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股民跟我一樣,跟那些大機構,大資金等比,市場消息,資金量更是比不上,也沒有專業的團隊提供高質量的投資參考,各種股票分析消息也是亂七八糟的,沒辦法下手。十多年經驗一路走來都是用真金白銀吸取教訓,今天給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相信大部分小散都有股票群,大家有沒有發現裡面的託很多,假設群主他有這個時間給你薦股,為何他不自己賺?反而在群裡強調他的操盤能力有多強?
他可以推薦很多隻個股,每次買賣點都會不及時告訴你?大家要明白一點股票群裡沒有慈善家。那些自吹自擂的「牛人」講一大堆邏輯與「必勝之法」要麼抄襲他人的文章瞎指導,要麼就是風險係數大,都是不適合普通小散,甚至會坑我們的。
不管是股友還是老師或者股票群都好,大家多交流、多學習,炒股經驗並且總結應用到實戰達到不斷獲得小勝,還是要靠自己主動性鑽研和加強理論學習驗證,自己確認過的,固定介入模式勝率高的才不會在操作買賣時出現恐慌,牢記一點,股市沒有100%準確無誤盈利模式,不要受到眾多因素的幹擾,要掙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掙自己看得懂的錢才是真理
我們知道使股票建倉有效是多麼重要
在擊敗市場的過程中,補倉的部分尤為重要,比買入股票時更為重要。最重要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它。補給有很多的隨意性。今天,我們將主要討論如何組成倉庫,這也是一個常用的技巧。我希望你能很好地理解它。
常見症狀:買進股票後出現下跌,沒能如願立馬上漲,怎麼辦?那我們就得有所作為!鑑於優質股票的質量有優惠政策,看一看周期的延長,暫時下跌其實是一個很低的進入機會,也就是說,好股票暫時下跌,值得補倉!但什麼時候該補?需要注意什麼?趕緊往下看!(上漲有補倉的說法,擴大戰果;下跌有補倉的說法,攤低成本)
一、K線在5日線之上,5日線在10日線之上
如果被套沒超過3個點,可以不補倉,回踩5日線不跌破會再次上漲,有機會解套或獲利;(3個點對於5天線上方的個股來說比較快,同時不宜在上漲的過程中擴大戰果,買在調整不容易給到手的利潤拉高成本價)
如果超過3個點,則可以在5個天線未被分解時進行補充,從而將成本降低到接近第5行,並且利潤的概率很大。(超過3個點以上才有拉低成本價的意義,通常根據不同的股票可以在5-10個點的範疇裡進行補倉)
二、K線在5日線和10天線之間 5日線在10日線之上
1、如果被套後跌破5日線,沒第一時間止損,可以在到達10日線,不跌破10日線時補倉,使成本降低到5天線下。如果反抽不突破5日線,解套賣出;如果反抽突破5日線,解套並獲利。
這兩個案例雖然短期破位,但是不排除洗盤的可能,所以只要短期股價能夠快速上線,則可以繼續觀察和持股。
如果跌破10日線,及時減倉或止損;如果繼續看好,有耐心做中長線持股,可在遠離10日線超過3—5個點後補倉。使成本降低到接近10日線下方,等待反抽10日線,如果反抽不突破10日線,先賣出補倉的股份,等待後續企穩再買回
三、K線在5日線和10日線之下,5日線死叉10日線
如果被套而且5日線死叉10日線,那麼下跌到接近20日均線的識貨,連續3個交易日沒有有效跌破,可以在均線附近進行補倉,這樣就可以使得成本降到10日均線之下。
如果反抽突破10日線,同時5天線金叉,可繼續持有;若反彈不突破10日線遇阻回落,解套賣出。
045日線死叉10日線,股價急挫,跌破20日線短線堅決止損即使再看好,也要先行減倉,迴避重倉大跌的風險!
小細節:除了觀察K線圖案和平均線支撐外,體積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而且基本有條定律,回踩縮量,上攻放量,這就叫量價配合良好,趨勢穩定,市場是可以預期的。
這是補充倉庫的基本技能!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實戰中會遇到越來越複雜的情況,這就需要大家保持一顆敏感好學的心,多細心觀察,多理解!
主力高度控盤,抗跌猛漲
特徵一:主力高度控盤,周一縮量跌停
(高度控盤代表主力有能力拉升股價,主力年前大資金布局,事件性的縮量跌停往往是抄底的好機會)
特徵二:遇利空打擊,股價不跌反漲,或當天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股價迅速恢復到原來價位
這次突發性事件襲來,主力措手不及,散戶籌碼可以拋了就跑,而主力只能兜著。
盤面可以看到千股跌停當日,開盤後拋盤很多而接盤更多。
不久拋盤減少,股價企穩。由於害怕散戶撿到便宜籌碼,第二日股價迅速被主力早早地拉升。
特徵三:上季度公募基金高度持倉。
原理和上個特徵相似
編輯
特徵四:個股走勢較為獨立
對於大多數的股票來說,股價的走勢不僅受到上市公司本身基本面的影響,還要受到大盤整體走勢的影響,絕大多數的股票都是大盤跌,它也跟著跌。
但是,對於主力高度控盤的股票來說,則往往會因為場內籌碼集中在莊家手中。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莊家往往會為了控制成本出現託盤的現象,這樣一來則會出現大盤跌它依舊上漲或是橫盤的情況。
莊家騙散戶出局,往往是股價在低位建倉期,或者洗盤階段,我們可以從這兩個階段去分析主力的手法及具有的特徵,以防止被欺騙。
建倉期在技術圖形上有幾種方式:
1、持續單邊下跌:主力通過打壓,令股價走出持續單邊的下跌趨勢。
在下跌過程中逐步進行建倉,並迫使套牢盤割肉拋出手中籌碼,為下跌末端出現大幅放量現象。
2、挖坑吸籌:股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橫盤震蕩之後,股價突然向下破位,將橫盤箱體打穿,但隨後股價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橫盤箱體內部.
