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孩子成長的基本能力

2020-12-22 寶寶知道

孩子18歲之前,父母都是竭盡全力為孩子提供條件,幫孩子朝著名校努力,但卻常常忘了教給他們作為一個成年人必備的基本能力。

以下十八歲孩子需具備的七種能力,無關才藝與學業,卻比才藝學業重要百倍。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後成為一個自信成熟、遊刃有餘、有溫度、有愛心的成年人,一定看看。

一、必須懂得如何與陌生人交談

今天的社會,每一個家長出於安全考慮,都在不停地告誡孩子「不要與陌生人說話」。可是十八歲以後,他們都不得不離開家庭和學校的熟悉而舒服安全的環境,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

侷促緊張、詞不達意、吞吞吐吐、目光游離、手足無措,這些都是常見的「陌生人交際恐懼症」的表現。而一個十八歲的人如果還有這些表現,主要原因就是他沒有從孩子過度為一個成年人,不具備應有的成熟。

我們做父母的需要儘早培養孩子以成年人的方式與人交流:主動與人打招呼做自我介紹、有禮貌的肢體語言,包括微笑著直視對方的眼睛、尺度適宜地握手、敢於提問題等等。一個十八歲的人學會成熟大方的交流方式,會讓對方在初次見面就很快產生尊重和好感,而不會因為年輕受到輕視。

二、能夠管理自己的學業或工作,牢記各種任務的截止時間

很多做家長的每天提醒孩子們該做什麼:每天的作業、活動和比賽的日期時間等等。時間表由家長來掌握,孩子們習慣了被動聽從父母提醒。當他們離開父母、必須獨自面對這些時,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時間,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於是有人沉湎於遊戲網絡,到了最後一晚才著急該交作業。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不妨放手,讓孩子學習承擔自己的責任。即使他們因為自己的疏忽忘記完成作業而影響了成績,家長也要學習狠下心來不管,讓孩子從中得到教訓。這樣孩子才能學會自我時間管理。

三、學會關愛家裡的其他人,而不是袖手旁觀

家長們往往捨不得讓孩子幫助做任何家務事,而為了讓孩子全力以赴學習。家長們不僅滿足孩子一切的物質需要,而且讓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樣的孩子常常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該怎樣尊重、照顧家裡和周圍的人。

為了不讓孩子成為一個自私冷漠、不受歡迎的成年人,家長們要讓孩子日常為家裡做些哪怕只是刷碗倒垃圾削蘋果這樣的小事,從而培養孩子關心父母、為他人服務的意識。

四、能夠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

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時,家長出面去理論;孩子感情受挫情緒低落時,家長無微不至地安撫呵護。這些對孩子情感上的「溺愛的做法」讓孩子的情商無法長大,無法獨自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

所以當孩子在學校遇到一些「難纏」的同學朋友之間的矛盾時,父母不妨克制一下幫助安撫的衝動,冷靜觀察,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夠獨自承擔、獨自解決。

五、能夠應付生活中的大起大落

儘早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因為孩子進入大學以後或走向社會,生活裡有太多的變化。有的孩子曾經是高中裡的優等生,在大學一次沒考到,就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心理崩潰,甚至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心理抗壓能力非常重要,褪去完美主義的念頭,擁有一顆平常心,這樣孩子才能習慣和度過人生路上的起起伏伏、溝溝坎坎。

六、必須有賺錢的能力和經歷,並懂得如何管理金錢

如果一個孩子在十八歲以前從來沒有通過自己的勞動賺過錢,從來都是伸手向父母索取,而父母又總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要求,那麼成人後他們很難理解金錢背後凝結的辛苦勞作。

這樣的人往往在工作中缺乏踏踏實實做事的責任感。那些成年了依舊理直氣壯向父母伸手,在工作中眼高手低的年輕人就是這種類型。

讓孩子用自己的勞動賺點錢,並讓他們自己管理賺來的錢,這會培養他們一種正面的金錢觀,真正理解金錢的價值,懂得量入為出。

七、必須能夠承擔風險

如果孩子從小到大所有的決定都是由父母來做的,小到學什麼樂器,參加什麼課外活動,大到選擇哪個大學,學什麼專業,就是說孩子一路都在父母指定的、鋪好了的路上走著,既不用做決定,也不必承擔風險。

