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遷都奈良以來,奈良公園裡的東大寺、興福寺、春日大社一直是日本人的信仰中心。
在日本,很難找到沒去過奈良公園的日本人,學生時代一定會去奈良公園校外教學,進行一趟歷史文化之旅。
佔地660公頃的奈良公園,園內除了東大寺、興福寺、春日大社這三項世界遺產外,還有奈良國立博物館、正倉院兩大歷史文物設施。
▋奈良公園
四季如畫的奈良公園內,除了歷史古蹟,吸引人一再前往的魅力,就是1千多只可愛的鹿。古老的公園內因為有這些親近人的鹿,笑聲點綴在每個角落。
一般觀光客總是匆匆走過這些觀光景點,遼闊又療愈人心的奈良公園,其實還有許多值得停下腳步的美景和文化史跡。下次再訪奈良,請給自己一整天的時間,走一趟奈良公園12選,盡情地感受奈良公園的動人之處!
奈良公園的前身就是作為藤原氏的家族祭壇而建立起來的。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建築群是興福寺和春日大社。(東大寺是另一個情況。)興福寺是作為藤原氏的家寺。當時寺內的僧兵數萬,且武藝高強。
(興福寺5重塔)
春日大社是祭祀藤原氏的氏神而建立的。主祭4位春日神。
· 武甕槌命 - 藤原氏守護神
· 經津主命 - 同上
· 天兒屋根命 - 藤原氏的祖神
· 比賣神 - 天児屋根命的妻子
武甕槌命的坐騎是一頭白色的神鹿,所以鹿作為神的使者在春日神社境內受著超過1000年的保護,現在奈良公園的魅力之一,在公園內自由行走的鹿群們繼承著春日神社的傳統。
(悠閒自得的鹿群)
奈良公園的鹿群,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和在一般動物園關在籠子裡邊的鹿不一樣,它們是自由散養著的,優哉遊哉到處閒逛,啃著草皮。感覺不到鹿科動物的小心謹慎的樣子,大大方方跟遊客互動,吃著遊客餵給給它們的 鹿せんべい(一種專門給鹿準備的小餅乾,公園裡到處有賣。)。看著鹿群,就會湧起一種自然和人世能夠和諧共存的靜美之感。人群和鹿群一起漫步在一條有從公元9世紀就存在著的古老碎石路上邊,碎石路兩旁是積累了千年供奉的石頭燈籠群,神秘又安靜,並且還有著生命不息的自然氣息。
(石頭燈籠和樹林和鹿)
順著滿滿是石頭燈籠(據說春日大社1000年內積累了2000多個石頭的和1000多個銅的燈籠,大部分是由求福的人們上供的)的石子路往一直往上走,看著時間留在石頭燈籠上邊痕跡,指尖觸碰到青綠色的苔蘚和稍微有些模糊不清的字跡,有種1000年時間積累囤積在了一個固定的時刻的莊重感。
這些石頭燈籠可能是各個年代的某些人們的對人生的願望憧憬的集合,有現代的,近代的,古代的,高的,矮的,名人送的,普通人造的。時空錯亂在一起,化作一排排的石頭燈籠排列在石子路的兩旁,感覺神秘而又莊嚴。
在這一千年裡,誰曾經走過?會有盪氣迴腸、匪夷所思的故事吧!歷史就是這樣,當你不思不想時,石頭只是石頭,土地也只是土地;而當時有思有想時,石頭成為故事,土地也能讓我們看到,這裡曾流過和血和曾發生過的美好。
鷺池與浮見堂倒影在湖面上的四季美景
春日大社,往西南方向走,經過飛火野、淺茅ヶ原野地,一路是大樹與樹下歇息的小鹿,約10到15分鐘可以抵達這片林中的鷺池與浮見堂之湖面風光。
光是湖面風光,也不會如此擄獲人心。鷺池的中心是「浮見堂(賞湖的涼亭)」,鷺池的四周有許多櫻花樹、百日紅、楓樹等,四季之美演繹在湖岸,也倒映在湖面上。
尤其是櫻花開時,站在鷺池旁的坡地上,被櫻花包圍的湖面,美得夢幻醉人。此處也是少有外地觀光客的私房美景。
依水園
依水園位於奈良公園西側、東大寺西邊,奈良首屈一指的池泉回遊式庭園(日本庭園)。
依水園的前園,建造於江戸時代(1673),前園內最具象徵的是面湖的「三秀亭」茶室,可以坐在此茶室中面對名園,優雅用餐、喝茶。
後園建造於明治時代(1899年),是一座將東大寺南大門、若草山、春日山、御蓋山等名景納入視野的借景庭院。前園和後園以流水相連成一大庭院美景,被日本國家認定為國家級庭園名勝。 園內有寧樂美術館,展示東洋古董等美術品。
吉城園
吉城園位於依水園入口旁。奈良賞楓名所之一。
吉城園在江戶時代之前為興福寺所有,現在的庭院造景則完成於大正8年(1919年)。
經典日式庭院中,有茶室、池庭、苔庭、茶花庭等造景。
被楓樹包圍的池庭和苔庭,春夏時滿園新綠,深秋時滿園楓紅,楓紅落在青苔上,與古樸茶室相望,意境幽靜而深遠。
楓紅以外的季節,少有遊客。外國觀光客可免費入園。
奈良公園內的世界遺產和四季之美,等著您放慢腳步,慢慢走完它,還有1千多只可愛的小鹿,365天都在等大家買鹿仙貝賞吃呢。 出發吧!Let's go 天寬地闊的奈良公園。
責編:小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