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布局明年黨魁選舉?黨內人士:洗刷「政壇精算師」之名更重要

2020-12-25 海峽導報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動作頻頻,黨內認為,朱已提前為2021年黨主席選舉布局,挑戰2024年領導人大位。不過,也有人認為,朱立倫在黨主席補選時沒承擔,現在又提早布局,恐讓人認為「算太多」,「洗刷政壇精算師之名」更是重要。

朱立倫

對於朱立倫近期的動作,朱辦表示,僅是希望國民黨好、臺灣更好,大家一起努力,無須有過多揣測。

韓國瑜遭到罷免後,曾與韓競逐2020「大選」提名的朱立倫,第一時間釋出願意參戰高雄市長補選的信號,雖因戶籍和整體戰略考量下,朱徵戰高雄的劇情未成真,但動作已讓黨內嗅出不尋常氣氛,直言朱已提前布局2021黨主席選舉。

黨內人士指出,朱參加國民黨「大選」初選失利後和黨主席補選期間的沉潛階段,仍頻與藍營人士見面,下鄉私下的參訪請益,從未斷過,甚至還傳朱有私下詢問一些黨內人士,詢問若他參選黨主席是否支持。在罷韓案通過後,朱的動作又更加外顯,頻頻保溫搶聲量。

除了國民黨面臨的高雄市長補選外,對於國民黨改革,朱立倫更超前部署,成立號稱藍營大智庫的網站「朱立倫倡議」,內容讓藍營內部直言根本是「總統級」,恐怕不只2021,更是布局到了2024。

不過,朱圖謀再起的動作,也讓部分藍營人士頗有微詞,一名挺江啟臣連任的青壯派就指出,今年初吳敦義辭職,剩下一年多只是讓人「消耗」的黨主席任期,除有吃力不討好的改革外,還要面臨難以勝選的惡戰,身為黨內大頭,朱第一時間未承擔,會讓人覺得算太多。