可是他們終有一天要獨自面對生活裡的各種選擇,他們必須自己做決定,冒風險,承擔有可能失敗的後果,他們需要懂得所有的成功都是經由失敗而來的道理。

在孩子十八歲之前,做父母的不妨讓孩子為自己做一些決定。而一些關乎孩子前途的重大決定,如升學和選專業,家長也不要一言堂,最好讓孩子參與其中,讓他們自己分析利弊和風險所在,對每個可能的失敗做好心理準備。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慮)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敏感期,就是孩子能力成長的關鍵期
    那就是孩子的某一個敏感期來了。在蒙特梭利《童年的秘密》中有這樣一段描述:荷蘭科學家雨果·德佛裡斯在動物身上發現了這些敏感期,在我們的蒙特梭利學校裡,我們發現在兒童身上也有這種敏感期,並且可以應用於教學上。德佛裡斯最早是在昆蟲身上發現這些敏感期的,最好理解的例子就是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蝴蝶本能地把卵產在樹枝交錯形成的角落裡的隱蔽之處,那裡既安全又能遮蔽風雨。
  • 愛孩子就是跟孩子一起成長快樂的能力
    但其實他自己的工作非常的忙碌,並沒有多少時間跟孩子相處,他沒有發過火,不代表孩子的媽媽沒有對孩子發過火。孩子的媽媽不一定也去讀大量的教育書籍,而且懂得那些知識還不一定能做到,知識還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技能。那有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讓我們這些普通的父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呢?
  • 家長止步,孩子才能進步,3個有助成長的必備能力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生活習慣差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技能導致的,隨著年齡的增加自然就會變好,現在替他們多做一些是應該的。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只要能夠有基本的行為能力,以他們的學習能力來說,想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做事技巧其實並不難。反而是家長的包辦還有不放心,切斷了孩子動手的機會,阻止了他們學習的可能。
  • 自閉症孩子基本能力的培養
    我們都說要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基本能力,都是要培養什麼能力呢?又該怎麼樣培養自閉症孩子的能力呢?其實就是一般孩子學習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的生活經驗、表達方式,別的孩子要學,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所要著重的只是,我們孩子有屬於自己的學習速度。
  • 智慧家教策略——定位孩子受挫力素養與能力的基本特徵是關鍵!
    對於家長而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逆商素養與逆商能力。但是,這些素養與能力是一個什麼樣子?都有什麼特徵?都是一個未知數。在明白逆商素養與逆商能力的前提下,是沒有標準與方向的,只有有了科學的定位,才能指導家長對孩子實施系統科學的受挫力培養。
  • 遊戲的魅力,成長的能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眾所周知孩子感知周圍的世界是從父母身上開始的。另外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他們。孩子們關鍵性的成長在於他們感受力、想像力、表現力、控制力、注意力、判斷力等能力的提升。而對於如何讓孩子各方面能力得以快速提升,很多父母都有一些疑問。
  • 娃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抗壓能力必不可少,這是孩子成長必修課
    這樣的孩子生活在蜜罐當中,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一點阻撓,因為所有的障礙都有那4個大人幫助孩子掃清了,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都變差了。面對一點打擊就會變得萎靡不振。
  • 過度保護孩子,可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這些阻礙
    如果父母因孩子的安全而忽視了對大腦的刺激,這些聯結就會喪失或消退。 生存技能不足,抗挫和應變力差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接觸的人和環境也越來越複雜,很多父母總想把孩子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下,不讓他們接觸到危險,無論大事小情,全替他們解決,只希望孩子看到美好光明的一面,順利地成長。
  • 改變孩子未來的十種基本能力
    4.嘗試新事物,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一直強調所謂競爭力,但對家長而言,要如何才能培養小孩的競爭優勢?難道一定得透過課業競爭或是工作競爭取得優勢?其實在生活裡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才是真正具有優勢的一群。
  • 高情商的孩子,都在學習這些能力
    ★高情商讓孩子更成功無論是心理研究還是日常生活,我們都發現情商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就要了解情商,學習如何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一.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情緒情商並不是大部分人所認為的,人精,會討好別人,或者是會來事。想要讓孩子擁有高情商,首先要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的情緒。前一陣,一位媽媽給孩子下跪的新聞爆出。母親放下她的尊嚴,當眾跪下,只是為了讓孩子去上學,而孩子卻一點都體會不到媽媽的焦急和傷心,悠閒的坐在椅子上玩手機。
  • 獨立能力,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底色
