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從年初武漢新冠疫情爆發開始,到後來舉全國之力疫情得以控制,病患們得到有效救治。可是最近北京新發地又出現新冠疫情聚焦性病例,京城的防疫措施又提升到二級響應水平。疫情在許多方面影響到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而高校臨近畢業季,對求職市場來說更是一個考驗。
今年全國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在874萬左右,這是歷年來的一個峰值,再疊加上疫情導致的求職人群,今年的畢業生們可以說是面對著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
雖然外部環境不同以往,但也已經有同學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他們想來是滿心歡喜的。正在找的同學也不必心急,也許等待自己的是更好的機會。不過再好的機會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還要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好求職之路。
找工作簡單說起來,無非就是編輯簡歷、投遞簡歷,等待電話通知。接下來就是筆試、面試,運氣好的話,面試通過,拿到offer,成為職場生力軍一員。
但這些環節中,最重要的就是面試一關了。因為別的環節都還好說,是有章可循的,只要研究幾套攻略,多刷幾套題,都能在水準之上。只有面試的過程是不確定性最大的,這有面試官的因素,也有求職者自身的因素。當然,這需要求職者自己提前做好功課,才能在面試中發揮自如,贏得offer。
我們下面就從求職者從畢業小白如何做說起,一步一步走向職場中。
找工作的第一步,不是打開word然後悶頭寫簡歷,而是要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現在市場上的流行趨勢是什麼,這包括熱門行業、知名企業、技能需求等;第二,求職者自己具備什麼技能,自身的性格是怎樣的,優勢在哪裡等。
第一條要求職者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對市場的基本面進行調研。如果就要去找工作了,但連自己能夠應聘哪些職位,技能要求也搞不清楚,這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所以求職者一定要去搜集市場的信息,辦法可以是藉助網際網路搜索服務,或是向親友們打聽消息。
求職者如果還想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面試成功率,還可以對行業中排名居前的公司進行詳細地研究分析。這包括了解公司的業務發展、領導力風格、公司文化等。因為對應屆生來說,能夠進入到行業靠前的企業中,總會是一個較好的選擇。這樣去具體地研究一家公司,而有一天真的獲得了面試的機會,顯然充分準備之後的面試成功概率也會更高。
第二條是求職者要對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有清醒地認識。因為人類的本能就是趨向於高估自己,因此自己所以為的未必就是真實的。如果自我認知一旦出現偏差,在面試中可能就會帶來不利影響。
例如,求職者自認為對某項技能已經掌握比較充分了,但在面試中一被追問細節就輕易卡殼。這就是平常學習中深度還不夠,欠缺深入思考。所以,求職者在列舉自己的技能特長時,一定要慎重對待,凡是覺得有似懂非懂的部分,就一定要花時間先去惡補,充分掌握之後再列入自己的技能清單中。
個人性格往往也是公司會關注的重點,對此求職者為了簡歷好看,什麼好看的詞都列舉上去,結果不是看起來過於完美,就是像人格分裂一樣。一個好辦法是向身邊的親友們詢問,往往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是比較客觀的。將自己那些最突出的性格特點體現出來就好,是穩重型的就強調嚴謹可靠;是活潑型的就強調創新探索。
綜上所述,求職者先通過研究市場,找準方向;再通過了解自身,找準定位。當這兩件事做好以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了,給自己打造一份光鮮亮眼的簡歷。
簡歷是通往面試的敲門磚,如果自身水平再高,但簡歷卻寫得很馬虎,連面試機會也得不到,那一切還是歸零。很多求職者知道簡歷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怎麼寫才對路,往往花了很多時間堆砌內容,效果卻差強人意。
在這裡我想要提醒求職者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拿著同班同學的簡歷過來,把名字換成自己的就開開心心投簡歷去了。這除了是對自己的極端不負責任,對求職來說也是百弊而無一利。
求職者一定要花時間先做好市場調研,以及了解自身優勢、劣勢的工作。接下來,就是如何將內容填寫到簡歷中去了。幸好,這是有套路可循的。
