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幫你讀書(gozanshang)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段子,哦不,故事。
有著如此絢麗的內容庫,我們的歷史小說也應相當精彩。湘圖君就來盤點下,豆瓣上評分最高的8部歷史小說來推薦給大家。
《曾國藩》
唐浩明
評分:8.6
讀者點評:
看完了下冊,越發覺得這是一本好書。
曾國藩教育下一代如何做人,如何看讀寫作,如何知人善任,確實獲益匪淺。從來沒有一本如此集大成的書,可以讀一而知百。從老年的曾國藩的身上晚輩似乎總是能學到無窮盡的處世哲學。
小說的結尾非常完整。借了左季高,康福和陳廣敷之口給了曾國藩的人生做出了不同的蓋棺定論。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他功蓋環宇有之,說他虛情假學有之,廣敷說他只效忠一家一姓而有愧於天下蒼生,則是作者所最終傾向的客觀評價。
《人皮論語》
冶文彪
評分:8.7
讀者點評:
讀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這,便是好書的魅力---令人頃刻融於故事而不自知; 徐徐徜徉於情節跌宕而不覺尾之將至; 踽踽逶迤於結局而不願釋卷。
小處說,作者對人物的拿捏有張有弛,令人信服。情節絲絲相扣,讀來令人有五味俱嘗之感。幾番因有感於人物之命運棄書拭淚,卻又欲罷不能!另有虛設人物姓名與其性格、命運之契合與暗示,饒有趣味。
大處說,作者對大歷史背景以及《論語》大要之見地於解讀著實令人為之一振。惜乎當世肯如此去深刻思考之人已鮮有矣!紛紛人世,朝代更迭,又有多少古聖先賢之真實面目淪喪於漫漫歷史塵煙之中。如《尚書》,如《論語》...
《大秦帝國》
孫皓暉
評分:8.8
讀者點評:
最震撼的時代,最激揚的文字
這是一部雄渾,厚重,沉鬱的書,這是一部輕鬆,熱血,青春的書,這是一部怎麼形容也不為過的書,因為它敘述的內容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因為它描繪的時代呈現了太多的元素,因為它的內容與時代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的未知與可能。這僅僅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現代人,站在21世紀的潮頭,回首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歷史,歷經十六載的案頭跋涉,用盡四百三十萬字的筆墨,為同代人勾勒出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大秦帝國。
《康熙大帝》
二月河
評分:8.9
讀者點評:
看到《康熙大帝》,多少把我從青春的沼澤裡拉上來了一些。《康熙》的情節就不說了,大概中國的男人/文人都是有一種治國平天下的潛在意念影響,都會在看小說的時候,潛移默化的/自動的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偉大人物/領袖角色,挽狂瀾,擎大廈,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不是繼往聖之絕學,就是開萬世之太平,心胸激動的不得了。我亦不能免俗。看到那些建功立業的勇士/智者,我心裡激動的就像自己在金戈鐵馬,縱論天下。也許是《康熙帝國》滿足了我個人的私慾,我過一段時間,就把書借出來,看幾個片段,自我滿足一下。
《金甌缺》
徐興業
評分:8.9
讀者點評:
首先說寫法上,作者深受西方文學的影響,尤其是託爾斯泰的敘事技巧(思想)影響,初讀讓人覺得不倫不類,讀起來不如唐浩明、凌力等人來得吸引人;可是細細得讀下去,反而見出作者的高明了!在思想上,作者的人道關懷比較濃鬱,確實值得推崇。
此書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民族感情,忠實地反映了那段屈辱、沉重的歷史,但是仍感覺不如想像中的好,情節拖沓,故事也不那麼吸引人——難道已不符合今人的審美趣味?
無論如何,也算是同類書中的佼佼者了,值得收藏閱讀。歷史小說本來就是難寫,也沒多少佳作。」
《大明王朝1566》
劉和平
評分:8.9
讀者點評:
一讀此書,對其人物塑造的立體性、非臉譜化印象深刻。覺其是一部極好的歷史小說。
再讀此書,對其中對權術的分析深為嘆服,感佩作者深得官場權術三昧。
三讀此書,讀出了正邪,讀出了「豐滿的人性」和「精深的權術」所掩蓋不住的正邪,驚嘆此乃一篇新《原君》,對中國的君主專製做出了極其有力的批判。嘉靖解乾卦,下卦為海瑞,上卦為自己,然而這個上卦與下卦相比,何其猥瑣,何其可恨?而正因為他是個聰明人,甚至是一個洞察一切的「英主」,「以一人之心奪萬人之心」才顯得更為可恥、可怕。
《慈禧全傳》
高陽
評分:9.1
讀者點評:
最近剛好重讀此書,六部八冊剛好在手邊,就大概寫下讀書的感受吧。此書與《胡雪巖》系列一樣,同屬高陽先生的大作,其中的歷史代入感很強,書中對人物事件的觀點獨具特色,讀來會讓人有種別樣的體會,那種體會不單是對某人某事的觀點,或者某人的處世之道,或者某人的一時進退,而是一種關於歷史的意識與智慧。
通常的歷史小說都是圍繞主線脈絡進行的,但歷史的風味當然不會局限於那些節點式的事件,歷史的枝枝蔓蔓繁冗複雜,每一條線都會有精彩故事和人生的感悟,在這個沒有回目的歷史中,高陽先生告訴了我們一段沒有回目的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
評分:9.2
讀者點評:
處在奔三的年紀,多多少少對這個世界有了自己的認知,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從前的世界觀不能說全然倒塌,但至少也崩壞了不少。不再是住在象牙塔裡的小姑娘,窗外的世界都是溫情的,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好人就是壞人,對權威有著絕對的信任。我慢慢認識到這是不對的,開始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在黑白之間添加其他的色彩,《明朝那些事兒》則促進了這種轉變的完成。
它雖然是在說史,但是更多的是在講歷史故事中的人——一個個充滿感情的、人性光輝點和弱點同時閃閃發光的人。張居正是權臣,但是他作風奢華,也會以權謀私;海瑞清正廉明,但是能力平庸,沒啥貢獻;戚繼光戰績彪悍,但也結交權臣。我們站在藍天下,沐浴著陽光,但是身後是影子。世界從來不是鮮花和掌聲構成的,但也從來沒有黑暗的讓人絕望。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我
點個讚打賞下勤勞的湘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