    獨立性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意義呢?所謂獨立性,更多的是意志獨立性,也就是說,把孩子不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並且有較強的提出和實施行為目的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獨立性關乎孩子的意志力,也關乎孩子的行為與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因為只有一個真正的獨立了,他才能憑藉自己的本事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只能等著其他人來給予。
  • 這些素質能力將伴隨孩子的一生
    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孩子要保持積極的情緒。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和感染孩子的情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做到「不包辦、不插手、多引導」,放手讓孩子做事,並且有始有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經常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來培養孩子的自我激勵能力。
  • 幾個月的疫情之後,孩子的這些能力拉下來了嗎?
    開學後的思考隨著全國的疫情的好轉,基本除了北京之外,各地中小學生都陸續開學,尤其是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對於開學這件事情,家長表現的是異常的開心,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再也不用每天帶著孩子幹什麼而發愁了。這段時間在家裡,除了網課之外,我們都帶著孩子做了些什麼呢?孩子的這些能力在這幾個月裡被「拉下了」嗎?
  • 運動能力在孩子成長中意義非凡,比學習更重要,卻經常被家長忽視
    這時期孩子的基本動作已經非常敏捷,已經具備良好的平衡能力,可以參加一些兒童體育項目,在運動中,孩子的跳、跑、踢、拋、接、滑動、轉動等能力,可以得到綜合的運用和發展。但我們並非要把孩子培養成職業的運動選手,而是讓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有益孩子身心健康,能讓其在參與過程中全面成長的一種途徑而已。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運動能力的培養。三、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
  • 孩子不愛社交 教會他5種基本社交能力 效果立竿見影
    經常都會聽到家長說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好,在陌生人面前會很害羞,很多家長都為了這個事情很發愁。其實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可以從小培養的,作為家長的我們多加引導和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會有所提升的。因為社交能力並不是天生的,都是和孩子後期成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聯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孩子的性格也是大為不同的。
  • 孩子成長的5個核心秘密
    孩子的成長是極其複雜的事情,首先需要成長的東西很多,有生理、心理還有社會性方面的能力。其次,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也非常多,包括基因、教育、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這些只是影響因素的類別,還可以細分為更多的具體因素。這些具體因素的屬性和作用各不相同,但都與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
  • 父母們請注意,良好的社會適應力及社交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
    自閉症兒童的早期康復幹預至關重要,但與此同時,有良好的社會適應力及社交能力也會直接影響孩子下一步的成長。華盛頓大學的Alice H.Hayden幼兒園中融合了自閉症兒童和其他發展性障礙兒童。這裡為大約150個0—6歲的兒童和他們的家庭施行了一個複雜的計劃。
  • 孩子的成長有一點重要的能力被忽視了,現在知道還不晚
    動手能力不僅能提高孩子的智力,而且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也能更容易成功。孩子的動手能力在父母的過度寵溺和保護下,慢慢的都變得弱了起來。甚至有嚴重的動手能力缺失症。父母陪不了孩子一生,所以與其幫孩子做這些做那些,不如教會孩子生存的本領。
  • 交際能力是一個人在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如何訓練孩子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訓練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交往的前提創設環境,培養孩子的交往興趣孩子在一個平等和諧的環境裡,他們敢說話,愛說話。人們常說童言無忌,孩子的話是發自肺腑的,孩子的心是一顆最純真的心。那麼就讓孩子真誠而坦率的來交流,走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遊戲活動是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的最好、最適當的途徑之一。
  • 影響孩子一生的8種基本能力,爸媽不要懶惰,需在幼年時著重培養
    文/小庚庚爸爸孩子在幼年時期不只是要快樂的玩耍,更是要快樂地成長。而這8種基本能力,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能力,爸媽們不要懶惰,應該在孩子幼年時著重培養。孩子幼年時,需要培養的8種基本能力:一、接受失敗的能力在孩子成長中,輸給別人的時候,原本就比贏別人的次數多。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更不應該去懼怕孩子的失敗,這樣無形中也會給孩子造成畏首畏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