寫好簡歷有四個原則,以其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稱為「BORN」簡歷打造四項原則。當然,這些原則不是我的原創,而是另有高人指點,我先在此處賣個關子,到文章後面自然會揭曉。
簡潔明了 簡歷一般是公司HR搜集,初步篩選之後就交到用人部門手中,從中挑選適合面試的人員。可想而知,簡歷給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重要,而簡潔美觀相比臃腫雜亂會更有優勢。求職者一定要花些時間去學習文字排版的技巧,如果實在沒時間,那就請專業人士代勞,再不濟也要找一個通用模板。在簡歷的外觀上輸掉印象分,實在是得不償失。
優勢突出 此處所說的優勢,就是求職者在經過對自身的了解之後,最終可以自信地展示出來的部分。例如掌握得相當熟練的專業技能、豐富的項目實踐經歷,以及擅長的文藝才能等。此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簡歷好看而加上自己沒有把握的內容。因為一份簡歷上的每一項內容都是有可能被問到的,在面試中牛皮被戳穿這是大忌,想來這個利害關係大家都懂的。
崗位相關 求職者在校學習的時候雖然有專業的劃分,但在求職時會發現工作崗位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求職者在市場調研時就弄清楚。有的求職者寫完一份簡歷後就萬事大吉,不管什麼崗位都用這一份內容相同的簡歷去投遞。這顯然對獲得面試機會沒有什麼幫助,求職者應當針對自己所感興趣的職位有意識地修改簡歷,以期契合用人單位的要求。
標準規範 不知道有多少求職者注意過簡歷的文檔格式,是該用word還是pdf?答案是以word編輯、排版,再保存為pdf格式文件投遞出去。原因是pdf無論在何種環境下展示都不會變形、錯行,和原本設計是保持一致的。簡歷的命名也要有所注意,不能是「我的簡歷」這樣作為名稱,一個好的建議是「姓名-目標崗位-學校-專業」。對應屆生來說,除非經驗相當豐富,否則不必寫太長篇幅。保留一頁,重點突出自己的優勢即可。
好了,求職者此時手中已經有一份光鮮亮麗的簡歷,投遞之後也獲得了用人單位的面試邀請,那麼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如果求職者是第一次坐在面試官面前,那麼建議在開口說話前在心中默數三個數,然後以比平常語速慢一拍的節奏說出第一句話。這是為了克服緊張情緒,除非是心理強大到一定的境界,否則一般人都是會有緊張心理的。
緊張並非壞事,它可以讓求職者將注意力高度集中,但這往往也會加快說話的語速,但求職者自己卻很難注意到。當第一句話順利說出來之後,後面的表達也會順暢得多。因為大腦不會因為語速過快而跟不上,同時也讓人顯得更加自信。
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在面試前就進行模擬練習。可以一個人對著鏡子練,也可以和同學對照練習。如果能找到有經驗的職場人士進行指導,那效果就會更好了。總之一定要開口完整地表達一遍,只有這樣才能提前知道哪裡是有缺陷的,哪裡還可以增強感染力。
自我介紹時切忌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這樣的表達效果就如讓人聽流水帳一般。而且萬一個別字記錯了,人就卡殼懵圈,給面試官的第一印象就比較差了。
所以,在做自我介紹時,以談話的語氣將自己的學歷背景、知識技能、實踐經歷娓娓道出,這一關就算合格了。一般來說,自我介紹的時長以三分鐘左右為宜。時間太短顯得求職者準備不足,太長則會讓面試官感到焦慮,因為後面還有問答環節要進行。
接下來就是自我介紹時要說哪些內容,要包含的重點有以下這些。
這其中閃光句是重要的加分項,但卻經常被求職者所疏忽。因為它可以讓求職者在一群水平相當的候選者中,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打造閃光句的方法可以是從自己的名字上做文章,因為我們的名字往往都被父母寄予了一種美好積極的意義。不信你現在看下自己的名字,是不是能很快將其代表的正面意義表達出來?
思考閃光句時還可以使用隱喻的方式,這需要求職者從自身的特點出發,找到類比的事物。例如水果、動物、植物等都可以作為參考對象。相信面試官和HR在討論給誰發放offer時,那些有著鮮明特點的求職者會首先浮現在面試官的腦海中。
自我介紹畢竟只是單向交流,這一關平穩度過 ,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考驗了。
一場面試中的重頭戲毫無疑問是在問答環節,如果說自我介紹不盡如人意,那麼在問答環節還是有機會挽回局面的。面試官提問的重點一般會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力考驗;二是項目實踐經歷。
對於能力考驗,面試官會提出一個假想的場景,設置一個具有矛盾性的問題,要求面試者給出解決辦法。這往往考驗求職者是否具備處理複雜情況的能力。
對於項目實踐經歷,面試官會更多地詢問細節問題。因為對於應屆生來說,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對用人單位是更有吸引力的,但也要在面試官的不斷追問中將意思表達好。
有的求職者可能會說,以上兩種情況自己如果是在平常,做出來都沒問題。但面試只能用嘴說,就怕心裡知道,但說出來平淡無奇,甚至詞不達意,這應該怎麼辦?
