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大師後人開設武館授藝

2020-12-17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雖然習武多年,但馮家輝並未參加多少詠春拳比賽,其職業是一名印刷廠的管理人員。古勞鎮政府供圖

    FACE

    馮家輝

    1979年生,12歲起跟父親馮根珠研習鶴山詠春拳,習武二十六載,於鶴山市古勞鎮穆便坊開設家庭武館———「古勞偏身詠春拳館」。年少時,馮家輝曾到香港親戚的跌打館學跌打,後經人介紹轉從事印刷業,返回古勞後繼續從業至今,並陸續開始授徒,藉此將所學武藝傳承下去。

    「德武傳承」、「梁贊師宗詠春」、「拳伏深山猛虎」、「棍打海底蛟龍」……近日,南都記者在鶴山市古勞鎮穆便坊採訪了鶴山詠春拳第五代傳人馮家輝。他自小跟父親馮根珠(鶴山詠春拳第四代傳人)學武,開設家庭武館「古勞偏身詠春拳館」,平日在印刷廠上班,利用閒時教授徒弟武藝,願望是將所學的鶴山詠春拳傳承下去。

    傳承

    詠春大師後人開設武館

    「馮根珠的兒子在梁贊公園附近開家庭武館……」馮根珠師承馮朝振,是詠春拳開派祖師梁贊在家鄉古勞鎮的第四代傳人之一,集武術、獅藝於一身,上世紀60年代初曾到廣州、香港等多地比武,屢戰屢勝,廣收門徒,徒弟遍布美國、加拿大、印度、匈牙利。當南都記者獲悉其後人繼承其衣缽,開館授徒,便想尋訪這位大師的後人。

    近日,南都記者來到鶴山市古勞鎮,從梁贊公園走進穆便坊約15分鐘路程,便來到一家名為「古勞偏身詠春拳館」的家庭武館。南都記者到達時,館主正在向兩名徒弟授拳,這位館主正是馮根珠的兒子———馮家輝。

    馮家輝的武館面積不大,是利用他家樓房的小院搭上頂棚而建成,武館內放置了木人樁、獅頭、旗幟,牆上也掛了很多照片、錦旗、字畫。「德武傳承」、「梁贊師宗詠春」兩塊牌匾顯眼地掛在武館內牆中央,而兩側則分別為「拳伏深山猛虎」、「棍打海底蛟龍」對聯,牌匾正下方放置著一尊他父親馮根珠的半身雕像。馮家輝笑道「別人送的,做得不太像。」

    艱苦

    跟父親學習拳 每天扎馬步練功

    馮家輝今年38歲,他12歲開始跟父親馮根珠學武,二十多年來將鶴山詠春拳立研習得爐火純青,當地政府組織調研和參觀,大多都會到他的武館。他介紹,「父親對自己和其他師兄弟都很嚴格,不管嚴寒酷暑,每天都要練功、扎馬步、練木人樁等不少於五個小時,雖然小時候剛學還比較貪玩,但在父親督促下漸漸堅持下來。」

    講起自己從父親處學來的鶴山詠春拳,馮家輝形容「實用性很強」。南都記者了解到,鶴山詠春拳,即古勞偏身詠春拳,是由晚清著名武術家梁贊在晚年回到家鄉古勞鎮所創,首傳弟子王華三,並由此繁衍於古勞鄉間。由於鶴山詠春拳的傳承以口傳身授為主,因此甚少有圖文著述存世,王華三傳藝馮應綿、馮朝振,馮朝振傳其二子馮炎良、馮炎強及弟子馮根珠等人,馮根珠再傳給馮家輝及其他弟子。

    「父親的故事,有些是他自己告訴我的,有些是他的徒弟告訴我的」,馮家輝說道,以前父親很喜歡到處挑戰,但那種挑戰並非踢館。有一次父親馮根珠聽說廣州有位很能打的拳師,便跑過去聲稱自己要學武功,並拿出五元學費。但學武前總要試藝,父親提出要先和對方打一場,對方也很爽快答應,然而經過一番較量,父親「試藝」贏了,拿回學費離開武館。馮家輝表示,父親用這種方法挑戰過很多拳師,最後彼此關係都是十分友好。

