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起意想去爬北嶽 恆山 ,於是周五一早出發前往 大同 。住宿選了 大同 花園酒店,酒店在古城區古城旅遊文化區旁邊,距離鼓樓、嚴華寺、善化寺、 九龍 壁等文物古蹟非常近,步行即可到達。只可惜天不隨人願第二天下雨,只好在城裡溜腿兒的。第三天老天爺賞臉給了個大晴天,歡快的去爬 恆山 ,可停車場一下車就被吹狗了,那叫一個冷,象是一下又回到了深秋... ...
大同 是 中國 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 中國 九大古都之一,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 大同 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以 雲岡石窟 、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明代 大同 府城為代表的明清文化,構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我們可以概括為平城文化、邊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費用
總費用(不含油費):2099
路費:260
住宿:1050
飯費:465
門票:324
5月14日(
遊善化寺逛純陽宮古城遛腿
第二天原計劃去爬 恆山 ,結果趕上下雨只好臨時改成城裡遊,好在酒店周圍就有很多景點,安排行程很方便。上午去了善化寺,中午在鳳臨閣吃午飯,下午轉了純陽宮,晚餐選了古城外的369粗糧,順便看了城牆但沒上去。
善化寺
門票:40元/人 善化寺坐落在 大同 市城區南門裡,是一組保存比較完整的遼、金建築群。創建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原稱開元寺。五代後晉時改名大普寺。遼末保大二年(1122年)遭戰爭嚴重破壞。金天會六年(1128年)-皇統三年(1143年)在該寺圓滿和尚主持下,用時十五年重新修建,明代再度修葺,並更名善化寺。該寺坐北朝南,面積13926平方米。前為天王殿,亦為山門;中間是三聖殿,大雄寶殿位於最後;大雄寶殿右前方為普賢閣,左前方為文殊閣。
善化寺五龍壁
五龍壁,五龍色彩豔麗,給寺內增添了活潑歡快的氣氛。
善化寺五龍壁
山門是寺內正門,內有天王塑像四尊,這四尊佛教護法神,給人以凜然不可侵犯的印象。
善化寺
三聖殿是善化寺中殿,建於金代天會至皇統年間。 三聖殿雄踞於一米多高的臺基上。建於金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殿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8米,南北寬13.5米。面闊5間,進深4間,單簷五脊廡殿頂,結構上探合宋遼建築特點而獨具風格,可謂金初代表性木構建築。殿內四根立柱與四根輔柱支撐梁架,頂式。左右次間各出60度斜拱,形如怒放的花朵,金代斜拱盛行,碩大華麗者以此為最。這種斜拱是遼金建築的特有形制,它不但承載簷部重量,且具有極強的裝飾作用。梁思成曾評價這種「鬥拱」說:「偉大之鬥拱,深遠之簷出,屋頂和緩之斜度,穩固莊嚴,含有無限力量,頗足以表示當時方興未艾之朝氣」。認為如此大而觸目,與屋頂爭搶著視線,非常與眾不同,肅穆得讓人覺得有點壓抑。殿內只用4根主柱和4根輔柱支撐梁架,頂部採用「徹上露明造」的做法,加大了空間,便於做佛事活動,是減柱法的典型實例,充分顯示出古代建築之民族古樸風貌。
善化寺
殿內有明代塑的三尊主像中間是毗盧遮那(大日如來)佛像,是《華嚴經》所說蓮花藏世界的教主,左邊是文殊 菩薩 ,司「智慧」;右側是普賢 菩薩 司「理德」,三尊像統稱華嚴三聖,故名三聖殿。
善化寺
大殿東側為文殊閣遺址,西側為金貞元二年所建普賢閣。
善化寺
普賢閣,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乃是一座三間見方重簷九的兩層樓閣,高高聳立於寺院之內,建於金代貞元二年。樓閣坐西向東,閣內置有木梯,可登閣遠眺。
善化寺
大雄寶殿內佛壇正中有泥塑金身如來五尊,端座於蓮臺,弟子、 菩薩 恭謙敬謹。兩側是二十四諸天,乃金代泥塑,造型優美,個性突出,特別是二十四天王像,它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美,有醜,有文,有武,或是帝王裝,或是臣子像,或坦膊赤足,披紗衣華似來自天竺國土,或身著鎧甲,襯皮毛以抵禦北國寒風,其中那個鬼母子的塑像,極富母性的光輝。生活氣息濃鬱,很有感染力,堪為國之瑰寶。
善化寺
大雄寶殿乃是善化寺之最大殿宇,前有月臺,左右設有鐘鼓二樓。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殿內正中供有五方佛像,從東往西依次排列:東方阿閃 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西方阿彌陀佛、北方微妙聞佛。殿內,正中有五尊金身如來佛像,人稱五方佛,是金代原作。殿內東西兩側磚臺之上置有二十四諸天塑像,神態各異,性格鮮明。殿內西、南兩壁之上,存有清朝康熙二十五年至四十七年所繪壁畫,內容均為佛教故事。
善化寺
純陽宮