辦法照樣有,神秘高人給出的是REPLY大招。這還是五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列舉如下。
分析需求 第一步就是要聽懂面試官的問題。這裡面有兩層含義,一是問題的表面意思,二是問題所隱含的意思。如果僅從表面上回答,雖然算得上合格,但還達不到優秀。求職者要能夠挖掘到問題的深層含義,才能做出令面試官滿意的回答。
尋找事例 求職者弄明白了面試官的意思,從自己的過往經歷中選取實例來進行說明,往往能夠事半功倍。但有一個問題,就是求職者有時候選取的實例不具備說服務力。可能求職者自己感覺良好,但在面試官看來其實並無實質內容。所以求職者要選取與問題相關性高、有獨特性、不易完成的事例,且最後成果出色,盡顯自身優秀品質。
凸顯特質 這一點需要求職者在事先就了解清楚公司的企業文化,崗位的履職要求等。如果應聘的崗位要求是聯絡-組織者的角色,求職者卻說自己性格內向,沉穩少語,顯然是要扣分的。當然,也不必滿嘴跑火車,好話都往自己身上攬,重點突出屬於自己的優秀品質就好。
注重邏輯 弄明白了需求,也找到了合適的例子,也知道要突出什麼特質,但說起來前言不搭後語也是不行的。表達出來要做到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有一個好用的套路就是從四個方面依次說明:背景、目標、行動、結果。
獲得肯定 到了這一步,就差面試官點頭說「yes」了,但這還遠不是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因為面試官為了將求職者與其他候選者區分開來,往往會提出更有難度的問題。對這種情況,求職者在事先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細節處要多加留意。但有可能還是會被問到不會的問題,這時不要抗拒或者迴避,而是以謙遜的態度向面試官求教。
REPLY方法要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前提也還是需要求職者事先做足功課。該惡補的知識要補上,該動手做的實踐要去踏實做。千萬不能指望自己在面試時靠抖機靈矇混過關,這種事情成功率極低,就算一時僥倖,入職以後還有試用期。要想在職場之路走得順暢,腳踏實地還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提倡求職者在面試中耍小聰明,但求職者應當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因為有些公司在組織面試時會有不同的形式,並不是常規式的一對一問答形式。例如群面、壓力面試、實際操作面試等。可以說以上哪種形式都不會讓人輕鬆,這需要求職者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
群面是將一組求職者放到一起,然後面試官提出若干要求,讓求職者們自己解決問題。這種場景想想就讓人備感壓力,有的求職者為了得到工作,會表現的過於強勢;而有人則又鬥志全無,一言不發。這兩種表現都是不可取的,求職者要尋找機會表現自己,向面試官展現自己優秀的特質。
在群面中,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始終以目標為導向,推動人和事向前走。群面中一種常見的情景就是大家會為了不同的做法而爭論不休,無外乎就是怕自己被看成跟屁蟲。求職者不必拘泥於這一點,而要盡力成為一個組織者的角色,彌合各方差距,形成合力解決問題。
壓力面試要考察的是求職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坦白說,求職者已經夠緊張的了,這時再來一波壓力重重的考驗,沒有點應變能力還真不一定扛得過去。例如面試官會疾言厲色地發出一連串追問,或者故意做出皺眉嘆氣的表情。
面對這種情況求職者首先就是不要慌亂,把注意力從面試官的情緒轉移到問題本身上來。保持風度,語調平穩,知道的就一五一十說個明白,不懂的就虛心請教。總之,只要面試還在進行當中,就不要去對結果患得患失,將自己的水平充分發揮出來就好。
實際操作面試一般常見於技術類工作,例如程式設計師面試的時候就會被要求現場寫代碼。自己能獨立解決,那當然不是問題,但如果是自己完全不會的,那就大方提出來,詢問是否可以另選題目;如果是一知半解的,也要及時向面試官請求幫助。
因為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主動提議還是尋求幫助,起碼還具備了主動溝通和學習的特質。要是一個人坐那兒磨蹭半天,卻什麼成果也拿不出來,就等於聲明自己放棄這次機會了。
在面試前就算準備得再充分,也會有意料之外的情況,因此求職者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但這一點也是最難提前做計劃的,很多求職者都是從失敗的面試經歷中,總結出應變的經驗來。
所以求職者在面試時遇到挫折也不必灰心,因為這提供了積累寶貴經驗的機會,在下一次面試中也許就能脫穎而出了。
好了,終於到揭開神秘高人面紗的時刻了。韓速,北京大學碩士、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心手計劃」全6期明星導師。他指導並影響了十餘萬計的求職者,幫助他們順利獲得了理想的工作。
本文中那些精闢的指導原則,就是來自於韓速老師所著的《別讓面試輸在表達上》這本書中。實話說,我在一邊看書的時候一邊感嘆,為什麼我當年找工作時沒有看到這樣一本書呢?
從如何寫簡歷,到面試中應該怎麼說話,表達能力是如此重要。我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這光要能被別人看見才能被發現。表達能力之於求職者來說,就如一塊金子能發出多亮的光一樣。
其實求職過程本身也是屬於職場生涯的一部分,求職者從編寫簡歷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走在職場之路上了。而通過面試,贏得offer則是職場生涯的第一場小小勝利。
希望眾多求職者們都能獲得理想的offer,都能在這裡分享你們成功的喜悅和獨到的經驗!
別讓面試輸在表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