    童年

    父親住在香港

    父子聚少離多

    「認識我父親的人都告訴我,父親是武術奇才」,採訪中,馮家輝不時會流露出自己對父親的崇拜之情。但南都記者在採訪中卻發現,馮家輝與父親一起生活並非很長時間。

    據馮家輝介紹,父親年輕時跟隨師公馮朝振去到香港打拼,由於父親武術出眾,很快便在香港的武術界闖出名堂,至此便長期生活在香港。

    直至1978年首次回鄉,之後父親才常往返於香港與古勞。「小時候,我和母親生活在古勞,而父親生活在香港」,馮家輝回憶道,想見父親一面並不容易,當年從古勞鎮去香港,沒有現在的直通車,要先坐船,再坐火車,單程便需要花費他們半天時間。

    然而,說起第一次去香港的經歷,馮家輝顯得十分興奮。他說道,上世紀90年代,古勞到處都是青磚土房和黃泥路,十來歲的他第一次到香港,便被那裡繁榮的大都市景象給深深震撼。當然,因為讀書的緣故,小時候的馮家輝在香港沒有待多久便又回到古勞鎮,而父親也只是偶爾會回古勞的家裡住一段時間。

    直至1991年前後,當時48歲的父親終於回到古勞定居,那時馮家輝才開始與父親的真正相處,但1996年父親卻因病去世。

    心願

    把鶴山詠春拳傳承下去

    雖然習武多年,但馮家輝稱自己並未參與多少場詠春拳的比賽,生活中的職業是一名印刷廠的管理人員。他自嘲地說,「靠開武館是維持不了生活的。」

    馮家輝介紹,其成年後到香港親戚開的跌打館幫忙學習,後來到了印刷廠上班,後來回到家鄉,到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繼續從事印刷工作。現在,他已經是該公司印刷部裡的一名管理人員。

    「你的同事知道你打詠春拳很厲害嗎?」南都記者問道。

    「開始不知道,後來慢慢就多人知道了」,馮家輝指著一名徒弟告訴南都記者,「他是我部門的同事,後來也跟我學詠春拳,到現在也有幾年時間了。」

    馮家輝介紹,以前登門學藝的大多由父親授拳,父親過世後,馮家輝回到古勞鎮工作。周邊的人都知道他父親的事跡,也知道他一直研習詠春拳,便讓自己的小孩拜馮家輝為師,就這樣徒弟越來越多,到了2015年他便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開設了「古勞偏身詠春拳館」。

    馮家輝指著武館牆上掛著的一張照片,那是2015年8月他與徒弟一起拍的合照,上面有41人,徒弟們約十幾歲到二十幾歲不等,馮家輝與另一人坐在一眾徒弟的中間。「在古勞鎮有許多教授詠春拳的武館,像馮家輝這樣的家庭武館也有七八家。馮家輝表示,自己的武館還很」年輕「,希望以後能多帶些徒弟去參加比賽。馮家輝說,」如果說我有什麼願望,那就是希望將自己從父親那裡學來的鶴山詠春拳能繼續傳承下去,這也是父親當初傳授我武藝的最大願望。「

