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酒業白馬股「捨得酒業」爆雷!不僅自9月22日被實施ST以來已連續四日跌停,而且自爆「家醜」稱公司董事長被抓了。
9月24日晚間,ST捨得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劉力、總裁李強、董事張紹平因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公安機關刑事立案調查。而在7天前,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富全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同樣是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也就是說,一共四名高管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捨得酒業的爛攤子,蓋不住了。
捨得酒業原名沱牌股份,與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全興大曲、劍南春並列稱為「川酒六朵金花」,1996年5月上市交易。
捨得酒業陷入此次風波,源於公司資金近兩年被實控人周政所控制企業合計佔用40.1億元,其中4.75億元至今未還。這些資金佔用,由周政的妹夫、捨得酒業董事長劉力決策,財務負責人李富全執行。
周政是何許人?2016年,捨得酒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直接股東捨得集團的股權被轉讓給天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洋集團」),天洋集團的實控人周政由此成為捨得酒業的實控人。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天洋集團持有沱牌捨得集團70%的股份,而沱牌捨得集團持有捨得酒業29.91%的股份,因此天洋集團是捨得酒業的間接控股股東。
2017年5月,周政主持召開捨得酒業股東大會。這次會議上,劉力等人進入公司董事會。劉力在捨得酒業履職之前,歷任天洋置地有限公司總經理、天洋控股地產集團總裁、天洋集團執行董事、天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力先被選為捨得酒業的董事,隨後被選舉為董事長,一直到現在。張紹平曾任天洋集團副總裁,從天眼查查詢的信息可以看到,張紹平目前還擁有天洋集團法定代表人的身份。
周政、劉力、張紹平三人,將天洋集團、沱牌捨得集團以及捨得酒業的核心管理權限掌控在手中。這種權力,被業界視為「天洋集團違規佔用捨得酒業資金」這一醜聞爆發的關鍵所在。
在業內人士看來,財務負責人李富全被公安機關率先帶走,這是否意味著捨得酒業近兩年來的財報信息都存在作假嫌疑。
在捨得酒業2018年、2019年報中,都稱不存在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但是,今年8月20日,捨得酒業自查發現,天洋集團及關聯方2019年佔用公司資金21.6億元,2020年初至8月19日佔用18.5億元,合計40.1億元。佔用資金通過捨得酒業全資子公司,支付給天洋集團及關聯方。
捨得酒業2019年賣酒獲得營業收入22.9億元,按照21.6億元被佔用計算,相當於94%的資金都轉到天洋集團及其關聯方,被後者使用了。
截至間接控股股東侵佔公司資金的消息爆出前,ST捨得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近20%。而8月19日至今,公司股價跌超20%,市值蒸發40億,跌破百億。
2015年,正值捨得酒業因經營不暢,提出改制的第13年。在歷經數次夭折後,終於有4家企業向其拋出了橄欖枝,且均為業外企業。
最後,名不見經傳的天洋集團以88.08%的溢價率,38.22億元的代價拿下了沱牌捨得集團70%的股權,其餘的30%股權仍保留在射洪市人民政府手中。
有意思的是,這筆交易資金是靠抵押捨得酒業的股權獲得的,即天洋集團以捨得酒業的股權作為擔保品,從銀行獲取併購資金23億元,收購了沱牌捨得酒業,但欠銀行的這筆款項天洋集團並未還清。
然而,周政與射洪市政府之間的關係越發微妙。有觀點稱,周政近乎「空手套白狼」的舉動獲得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後,捨得酒業的經營業績又未能達到當初射洪市政府所要求的「2020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目標,使得雙方關係的不可調和性一步步加強。
據悉,此次捨得酒業被佔用的資金均流向天洋集團及其參股的房地產公司。多年來高速擴張帶來的高槓桿資金壓力,又面臨房地產日漸趨緊的調控政策,天洋集團已深陷債務泥潭。當債務成為難以承受之重,天洋集團及周政就只能寄希望於捨得酒業這頭「現金奶牛」了。
在公司實控人被調查的同時,捨得酒業的現金流運轉狀況亦不佳,上半年業績也不盡如人意,營業收入10.26億元,同比下滑近15.95%;實現淨利1.64億元,同比下降11.45%。但需要指出的是,從二季度開始,捨得酒業銷售額明顯提升,完成營收6.22億元,同比增長了18.7%;實現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63%。
橫向對比,在19家上市白酒企業中,捨得酒業上半年經營業績排在下遊位置,位列第12位。
截至6月底,捨得酒業的存貨高達25億元,在總資產中佔比超過43%,遠超白酒企業平均水平。同時,自2016年起,捨得酒業每年銷售費用都超過了淨利潤,盈利模式並不健康。
捨得酒業作為中國白酒行業公認的優質資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境地。有行業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調查結果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捨得酒業接下來控制權走向。若股權留在周政手中,滿身債務的他以及天洋集團如何推動捨得酒業發展?若控股權變更,天洋集團挪用的資金何時能還?捨得酒業在資本市場所受的重創能否修補?這些問題都讓捨得酒業的未來充滿變局。
部分內容整合自:中國基金報、新京報、證券時報、節點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