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土地上狂飆的安塞腰鼓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鼓槌落下的瞬間,空氣仿佛被炸裂。百十個頭系白羊肚手巾、腰扎紅腰帶的漢子敲打腰鼓縱情跳躍,鼓聲咆哮、紅綢飛舞、黃土蕩天、氣勢磅礴……

千百年來,安塞腰鼓在黃土地上狂飆。

在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文化館裡,珍藏著一塊當地出土的宋代腰鼓人物畫像磚,只見腰鼓手握著鼓槌一手在前一手在後,雙腳跳起,仿佛正在敲擊挎在腰間的腰鼓。據考證,安塞腰鼓有2000多年歷史。

安塞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古時有「塞北鎖鑰」之稱。相傳駐守在安塞的士兵把腰鼓當作和刀、弓、箭一樣重要的作戰工具,用來傳遞信息、擂鼓助威、慶賀勝利。腰鼓也逐漸從軍隊流傳到民間。在安塞,幾乎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

「安塞腰鼓是根植於黃土地的藝術。」潛心研究安塞腰鼓的當地學者張新德說,「過去,安塞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越是艱苦的地方,歌越多、藝越高。人們用鏗鏘有力的腰鼓展示他們不服窮、制伏窮的願望和意志,再加上有軍鼓的基因,就形成了安塞腰鼓萬馬奔騰、排山倒海之勢。」

正是這種原始生命力,1984年陳凱歌拍攝電影《黃土地》到安塞取景時,一下就選中了腰鼓。150名腰鼓手在山梁上打鼓的畫面隨著電影上映,展現在世界觀眾眼前。從此,安塞腰鼓走上了更大的舞臺。

1996年,安塞區被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0歲的劉佔明是安塞腰鼓省級傳承人,被當地人稱為「安塞腰鼓總教練」。8歲起跟著父親學打鼓,15歲進入文藝宣傳隊,他一路打著腰鼓登上了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海世界博覽會、國慶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的舞臺,走上了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的街頭。

隨著安塞腰鼓逐漸闖出了知名度,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學習和傳承的隊伍。安塞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殷宇鵬說:「我們建立起傳承人電子檔案和15個傳習所,還讓安塞腰鼓進入全區中小學的體育課堂,從娃娃開始傳承民間藝術。」

「安塞腰鼓學起來容易,但要打好了難。」劉佔明說,安塞腰鼓表演講究「六勁」:搖頭晃腦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轉身有股猛勁,跳躍有股虎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目的是要讓觀眾看著帶勁,聽著鼓勁。

安塞區白坪街道馮家營村村民周志戰在2018年5月登上了馮家營村「千人腰鼓大舞臺」,成為一名專業腰鼓手。在馮家營村,像周志戰這樣的專業鼓手有246名,他們用酣暢淋漓的腰鼓表演吸引眾多遊客。2019年,「千人腰鼓大舞臺」接待遊客46萬人次,依靠文旅產業戶均增收約7000元。

