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華
聽著英國大臣對中國頤指氣使,他們好像又在重溫19世紀的鴉片戰爭。當時,全球強大的日不落帝國侵略中國並羞辱中國,包括向中國出售毒品,以及竊取香港的領土。
今天,英國最沒有資格欺負中國。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很快就會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目前,中國的經濟規模大約是英國的六倍。
中國是英國的主要外國投資者,在英國的累計資本支出遠高於其他歐洲國家或美國。
2016-2018年,中國對英直接投資超過300億歐元,約為對德投資的兩倍,對法投資的6倍。
中國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2019年,英國對華出口超過330億歐元。對於路虎、英國石油和葛蘭素史克等英國旗艦公司來說,這個亞洲巨人是一個重要的市場。
因此,如果詹森政府走上與北京展開新冷戰的道路,最終將是英國被凍結在關鍵經濟體之外。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警告不要開啟新的冷戰。他說,在上周倫敦宣布取消華為的電信網絡現代化計劃後,中國公司可能會取消在英國的投資。
這似乎不是毫無意義的威脅。據報導,社交媒體公司抖音放棄了在英國設立海外總部的計劃,這意味著將失去3000個工作崗位。這只是眾多中國投資者可能嚴重影響英國經濟的一個例子。
英國對中國的敵意似乎確實是有勇無謀的。倫敦方面稱華為是「國家安全風險」,並就香港和中國大陸的人權問題向北京說教,似乎是為了討好美國,與華盛頓日益增長的反華政策保持一致。
當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誓言要加大對中國的懲罰措施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本周將飛抵倫敦,舉行會談,據稱中國是會談的主要議題。
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可以理解為什麼英國政府試圖贏得華盛頓的好感。
在英國脫歐後的世界裡,英國脫離了歐盟,倫敦迫切需要尋找其他貿易和投資夥伴。英國要想作為一個單一貿易國,在全球經濟的波濤洶湧的海洋中生存下去。與華盛頓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就是這樣一條至關重要的生命線。
這種獲得美國寬容的企圖,似乎是倫敦最近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背後的動機。
但在21世紀,英國不能像殖民地時代的總督那樣對待中國。
中國對英國冷戰式行為的「對等行動」警告,可能對英國經濟造成真正的損害。收回有利可圖的投資,或者中國對英國出口產品徵收貿易關稅,可能會英國帶來經濟和社會上的痛苦後果。鑑於冠狀病毒應對不善給英國經濟造成的嚴重破壞,英國在經濟挫折面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脆弱。
與大約150年前的鴉片戰爭不同,中國在與衰落的英國的較量中佔了上風。對倫敦來說,在北京問題上充當華盛頓的親信,是一種對英國傲慢的魯莽幻想。
真正致命的打擊將來自人民幣加強與歐元的交易,以及中國政府將其巨大的金融利益,從倫敦轉向歐洲競爭對手的貨幣市場。此舉將使英鎊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受到巨大打擊,摧毀倫敦在英國退歐後實現全球復興的雄心。
英國似乎重新體驗了鴉片戰爭,卻產生了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