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青年部檢視臉書社群對臺灣「六都」市長近3個月的討論焦點,以「市長」為關鍵詞作大數據分析,顯示的相對影響力分數作為「市長指數」,結果新北市長侯友宜獲100分勇奪第一,臺中市長盧秀燕93.4分第二、臺南市長黃偉哲79.1分第三、高雄市長陳其邁78.5分第四、臺北市長柯文哲75分第五、桃園市長鄭文燦74.1分則倒數第一。
左起:侯友宜、盧秀燕、鄭文燦
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指出,從6人各種相關詞所組成的「文字雲」中,侯的文字雲多為市政相關議題,而非政治攻防。盧秀燕近期討論度最高的是向AIT表達反對萊豬,但此事與市民福祉相關,臉書社群討論她大多也是市政範疇。
此外,臺南市長黃偉哲市政討論度雖高,但文字雲以負面詞組居多,主要是10月底發生馬來西亞女大生的不幸遇害事件。陳其邁的文字雲裡關鍵詞「韓國瑜」極為明顯,顯示他的施政勢必被韓市府做比較,背負政治壓力。
柯文哲的文字雲有許多關鍵詞涉及「中央」層面,市政討論度雖不低,但相對變成次要議題,文字雲另顯示柯與民進黨、蘇貞昌頻頻駁火,市長指數排行後段班。
陳冠安也說,依大數據分析,鄭文燦與其他政治人物的討論關聯度相當高,尤其是蘇貞昌、賴清德等黨內派系或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等職務,顯示綠營爭奪「後蔡英文時代」的白熱化程度,及鄭文燦在其間扮演的中心角色地位。
臺媒《中國時報》發表文章指出,「市長指數」大數據排名無關施政良窳,卻凸顯6人從政風格及「政治行情」,也牽動2022、2024選舉。
文章指出,侯友宜、盧秀燕向來強調「市政優先」,迴避政黨競爭議題,甚至刻意與國民黨黨務保持距離。尤其侯友宜被公認「黨性不強」,但他作為全臺「最大諸侯」累積的超高人氣、聲望及施政口碑,不但2022可望輕鬆連任,甚至被視為2024最有實力的藍營勝選者。因此目前藍營觀察重點在於今年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若朱立倫重任黨揆,勢將參選2024,侯當「轎夫」機率大增;若朱未能重掌黨權,侯「被動」參選2024的機率將大增,將面臨必須半途請辭第二任市長、首席副市長謝政達是否接棒等問題。
綠營觀察重點則在鄭文燦。鄭已無連任壓力,卻有「上位」、「接棒」兩大問題,牽動民進黨內權力布局及派系平衡。前者包括蔡英文何時安排他接掌行政機構或其他「中央」要職,以及他與同屬新系的賴清德參選2024如何競合;後者是藍營矢言2022光復桃園,但目前綠營在桃園並無接班強棒,鄭文燦的魅力不見得能「傳承」,卻有丟不得桃園的壓力。
至於黃偉哲、陳其邁,藍營在臺南、高雄尚無強棒挑戰。而民眾黨在2020「立委」雖選得不錯,但2022能否保住臺北市,擴展全臺勢力,結果將牽動2024「大選」。臺媒指出,屆時是藍白合作對抗綠營,或綠藍白「三腳督」,是影響臺灣政局的重大變數。
不該說的內情,臺灣公開支持統一人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