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寶寶從三四個月開始便學會翻身,從此便不受約束,不愛躺著總是翻來翻去玩。此時是家長最頭痛的時候,因為孩子身邊堅決不能離開人,生怕寶寶翻身掉到地上。
案例:
就在幾天前,菲菲(化名)在家看孩子時就出現了驚心一幕,她本想孩子已經哄睡著了,便趕緊起來上個廁所,沒想到她剛進衛生間,就聽到「咚」的一聲,隨後便是孩子大哭的聲音。
這下可把菲菲嚇壞了,婆婆急忙放下手頭的活趕來查看,還好地下鋪了地毯,孩子滑落到地上屁股先著地,並無大礙,但也把一家人心疼夠嗆。
寶寶在三個月時,會頻繁從床上或者沙發上墜落,幾乎每個孩子都經歷過這種情況。雖然這是比較常見的突發情況。但父母千萬不要忽略掉孩子因為什麼摔下去的,發生時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
其實當孩子掉到地上時,父母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趕緊抱起來查看,孩子傷到了哪裡,隨後安撫寶寶的情緒。但這種做法萬萬不可取,因為摔下去瞬間抱起來會給寶寶帶來二次傷害。
該有家長疑問了,為何會有二次傷害,不應該摔倒立馬抱起來嗎?
那是因為孩子在摔倒後,也有可能造成內傷,這是肉眼看不到的傷,比如:關節、脊柱挫傷、頭顱受了內傷,這些情況在家長們抱起或安撫的時候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也不能讓孩子一直躺在地上,這裡就要講到「黃金十秒」。
當孩子墜床後的十秒鐘十分重要,這十秒裡家長不要立刻把寶寶抱起,要觀察孩子有無哭鬧,什麼姿勢掉到地上?
寶寶墜床時通常會有幾秒反應時間,就像好像懵了一樣。等再過幾秒鐘之後才會有反應,因害怕或疼痛而哭鬧。
首先正常墜下又哭又鬧的寶寶通常意識清醒,此時頭部受傷的可能性不大,這時父母不必擔心。
然後家長就要看寶寶摔下的姿勢,像上文中所說寶寶屁股著地,而屁股比較柔軟,只要沒有摔到尾椎其實不會有影響。
如果除此之外頭部及四肢先著地,家長們就應當注意,作進一步觀察。
進一步觀察這3種情況:
01查看有無淤青、紅腫
如果發現寶寶存在淤青、紅腫,首先不要吹或揉,應先冷敷,這樣可以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千萬不能熱敷,因為熱脹冷縮,會使皮下血管擴張導致淤血更嚴重。
02有無出血
如磕破出血看傷口程度,先做簡單的包紮止血,如果摔到鼻子導致出血,首先輕按止血,千萬不能仰頭塞紙巾。
這種傳統觀念不可取,因為堵住鼻子會導致血液回流,可能止不住,還會造成嗆到、窒息的現象。
更嚴重者頭部出血,此時就要帶著孩子立馬去醫院,讓專業人士進行包紮和觀察,看看頭顱內部是否有問題。
03看看能不能動
輕輕活動一下寶寶的手腳,查看是否有骨折的可能。若真傷到骨頭,寶寶四肢會出現不對稱情況。而且輕碰孩子會哭得更厲害,這說明有可能骨折了,需要及時送醫治療。
總結:
這種情況幾乎會出現在許多新生兒家中,家長們應當了解「黃金十秒」做出應急措施,以免孩子以後出現墜床現象時,做出不當行為,導致孩子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家長其實完全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發生,買一些嬰兒用的床邊防護欄,這樣就算寶寶翻身翻到床邊也不會掉到地上了!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