    聲音

    父親對自己和其他師兄弟都很嚴格,不管嚴寒酷暑,每天都要練功、扎馬步、練木人樁等不少於五個小時,雖然小時候剛學還比較貪玩,但在父親督促下漸漸堅持下來。———馮家輝

    採寫:南都記者 羅忠明

相關焦點

  • 詠春大師呂剛:我武館倒閉只能睡徒弟武館,但我依然渴望挑戰播求
    搏擊江湖文章——熟悉搏擊的朋友都知道,來自溫州的詠春大師、兩儀拳點穴高手呂剛在新疆魔鬼城遭遇一場慘敗,隨後自己開的武館相繼倒閉,自己目前已經是無家可歸的狀態,而且只能住在徒弟家中勉強度日。只是我的武館倒閉了,學員跑了,我只能在我的徒弟開的武館當中勉強度日。我為了習武可謂煞費苦心,我是湖北人,15歲就來河北滄州習武,也去過武當和少林。雖然我拿下了1萬塊錢的出場費,但我損失有多大?1萬塊夠什麼?我如果真的是騙子,為什麼不要30萬出場費,我想說我是真的酷愛傳統武術。如果有可能,我依然會向泰拳王播求發起挑戰。我肩負著為傳武正名的責任。」
  • 武館切磋詠春被嘲笑,詠春練得最好的居然是老外
    近日,葉問上映大火,引發了很多人對詠春的關注,隨後又有兩家武館相約廣東佛山切磋武藝。雙方就「誰掌握詠春拳核心技術」在群裡爭辯對罵,隨後相約比武。比武視頻熱傳後遭網友吐槽:跟街頭鬥毆沒區別。其實厲不厲害也是看個體的,你有泰森的力量,詠春在你手裡就厲害。我們不能因為一身肥肉的假大師被打的視頻就在這否認中國武術?至於為什麼沒有傳武上UFC,國情在這,得不到重視,沒有正規的部門專門去研究詠春的擂臺打法,想學的人也沒地方學,滿街的假大師。
  • 功夫電影帶動詠春學習熱 佛山3年增長70多家詠春拳館
    據了解,郭偉湛作為佛山第五代詠春拳傳承人,門下弟子超過1300人,由他及門下弟子開設的武館有50多家,遍布海內外。記者日前去到郭偉湛位於佛山南海平洲夏北村的家中拜訪,聽郭偉湛講述詠春拳的起源和發展。「佛山贊先生」開宗立派詠春拳屬於中國南派武術,出現於清朝中晚期。
  • 拳師簡汝添:詠春可近身致命
    61歲的詠春拳師傅簡汝添說,他見證了詠春拳在廣州從默默無聞到第一屆詠春拳會的成立,再到如今成為非遺項目。他曾獲得中國首屆國際詠春拳「黐手」擂臺戰亞軍,第二屆國際詠春拳「黐手」擂臺戰冠軍,穗、港、禪精武「玫瑰園杯」詠春拳「黐手」擂臺戰冠軍等獎項。
  • 來看武館的詠春師傅現場打木人樁
    一走進杭州分館,錢報記者就看到牆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圖片,大多數是武館姚忠強師父和弟子的合影,也有姚師父與武打巨星的合影。姚忠強出生詠春世家,祖父是姚氏蛇形詠春拳創始人姚才,自己是第三代傳人。姚忠強今年已經50歲了,留著短短的平頭,走起路腳步靈活輕巧。打起拳來,出手柔,收回時帶風。「這是寸勁,這是打拳時最講究的。」
  • 詠春呂剛近況:處境狼狽,蹭住徒弟武館,依然堅持挑戰播求
    就在這幾天,呂剛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他表示自己目前處境十分狼狽,開的武館已經全部破產了,自己目前勉強住在徒弟的武館蹭住,可以看出來這位武師十分的悲傷,但是呂剛堅持表示自己有可能還要挑戰播求,為詠春傳武正名。呂剛表示,自己其實並不是在乎比賽的輸贏,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 尋止戈橋,如何鑑別詠春拳武館真偽?
    其次,每一個詠春派系發展至今,都擁有一套自己的體系。一套完整的體系,是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大量複製的。擁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不僅能讓學生快速高效的學習詠春拳。同時還能使得你的學員可以利用這一的一套體系,將詠春拳傳播開來。如果你有師承,這證明你至少是接受過這樣一個體系的學習。學過,你才能更好的明白怎麼去教。最後,師承甚至可以理解為行業資格證書。以及詠春的招牌。
  • 上海詠春拳武館推薦,找不到武館的看這裡!尋止戈橋武館
    從今天開始往後的十多天裡,我們每天會給大家推薦一個地區的武館。如果武館信息有錯誤,歡迎在下方或者後臺留言指正。凡是推薦過的武館,均可在我們的「武館查詢功能」之中查到。以下排名不分先後。——————————————今日推薦地區:上海——————————————上海道生堂詠春拳館
  • 服務1:詠春拳武館查詢,讓你的詠春學的更輕鬆。