其走勢在盤面上畫出了一個「坑」,只有股價回到「坑沿」的相對高位後強勢橫盤不跌或繼續向上,才可認為這個「坑,是主力挖出來震倉吸籌的。
3。箱體式建倉:股價處於低位震蕩期,走勢往往表現為長期在箱體內上下波動,當股價上升至某一高點,再次回到箱底後,又有進盤令股價回升至箱頂,股價控制在一定的漲跌幅之內,不會大跌也不會大漲,一直讓股價在均線附近震蕩,如此反覆,上升時量逐漸放大,下跌時量能縮小。
莊家在出貨時如何「騙」散戶高位接盤?
莊家如何派發出貨?
1、漲停板出貨
莊家發力把股價拉到漲停板上,然後在漲停價上封幾十萬的大單, 由於封得不大。
於是,短線跟風盤蜂踴而來,你一千股,我一千股,會有一兩百的跟風盤。
然後主力就把自己的進單逐步撤單,然後在漲停板上偷偷的出貨。
當下面進盤減少時, 主力又封上幾十萬的進單,再次吸引最後的一批跟風盤追漲,然後又撤單,再次派發。
2.橫盤式出貨
股價前期經過大幅放量拉升,莊家獲利豐厚。莊家高度控盤,以至於曲高和寡,無人跟風,繼續拉升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這是一種長期的出貨手法,主力採用的是以時間換出貨的方式。橫盤過程量能沒有規律可尋在橫盤區間有時會出現多次的上衝動作,製造要突破的假象。
3、震蕩式出貨
這種出貨方式所震時間較長,常用於大盤股或重要指標股的出貨操作。
莊家大規模出貨, 必然造成大成交量和股價大幅度下跌。莊家護盤只能控制股價不跌破某個價位,但盤中的大幅震蕩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持續出現帶量且震蕩幅度較大的K線,則表明莊家在出貨。
關於不自信,這裡也分兩種:
一種是技術能力的天然缺失,對於很多經驗尚且的交易者來說,很多技術分析都還在摸索當中,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自信,所以這個時候,剛開始學不要學雜了,先挑幾種你看得順眼的或是比較耳熟能詳的分析手法,比如斐波那契,比如布林線或是MACD等等,多做有針對性地研究,找出你能發現的規律和信號,用模擬盤進行驗證,並統計出此信號的準確率
(每個人看行情的角度不同,同一種指標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準確率),在實盤下單的時候,你需要做的是用你印證過的高概率信號去交易,這個時候你的信心來源於印證過的概率,這種自信不是憑空的心理建設,而是真實數據賦予你的,即使你這次虧了,你都會自信接下來你將越來越接近於贏的概率。
另一個不自信就是盯盤的時候出現的,很多人原本因為某種交易信號入了場,但在盯盤的過程中又發現了另一個相悖的信號,所以生怕行情反轉趕緊平倉,最終在價格測試盈利點位時只留下一句長嘆:我本來看對了的~事實上你千萬不要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其實這歸根結底還是技術的不自信,因為再好的技術都會有錯的概率,而盯盤給了你逃跑的機會,所以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是抓不住,除非你不一直盯盤。
由盈轉虧的陰影將令拿不住單根深蒂固。應該很多交易者都遇到過,當你拿不住的單子往往都賺錢了,當你好不容想拿的單子卻在盈利的中途掉頭打掉止損,曾幾何時是市場有人在盯著我跟我對著幹,亦或者是我運氣不好不適合做交易。
但如果仔細復盤就會發現,這些損掉的單子中,除了有些原本是屬於誤判,還有一些單子是因為進場點位不好,初期放大了止損,然後在行情持續運行中出現了更理想的止損點位,所以移動了止損,由此增大了止損概率,所以交易中要要養成儘可能在好的點位進場的習慣,同時不要輕易調整止損;另外行情很多時候並不對某個目標點位進行精準測試(精準測試的很多都是破位行情),往往在差一點點的時候就向反方向運行,這就是市場的心理,都知道目標在那,所以主力資金往往會在這差一點點的位置蓄力反攻,所以通常情況下,止盈不能設置的太滿,市場經常說的去掉魚頭魚尾,只吃魚身這段就是這個道理。
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我突然發現運氣好了很多,持倉信心也在增強。但這依然免不了在有些時候有盈轉虧的問題,所以在做一些盈虧比比較大的單子時(比如有些是4:1以上),我通常會在基礎盈利目標(比如2:1)是做一個減倉,剩下的空間只用小倉位持有,除了是本著讓盈利奔跑的交易原則,同時也是為了讓耐心持倉成為一種交易習慣。
當然,或許拿不住的利潤的原因還有更多,以上只是個人在交易中遇到的幾種情況,但不管怎樣,交易者都需要認識到,拿住利潤是交易盈利的根本,如果無法做到,那穩定盈利基本與你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