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雲谷學校」,沒錯,就是馬雲和阿里的幾個合伙人一起創辦的一所民辦學校,前幾天我特意在網上找了雲谷學校本學期的開學典禮上馬雲演講的視頻,看了一個多小時之後讓我非常有感觸,因此才有了這篇文章。
馬雲的這場「開學第一課」並不是上給孩子的,而是上給家長的。而且在課上問了家長三個問題:
今天有沒有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較?
今天是不是因為分數而著急了?
有沒有不傾聽,不尊重你的孩子?
當時我是和孩子一起看的視頻,這3個問題一經問出,孩子就很激動的說:「媽,你聽聽多真實!」
馬雲的「靈魂三問」讓我想起了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我覺得做為家長也應該每天都反思一下這三個問題。
在馬雲看來:「家長不過關,孩子是很難過關的。而且,孩子的絕大多數問題是家長造成的。」
同樣的話,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孩子的問題是大人造成的。」
的確,在孩子成年離開家之前,決定他們學什麼、做什麼的是家長,甚至可以說家長決定了孩子的命運和將來。
我特別贊成的一句話是「育兒前要先育己」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老師不是光用嘴說的,而是要真的做到「言傳身教」。所以作為家長才真的要好好學習,學習如何和孩子溝通、如何給孩子正面的影響。
家庭教育說到底就是要教給孩子獨立的思想、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和諧的生活氛圍。
懂得正面管教的家長,多半會養出獨立又懂感恩的孩子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誠實、自信、樂觀、勇敢、獨立等好的品質、正面的情緒,可大部分的家長用的方法卻是:用其他孩子做對比、批評或焦慮的吼孩子。家長們有沒有想過,你傳遞給孩子的都是負面的情緒,孩子又怎麼能從負面情緒中學到好的品質和正面的情緒呢?
其實,好孩子應該是誇出來的,我在學習正面管教時的一個心得體會是:孩子犯了小錯或者哪裡做的不是那麼讓你滿意時,忍住嘮叨,先誇一誇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強化孩子的優點,用誇獎告訴他哪些事是對的。
李玫瑾教授說過: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行為主義」,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犯錯時,家長對他大吼大叫是一種行為強化的行為。
這也就是吼孩子後,孩子會重複犯錯甚至明知故犯的原因。
正面管教應該是給予孩子理解、尊重和陪伴,讓孩子感受到鼓勵和尊重,從而激發出孩子的內在力量讓孩子也學會尊重、理解。
這裡是小蔣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