一名藍營人士直言,朱還有機會爭取黨主席或領導人「大位」,但過去一直被說是政壇精算師,國民黨敗選至今,朱仍跳脫不了這些形象,如何說服黨內爭取支持是重要課題。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國家黨前副黨魁Paula Bennett將告別政壇
    國家黨前副黨魁Paula Bennett宣布,將在今年大選後離開國會,告別政壇。Paula Bennett此前被指定為國家黨今年大選的選舉經理,如今這個職務也被剝奪了。她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表示,政治非常殘酷,但她喜愛這份工作。
  • 與江啟臣爭黨魁互砍?
    (中評社 資料照) 據「中評社」報導 (記者 黃文杰)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被點名參選桃園市長,對桃園藍營來說,一點喜悅也沒有,因為可能性微乎其微,反倒嗅出明年黨魁之爭,黨內開始互砍,刀刀見骨?
  • 暹羅拾珠丨泰國執政黨內鬥升級,「無聲政變」進行時?
    6月1日,泰國政壇風雲突變,執政聯盟第一大黨公民力量黨18位執委集體請辭。根據該黨黨章規定,超過半數執委辭職,則必須在45天之內舉行黨員大會,選舉新一屆執委會。34位執委裡18人請辭,絕對不是個別行為,而是集體行動。此舉意味著隸屬於泰國副總理頌奇派系的烏達瑪和頌提拉已經不再是公民力量黨黨魁和秘書長,僅為看守黨魁和秘書長。
  • 選舉後續(八):民進黨代表人物退出政壇,只是蔡英文利用完的棋子?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結束之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獨掌大權,這也使得民進黨成為臺灣地區的第一大黨,然而近日,民進黨高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將會退出政壇。筆者認為,民進黨高官之所以退出政壇是因為看不慣蔡英文的所作所為,並且和蔡英文之間的政治矛盾已經逐漸深化,這也導致民進黨高官選擇退出政壇。這也向外界傳達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所作所為已經遭到民進黨內部的強烈反對甚至公開抵制,又或許是乃蔡英文利用完的棋子而已。
  • 國民黨主席擬明年7、8月改選 「朱江對決」態勢明朗韓國瑜成最大變量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任期到明年8月19日結束,國民黨黨務系統目前規劃,明年7月31日或8月7日進行黨主席選舉投票,9月5日在臺中辦黨代會時交接。隨表態時間倒數,目前黨內呈現前主席朱立倫挑戰現任主席江啟臣態勢,雙方支持者都希望最後協調產生人選,協調關鍵則是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 臺南市議長選舉爭議之來龍去脈
    臺南市議會議長選舉一事引發關注,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楊立憲在華廣網刊文詳細分析臺南市議長選舉爭議的來龍去脈,分析民進黨失敗之原因,並指出,臺南市議長選舉風波並不單純,暴露了民進黨內部的矛盾及賴清德市長的軟肋,挑動了藍綠對立的敏感神經,也提出了諸多法律與學理上的問題,後續發展及其對政壇的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 分析:臺南市議長選舉爭議之來龍去脈
    臺南市議會議長選舉一事引發關注,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楊立憲在華廣網刊文詳細分析臺南市議長選舉爭議的來龍去脈,分析民進黨失敗之原因,並指出,臺南市議長選舉風波並不單純,暴露了民進黨內部的矛盾及賴清德市長的軟肋,挑動了藍綠對立的敏感神經,也提出了諸多法律與學理上的問題,後續發展及其對政壇的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 九成的政壇副手選舉都輸了 侯友宜能打破魔咒嗎?
    但最後胡志強事後仍代表國民黨對決林佳龍,選舉結果,林佳龍大贏胡志強20萬票。同樣沒有參選的蕭家淇,原本也一直被縣市看好是接班胡志強的重要人選。但2014年胡志強決定自己出戰,蕭家淇也就未能出戰。卸任後,他還曾參選2010年花蓮縣長選舉,但後來舉行的黨內初選,他以45%比54%,敗給對手、花蓮縣府參議杜麗華。今年「九合一」選戰,臺南、高雄也都出現副市長參加初選落敗的例子。在臺南市長,初選過程慘烈,曾經擔任賴清德副手的顏純左落居第三,無緣代表民進黨出徵。
  • 學者:臺灣2016選舉提名 藍營綠營節奏各不同
    原標題:學者:臺灣2016選舉提名 藍營綠營節奏各不同  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領表登記已於2月12日登場,國民黨只透露將於3-4月確定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及提名時程。兩黨步調相差如此之大,原因在於綠營蔡英文人氣如日中天,早已運籌帷幄;而藍營受「九合一」敗選打擊,局勢動蕩不明,難以推出合適人選。輿論認為,蔡英文面對黨內沒有強棒競逐狀況下,仍面臨若干考驗,而朱立倫則需面對「選與不選」的難題。   8日,蔡英文在臉書上表示,日前她受邀擔任英僑商會女性企業家論壇主講人,分享職涯經驗。
  • 就在今天,國民黨正在幹一件重要的事,將牽動明年縣市長選舉布局
    黨部主委肩負營運、募款重責,更掌握地方選舉提名權,選舉結果將牽動明年縣市長、縣市議員選舉布局。臺北市吳系內戰 選情緊繃臺北市黨部主委選戰,由臺北市議員鍾小平(下圖)對臺北市前民政局長黃呂錦茹,兩人都與黨主席吳敦義有淵源,因此被視為「吳系內戰」。
  • 起底王金平:這「政治精算師」身上「破洞」可不少
    王金平昨天宣布棄選2016,震撼島內政壇。宦海沉浮40載,他經歷選舉無數,而且幾乎每役必贏,面對2016年「大選」,王金平選擇退出,是「廉頗老矣」還是另有權謀,外界各有不同的解讀。  王金平數學系出身,臺媒形容他是「政治精算師」,「長袖善舞、藍綠通吃」則是他作為「政壇不倒翁」的秘訣。作為藍營大佬,綠營人士對其評價甚高,如已故前「立委」蔡同榮就曾贊曰:「他只有朋友、沒有敵人,而且守信用、值得信任。」「立委」陳唐山則認為「王金平是蔡英文的最大勁敵」。  王金平真的那麼強,真能把藍綠票都吸過來?
  • 民進黨內對蔡英文還不服氣
    臺海網4月14日訊 香港中評社分析報導說,蔡英文目前在黨內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持續發光的「小英現像」大老們也看不下去,尤清站出來挑戰黨主席參選就是不滿的表現之一。蔡英文光芒越形畢露,黨內的「尤清們」絕對會一再出來挑戰。
  • 澳報:蔡英文為是否起用戰略之神猶豫不決?
    有議論說是還未能擺平與蘇貞昌的關係,看來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蔡英文的競選總部的組織班子,缺乏一位既能統籌全局又有輔選謀略的人士來總館其選戰,尤其是在是否重新起用「新潮流戰略之神」邱義仁的問題上猶豫不決,而耽誤了時機。
  • 屏東政壇重洗牌 拉攏蘇系成關鍵
    民進黨「立委」蘇震清疑涉SOGO經營權案收賄4日遭北檢聲押獲準,震驚地方政壇。此案不僅重創民進黨形象,也形同宣告原欲角逐下屆屏東縣長的蘇震清提前出局,而他經營許久的地方資源,勢將成為各選將拉攏目標,左右下屆縣長選戰結果。
  • 推公主參選的泰護國黨今或被解散,泰國大選的天平會更傾斜嗎
    泰護國黨此前因將泰國公主烏汶叻推選為該黨的總理候選人,被泰國選舉委員會訴至憲法法院,要求解散該黨。2月8日,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的姐姐烏汶叻公主宣布將作為泰護國黨的候選人競選總理。烏汶叻出人意料地參選在泰國政壇引發軒然大波。8日當晚,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籤署公告,國王認為姐姐烏汶叻仍是王室家族一員,而王室成員應保持中立,不能擔任政府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