    詠春拳武館查詢服務。在國內,有大量的詠春拳愛好者。然而隨著詠春市場的火爆。越來越多的詠春拳騙子開始開設武館行騙。為了給大家甄別出一些武館。我們開設了這個「詠春拳武館查詢服務」。使用方法很簡單,大家只要在平臺中回復「武館」,便會彈出一個搜索界面。大家就可以根據地理位置,武館名稱,師傅名稱等,在該搜索界面進行武館查詢了。查出武館後,點擊進入,會看到武館詳細的信息。
  • 稱三招秒殺泰森的詠春關龍,卻被業餘泰拳手30秒暴揍倒地
    比如,有一位泰拳的業餘愛好者——網名為「泰拳太古雷龍」者,最近兩年來,就接戰了不少「傳武大師」,當然,最後,大師們無一不被其揍成了「傳武大溼」! 在1月16日,雷龍與一位國家級裁判的朋友一道,專門從崑山出發,去廣州一位自稱「璧華詠春第一人」的「關三招」、關龍之武館,要與這位挑釁和挑戰了他多次的「詠春大師」關龍切磋。
  • 三招大師沒招了!稱秒殺泰森的詠春關龍,被業餘泰拳手30秒暴揍
    三招大師沒招了!稱秒殺泰森的詠春關龍,被業餘泰拳手30秒暴揍
  • 詠春還是「敗」給了新冠!96歲葉問弟子去世!餘昌華給予高度評價
    【文/搏擊江湖】就在前天(4月10日),一代傳奇人物詠春大師葉問的十大嫡系弟子之一何金銘大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後離世,享年96歲。他是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去世的,因為他長期在加拿大定居生活。這一次,詠春大師最終還是「敗」給了病毒。據了解,何金銘大師1925年出生於中國澳門,他在30歲時拜入葉問大師門下,成為葉問十大弟子之一。他在1960年回到澳門設立武館傳授技藝,曾經創辦了多個詠春組織,包括僑澳詠春體育學院、何金銘詠春國術總會等。
  • 東莞黃江鎮第一家正宗詠春拳武館
    (原標題:東莞黃江鎮第一家正宗詠春拳武館) 齊魯晚報11月23日訊
  • 詠春「哼哈二將」,到底誰才是「叫不醒的裝睡人」?
    但顯然,這句話,並非是針對作為傳統文化的武術,而是直指當下「武術大師遍地走、多如狗」的可笑現狀而言!如果用於這一假冒偽劣大師層出不窮之現象,其言雖過,但還真是捅到當下武林的最大痛處了!其二,格鬥狂人顯然也有自我炒作的嫌疑——但這並妨礙其實質上,真的打了武林的痛處:假。詠春「哼哈二將」,你們敢說武林無假嗎?武林之假又還少嗎?
  • 詠春哼哈二將來頭大!餘昌華五段系九代傳人,丁浩大學體育系畢業
    但是,全文卻隻字不提格鬥狂人「武林打假」之實,更不言這一事件,讓江湖中「大師遍地走、多如狗」的假冒偽劣現象現形的重要性與本質意義。不過,從此文的交待中,也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這「詠春哼哈」二將的背景及來頭了。
  • 伊魯山度大師與原始截拳道
    目前有不少截拳道愛好者認為世界著名武術大師伊魯山度(李小龍助教、代表弟子)只會振藩國術和振藩拳道,並未掌握他們所認為的原始截拳道,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1964年,李小龍在奧克蘭開設振藩國術館,伊魯山度拜入李小龍門下學習武術。
  • 自稱三招秒殺泰森的詠春大師,被人三十秒打趴下
    自稱三招秒殺泰森的關龍關龍,自封「詠春大師」,號稱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能夠3招之內秒殺泰森。2020年1月,搏擊運動員雷龍自費火車到詠春拳館前來找關龍切磋。本以為這次切磋,這位號稱3招秒殺泰森的「大師」能夠大展拳腳,四兩撥千片,輕鬆取得勝利。讓人大鐵眼鏡的是,關龍在30秒之內,就被拳擊手雷龍強勢擊倒在地,裁判怕受到更大傷害被迫喊停。等等。
  • 振南詠春拳館約定你!
    "及時關注武館最新資訊振南詠春拳館能夠幫到您!       張樹全,振南詠春拳武館館主兼總教練,廣東省武術協會詠春拳專業委員會委員,詠春拳資深教練。張館主性格剛直、首重武德,功力深厚,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根據詠春的拳法拳理及力學架構,經過不斷的提煉總結,已形成一套極具特色的詠春教學方法,效果顯著!       責任心強,言傳身教,散式與套路交錯搭配教授。根據每位學員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把理論的發力架構、近身的實戰效果相結合,盡力讓每個學員都學有所成,達到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陶冶性情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