「腰鼓對於土生土長的安塞人來說,不僅是我們從小接觸和傳承的文化,現在還成為很多人增收致富的手段。」周志戰說著拿起鼓槌敲打起來。

這鼓聲,從千年前的古戰場傳到新世紀;這舞步,從黃土高原的山坳跳到世界舞臺;這精氣神,從腰鼓手的臉上漫延到每個觀眾的心裡。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陝西安塞腰鼓「鼓動」南投燈會
    新華社南投2月16日電(記者章利新 林凱)16日晚間,在臺灣南投燈會的演出廣場,嗩吶聲、腰鼓聲、陝北民歌的嘹亮聲音……把黃土高原的豪邁氣概搬進了臺灣的山水間。安塞腰鼓壓軸出場,100多人上場齊舞,動作整齊劃一,氣勢磅礴,讓現場民眾大呼精彩。演出每到精彩處,現場數千名觀眾就「點亮」手機和演員一起舞動。和丈夫一起來看演出的南投本地人簡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安塞腰鼓的表演,漫天黃土,鼓聲震天,覺得很有氣魄。「第一次在自己家鄉看到腰鼓表演,很意外也很高興,如果明年有還會來看。」
  • 初中語文說課稿:《安塞腰鼓》
    初一語文優秀《安塞腰鼓》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詩意美的散文,文章以鏗鏘磅礴的語言,張揚激蕩的句式,瑰麗奇偉的想像,急促暴烈的節奏,用一個個宛如鼓槌的漢字,在那天地之間,雄渾厚重的黃土高原之上,為我們鼓蕩起一場驚心動魄、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洶湧的黃河奪路而出。
  • 初一語文基礎知識點整理:安塞腰鼓
    十七、安塞腰鼓   1.給加點的字注音   亢奮(kàng)晦暗(huì)羈絆(jībàn)驀然(mò)冗雜(rǒng)嘆為觀止(zhǐ)   戛然而止(jiá)飛濺(jiàn)燒灼(zhuó)大徹大悟(chè)   2.給多音字注音組詞   ①旋xuàn(旋風)xuán
  • 「安塞腰鼓」體育課,你上過嗎?
    這一幕是不是讓你想起了初中課本裡的安塞腰鼓,或是前不久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典禮上的腰鼓表演隊?  近日,「安塞腰鼓」體育選修課讓南信大又上了一次熱搜,成為網友口中「別人家的大學」。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安塞腰鼓課程在南信大開設的第一年,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進入校園,推進了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和課程的多樣化。
  • 陝西安塞腰鼓在南投 氣勢磅礡
    被譽為「天下第一鼓」的陝西省安塞腰鼓首度到臺表演,21日晚間在南投埔裡國中登場,氣勢磅礡又響亮的鼓聲,撼動現場民眾,吸引逾千位民眾到場觀賞,現場掌聲絡繹不絕。陝西安塞腰鼓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傳在秦漢時期,戌邊守塞士卒,打仗時用腰鼓助威,勝利後用它來歡慶。中共建政後,安塞腰鼓也被稱作「勝利腰鼓」,紅色根據地的人民在歡迎毛澤東和工農紅軍,歡慶勝利的時候就曾跳起氣勢磅礴的腰鼓。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安塞腰鼓的表演成為開幕式上的一大亮點,至今為人稱道。2006安塞腰鼓更經大陸國務院批淮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陝西安塞黃土風情文化亮相臺灣南投燈會 獲民眾點讚
    【解說】陝北大秧歌、嗩吶獨奏《黃土情》、安塞腰鼓……2月16日,陝西安塞民間文化表演團在臺灣南投水舞廣場表演頗具陝北黃土風情特色文藝節目,助陣南投燈會,吸引數千人觀看。  當晚的演出,《安塞腰鼓》壓軸出場,鼓手們精神抖擻,以豪邁粗獷、剛勁奔放的舞姿,展現了黃土高原民眾憨厚樸實、豪放悍勇的性格。
  • 部編語文八年級下冊第3課《安塞腰鼓》
    2、2-4段:蓄勢待發,為下文寫安塞腰鼓的恢弘出場做好鋪墊。3、第7段:用排比、比喻、反覆生動地寫出了打腰鼓時的聲響、陣勢、風姿,節奏分明,鏗鏘有力,從語勢上使人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4、12段: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要「掙脫」「撞開」的是束縛、羈絆、閉塞,是人身上堅硬的外殼,一切冗雜的東西。
  • 臘汁肉白吉饃,安塞腰鼓響起的故鄉,黃土高原味
    說起陝西,就會想到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還會想到窯洞和糙漢子,渾身一股股豆角味,頭上頂著一條白色的手巾,腰上掛著安塞腰鼓,除了這些,到了陝西,還會想到各種吃的,比如比較有特色的肉夾饃,肉夾饃的種類各式各樣,口味各不相同。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塞腰鼓走進牙克石市綜合高級中學
    儀式開始之前,牙克石市綜合高級中學舞蹈社團40名學生表演了安塞腰鼓。據了解,推廣安塞腰鼓民族非遺文化,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引導各民族青少年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牙克石團委、市民委為綜合高中在表演器械、服裝道具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向他們捐贈活動物資。
  • 泡菜課、潛水課、安塞腰鼓課、馬術課……看完我酸了!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安塞腰鼓課今年九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微博曬出了自己的新課程……安塞腰鼓到底學不學?同學們心裡打起了鼓……@落夜:當年我在學校裡學過退堂鼓@既然喜歡就要真努力:哈哈哈哈哈,同學表示一臉懵逼,直接進了打鼓班@PasserbyChenyuhong:我選課的時候安塞腰鼓還沒人報5
  • 安塞腰鼓進校園入選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安塞腰鼓進校園入選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時間:2020-12
  • 記陝西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新聞—科學網
    記陝西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當時,我們的老一代科學家工作非常熱情,講授的農業知識很受農民歡迎,在當地影響頗大,後來中科院水保所(當時為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就決定在安塞建立一個臺站。」姜峻回憶說,從那以後,科研人員就在這裡紮下了根。 如今的安塞站,辦公地點位於腰鼓山下,實驗地從山腳到半山坡連綿鋪開,佔地面積甚廣。
  • 陝北延州十三誇之三:安塞人
    如今,我面對的是一片廣漠無垠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山川連綿,於蒼茫、雄宏中深藏著悽然、悲壯。那信天遊歌聲的曲調,也是那般的清峻、剛毅而又飽含著沉鬱和頓挫。一碗穀子兩碗米,只想和你搭對對。鍘刀剁腦也不後悔,騎上個毛驢狗咬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