大同 純陽宮,又稱呂祖廟、呂祖觀,位於古城 大同 的鬧市中心鼓樓西街,是 山西 三大純陽宮的「北宮」, 芮城 永樂宮為「 南宮 」, 太原 純陽宮為「中宮」。三宮處在一條中軸線上,南北呼應,各有千秋。大同 純陽宮創建年代已無確切金石文字可考。道家師傳,為金末元初西京道宮長劉道寧創建。劉道寧,號真常子,金元時 渾源 人, 恆山 道士,丘處機弟子,全真道後七子之一。《道藏· 渾源 縣真常子劉君道行記》曰:「元光二年(1223),邱處機西行回歸,道寧執以弟子禮,受授全真道法,加號真常子。被推為道宮長,築室西京。」 明、清及民國年間先後重修。上世紀文化革命期間,純陽宮被毀,廟址被佔用。1999年,廟產歸回道教部門,在道 長白 明鈺主持下,歷時5年,逐步修復。修復後的純陽宮,共建有殿堂70餘間。建築設計新穎,布局奇巧緊湊,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長廊水榭曲徑通幽,藏玄蘊妙,清靜典雅,是一座集廟宇莊嚴、園林精巧為一體的三進院落。
純陽宮
宮門為三路五樓十二柱牌坊,以樓代門,泛黛溢彩,造型別致。三路,象徵步入三清;五樓,寓意五行俱全。
純陽宮
第一進院中為面闊五間的靈官殿,兩旁為榱桷翬飛的鐘鼓樓,東西配房各兩間。龍虎殿前有呂祖詩聯:「利名身外終非道,龍 虎門 前辨取真。
純陽宮
在道教神系中,靈官是護法監壇之神,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所有違法亂紀、不忠不孝者他都要加以制裁。王靈官傳說名叫王善,是薩真薩守堅的弟了,在 湘陰 城隍廟當城隍時,因得罪了薩真人,被薩真人一惱之下轟雷致電,焚毀了城隍廟,這才四處雲遊,被道家請為護法神,象佛家供奉韋馱一樣,進了道家經典。
純陽宮
第二進院,位於院落中央的是純陽宮的主殿呂祖殿,也稱三祖殿,供呂洞賓、王重陽和丘處機,面闊五間,單簷歇山式,上覆綠琉璃瓦,是宮內最壯觀的建築。三祖殿四面出廊,平面圖形成內外兩個「口」字,呂祖之姓為「兩口」, 「兩口為回」,呂祖常以「回道人」自稱,三祖殿形成的這個「回」 字,真得值得回味。沿著迴廊繞殿轉上兩圈,也許耳邊能聽到「回心轉意」、「回頭是岸」、「回頭一笑」等有關「回」字的古語。東西配殿各五間,東為五帝殿,西為奶奶殿。
純陽宮
祖師殿中央屋脊的獸脊。
純陽宮
三祖殿,供呂洞賓、王重陽和丘處機
純陽宮
呂祖,是道教八仙之一,是全真道的祖師,好行俠仗義,能趨吉避兇,常現身度化,善治癒百病,很深入人心,故歷世香火特別旺盛。
純陽宮
鐘樓
純陽宮
官殿
純陽宮
奶奶殿
純陽宮
後院正北為樓閣式建築,中為面寬五間的硬山頂二層巍閣,下層為三清殿,上層為藏經樓,殿前月臺為面寬三間的卷棚歇山式獻殿。東西耳樓為面寬三間的二層樓,東為道長雲房,西為客樓。道長雲房有聯:「朗朗朗同明月朗,閒閒閒似白雲閒。」這副楹聯既出自呂祖詩,又巧喻該廟道 長白 明鈺之名。東西廂房為面寬五間的磚券窯洞,供道人起居。「洞中才數日,世上已千年。」
純陽宮
後院向西有跨院,為齋堂。堂西別有洞天,為袖珍園林,仙池泛幽,雲橋飛虹,曲廊迴旋,花木掩映,紅牆綠瓦,如入仙境。有詩讚嘆:「殿樓相間勢嵯峨,白鶴幾度翔煙波。鬧市淨土開道化,雲中又聞洞仙歌。」
純陽宮
清真大寺
大同 清真大寺為 山西 境內兩座知名清真古寺之一。位於 大同 城內大西街九樓巷,寺內乾隆七年(1742年)重立《敕建清真寺碑》稱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它比 北京 穆斯林進行禮拜、聚禮和節日活動的中心, 中國 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東四清真寺(又名法明寺)要早六百七十年。
清真大寺
文廟
文廟
」這裡所說的府學,就是文廟。明宣德二年(公元 1427年)增建肅敬廳,正統九年(公元 1444 年)又建崇文閣。嘉靖十六年(公元1533年)又 大興 土木,「開雲路、建雲表、殿廡堂齋、亭閣祠舍、門楣之屬無廢不舉」。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又建雁塔。至此,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明元帝 永興 五年(413年)下詔「祀孔子於國學,與顏淵配」。《魏書 世祖紀上》記載,世祖始光三年(426年)二月,「起太學於城東,祀孔子,以顏淵配」。可知為 中國 歷史上最早在學校立孔廟, 中國 府學的淵源大致始於元魏平城(今 大同 )中書學, 大同 府文廟的傳承為世之第一。
文廟
大同街景
大同
大同城牆
大同古城牆
大同 古城牆為 國家AAAA級景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同 古城牆,位於 大同 市中心區域。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大同 城築邑歷史悠久,早在作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時候,就已經修築有規模宏大的城池。現存城牆是明代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於明洪武五年增築起來的。建有主城門和陽、 永泰 、 清遠 、 武定 四座,同時還建有護城河、吊橋、城樓、箭樓、月樓、乾樓 望樓、角樓、控軍臺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08年起因古城牆夯土牆體遺存較好得以修復。對70%夯土城牆進行包磚整體修復!由於梁思成對 大同 城樓的測繪資料齊全,照片文獻詳實,而且城牆根基條石,馬面基礎均磚牆等均有遺存,為修復提供了詳細依據,因此保證了建築原真性,保護修復完的 大同城牆蔚為壯觀!因為是去吃晚飯路過城牆,所以就賣買票上去看。在下面隨便看看就感覺很壯觀了。如果 北京 聽取梁思成先生的意見把城牆保留下來那會是多麼壯觀呀!可惜、可惜、可惜……
大同古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