,但是她是很愛璐璐的。她也表示,女兒作文裡內容都是真的,看了這篇作文讓她心裡也酸酸的。她跟璐璐交談過,不過孩子就說這只是作文,希望她看了別難過。
有媒體稱,這篇作文可能道出了不少家庭生二胎後老大的心聲。專家指出,第二個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客觀上花更多時間照顧小的,但如何讓大的接受這一點呢?關鍵是要讓大的孩子有自豪感,明白自己在精神上得到了相應的認可。
此外,據《揚子晚報》報導,2015年春節過後,南京一位一年級的小學生交上了春節日記,寫道:「春節就是上網搶紅包」。而不少家長也感嘆:和自己小時候相比,現在的年味著實淡了很多。
小學生「相思日記」 圖片來源:浙江在線
「兩小無猜」的情感流露
2015年9月,一篇小學生「相思日記」在網上走紅。據浙江在線報導,杭州台州路橋一個二年級小男生,同桌轉學去了上海,他把所有的思念寫進了日記。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我是二年級的學生了,在學校,有一件傷心事。我的一個好同學轉學了,我非常傷心,因為她每天跟我玩,跟我聊天,我們約定好長大結婚的。她轉學了,把我丟下,一個人孤零零的,日子沒法過了。我一想到這裡,我眼淚都流下來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姐姐聊這事,媽媽說:『你可以再去找別的女人啊』。我說:『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聽我這麼一說,爸爸、媽媽還有姐姐都無語了。我很想去上海看你,可是我沒錢,我只好在路橋等你。」
這篇日記寫的是「最難忘的人」,字跡歪歪扭扭,中間還夾雜著拼音,但字裡行間充滿了感情。
日記在網上傳開後,不少網友發表評論,稱這是「史上最暖、最萌」的相思日記。也有人評論道:「看完這篇日記,突然又開始相信愛情了。」甚至有上海的網友說:「我出錢請小朋友來上海看他同學吧!」
「兩個小傢伙平時在班裡關係很好,真的可以用兩小無猜來形容。我看到這篇作文以後,覺得挺溫馨的。」 班主任梁老師說,孩子願意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並沒有什麼不妥,有時候都是因為大人的想法太多,才會把原本簡單的事情,想複雜了。
小學生「愛你就像無底洞」情書 圖片來源:大河報
還記得2014年底,那封爆紅網絡的「愛像無底洞」小學生情書嗎?據《大河報》報導,寫情書的是洛陽一名小學生。
這封情書語言稚嫩,讓人看完忍俊不禁。「我對你的愛很深很深,像無底洞一樣深,你什麼時候可以告訴我你家在哪裡?快告訴我吧!我人長得不好,但是我的人為(應為為人)很好,我馬上就會送給你一個禮物。我的人不會跟你走,但是我的心會跟你去任何地方!」
反映社會不良現象
近日,同樣走紅網絡的還有湖南某小學的一篇學生日記。日記中寫道,該學生在學校打了預備鈴後去廁所,遇上熟悉的值日生得以「開後門」。由此,孩子在日記末尾寫道: 「真像大人所說的,現在的社會只要有熟人就能辦成事。」
孩子的舉止言行頗具「大人範兒」,看過此文後許多人在苦笑之餘不免唏噓:小學生已深諳社會的潛規則。
對於中小學生「成人化」現象表示,孩子在學生時期沒有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以後容易在工作上偷懶耍滑,遇事只會千方百計找關係、找捷徑。中小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處於懵懂的階段,家長及親朋好友的觀點很容易使他們受到影響。
2015年1月,廣西武鳴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在網上曬出孩子的日記,其中記錄了班主任讓學生自己打自己嘴巴、辱罵學生等內容。
文中寫道:「那一次,只因為反覆讀了幾次段落而沒有理解題目的意思,她就破口大罵:『你們就是豬和牛的結合體!你們父母就是牛!豬!豬!你們都是豬!夠蠢哦,簡直都不懂怎麼形容你們了!』」
這篇日記引起了當地教育部門的重視。經調查,日記內容基本屬實,教育部門責成學校對涉事老師批評教育、要求其作出書面檢討並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