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上海市禁毒委員會召開禁毒工作專題發布會,通報近期上海涉及精神、麻醉藥品成分的毒品違法犯罪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自2018年起,上海全市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藥品的情況呈高發增長態勢,值得警惕。
上海市公安局緝毒處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上海公安機關查處的非法使用精神藥品類吸毒人員中,使用含有精神藥品成分減肥藥的人員佔比高達85%,目前,上海已查處200餘起減肥藥涉毒案件。
上海市禁毒辦有關負責人提到,涉毒藥物中尤以「網紅DC減肥藥」影響面最廣。這些從境外非法流入我國的非法藥物中,多含有我國管制的精神藥品成分,如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等,上述成分我國均已在2005年列入了《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品種目錄》。
上海市禁毒辦提供的資料顯示,安非拉酮主要刺激下丘腦神經中樞,使人有飽腹感,可控制食慾,減少食物攝入量,但會提高身體興奮性,易出現莫名情緒波動或失眠、情緒亢奮等;芬特明大多作用於動物擬交感神經,以控制食慾或鎮靜,安全性與有效性存疑;地西泮同國內的安定類藥物相似,多用於抗焦慮、鎮靜催眠等,長期使用具有耐受與依賴性。因此,從成分和藥理作用看,這些藥物屬於國家法律規定的毒品界定範疇。
從破獲的案件情況來看,此類「減肥藥」、「安眠藥」、「聰明藥」服用後有心率加快、頭痛、噁心等症狀,甚至會出現焦慮抑鬱、狂躁易怒、厭食厭世等嚴重情況,對於個人健康有嚴重損害。
記者觀察到,近期,網上不斷爆出有人因服用該類藥品而被警方採取相關措施,對此,上海市禁毒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該類藥物,不論是使用的個人還是進行銷售的微商等,一旦查實,均會給予相應的法律制裁和處罰,希望市民提高防範意識,對非正規途徑獲取的藥品謹慎購買,提高辨別能力,了解藥品成分,不輕易服用,以免損害自身健康。
會上還呼籲,不要一味依靠減肥藥物,有些肥胖是因為自身內分泌失調引起,找準病因才能對症下藥,濫用藥物容易引起藥源性疾病,對患者健康造成更大損害。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共青團中央
編輯:建國 責編:範麗娜 監製:宋威 李茹
- END -
唐山發布(tangshanpress)
綜合整理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以上圖片版權均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