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高清光碟格式歷史回顧
08年2月16日晚上,日本NHK的一則新聞對目前仍然處於膠著狀態的次世代高清DVD戰場投下了決定性的一顆炸彈:全球HD DVD陣營的創立與最大支持者東芝公司將放棄HD DVD事業並停止相關經營活動。
東芝終於放棄 高清DVD格式大戰全程解讀
在次世代DVD規格的爭奪戰中,東芝已經朝著從HD DVD撤退的道路進行了最後的調整,這主要是由於與對立的藍光陣營在銷售戰略上的差異,導致了在去年年末商戰中HD DVD陣營慘敗而歸。這樣一來,沒有互換性的兩種格式長期並存,並被指責為「無視消費者的爭執」,以東芝公司的撤退而打上了終止符。藍光的勝利只是短暫 快閃記憶體及網絡終將取代藍光!?
一年之前,時評論道:「索尼笑到了最後」。但一年之後,事情卻發生了始料未及的狀況。由於近年快閃記憶體的大規模量產及市場普及,製造成本逐年「跳水」的快閃記憶體已逐漸將觸角從移動存儲伸向大容量存儲領域。
朗科公司新聞發言人表示,「按照目前快閃記憶體盤容量增長的速度,到藍光DVD發展到真正能夠市場化之時,快閃記憶體盤的容量將提升到128G。」屆時,音像店銷售的將是可以拷貝的高清內容,而不是DVD光碟。消費者可以通過USB快閃記憶體盤前去拷貝。音像店也喜歡這種銷售模式,因為這幾乎是零庫存。
蘋果CEO史蒂夫·賈伯斯08年初曾表示:「高清內容市場的將來在於網絡下載。」
除快閃記憶體咄咄逼人之勢外,2008年2月藍光剛取得與HD DVD之間的決定性勝利之時,諸多調研機構及企業並沒有非常看好藍光的前景。來自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和iSuppli的分析師們曾指出,藍光戰勝HD DVD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勝利,因為藍光正面臨著網際網路下載的嚴峻挑戰。
傳統光存儲領域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原本還是藍光與HD DVD兩大光存儲解決方案的比拼,但快閃記憶體的加入,戰局已從原來的「光存儲內戰」升級至光存儲與半導體存儲(或者磁存儲)之間跨國大戰。
其中存儲容量的消費成本成為關鍵因素,目前硬碟0.6元/G左右的價格元低於藍光存儲成本,並且已逼近DVD存儲成本,而快閃記憶體集便攜、成本(降價趨勢顯著)與使用便捷等多項優勢。可見,目前已不再是藍光單方面地受壓,而是整個光存儲領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容量成本、便攜易用等優勢逐漸喪失時,筆者不得不「杞人憂天」一回。
自朗科公司1999年發明全球首款快閃記憶體盤以來,在過去的8年裡快閃記憶體盤順利地取代了軟盤軟碟機,將移動存儲帶入了一個全新境界,並日益呈現出一種「超越存儲」的多元化應用的特徵,而朗科公司日前預測 ,「由於快閃記憶體的存儲機理、快閃記憶體盤價格進一步下降及網際網路內容的應用廣泛性,快閃記憶體盤將在不遠的將來取代藍光DVD」。如果預言成真,那麼剛剛面世的藍光DVD真可謂生不逢時。
「按照目前快閃記憶體盤容量增長的速度,到藍光DVD發展到真正能夠市場化的時候,那麼快閃記憶體盤的容量將提升到128G。」朗科公司表示,屆時,音像店銷售的將是可以拷貝的高清內容,而不是DVD光碟。消費者可以通過USB快閃記憶體盤前去拷貝,而音像店也喜歡這種銷售模式,因為這幾乎是零庫存。」
不久前,業界知名音頻公司THX專家Laurie Fincham也指出,消費者根本不需要藍光DVD。因此,藍光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滅亡。他還宣稱:將來,消費者更希望通過快閃記憶體來存儲高清視頻內容,並取代當前的DVD碟機和碟片的模式。」
藍光DVD生不逢時
2008年2月19日,東芝宣布將不再支持HD DVD格式,並停止生產HD DVD格式影碟機,這使得索尼支持的藍光DVD成為唯一的高清DVD標準。同時受益的還包括飛利浦、松下、華納等該標準的專利擁有者。
此前,索尼公司曾經憑藉DVD的成功而每年坐收2000億日元的專利費。不過,同樣的好事不大可能發生在藍光DVD身上。
今年2月,來自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和iSuppli的分析師們曾指出,藍光DVD戰勝HD DVD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勝利,因為藍光正面臨著網際網路下載的嚴峻挑戰。蘋果CEO史蒂夫·賈伯斯今年早些時候也曾表示,高清內容市場的將來在於網絡下載,而不是藍光DVD碟片。
這似乎表明藍光DVD所處的生態環境與DVD時代早已經大相逕庭。相比第一代DVD的風靡全球,藍光DVD的命運很可能十分悲慘。
事實上,類似的遭遇在索尼身上曾經上演過一回。在推出隨身聽walkman大獲全勝之後,索尼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隨身聽MD。儘管後者的音質更好,但卻幾乎無人問津。而此後不久蘋果公司推出的支持MP3網絡音樂的iPod卻大獲成功。
「MD的失敗是索尼公司忽視MP3網絡音樂的代價。」盛道諮詢的分析師認為,索尼的隨身聽曾經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這一次它站在了「新人類」生活方式的對立面,同樣的情形也很可能發生在藍光DVD身上,原因並非藍光DVD本身有問題,而是生不逢時。
快閃記憶體應用商機凸顯
雖然藍光DVD不大可能獲得長足的發展,但是作為一種受到眾多巨頭熱捧的技術標準,它卻必將激活高清影像的市場需求。這給了其他移動存儲廠商以新的商機。
業內著名的快閃記憶體應用廠商——朗科公司早早地預見到了商機。2006年8月,朗科公司與國內電視巨頭創維集團合作成立了國內第一家高清電影內容服務公司——酷開網絡,其高清電影的主要移動解決方案是快閃記憶體盤。
由於目前國內家庭用戶的網絡下載速率普遍為200Kbps/s以內,故通過網絡下載一部體積為8G的高清電影通常需要十個小時左右。這無論在家庭,還是音像店裡,都是消費者不可接受的。不遠的將來,在100M以上網絡帶寬還不能普及到中國千家萬戶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快閃記憶體盤將是最好的高清內容承載工具。
作為業內另外一家重要存儲廠商希捷公司也認為,未來高清電影的移動方案將主要由移動硬碟和大容量快閃記憶體盤來承擔,藍光DVD不大可能成為主流載體。而同樣地,來自日本野村證券分析師Tetsuya Wadaki表示:「如果快閃記憶體的製造成本繼續降低,那麼將來可能逐漸取代MiniDisc、CD和DVD等介質。」
工廠表示,目前BD碟片生產的良率對應為:
BD單層 85%左右 BD雙層 80%
同是這家工廠的DVD良率,是大概95%
工廠方面表示,會繼續加強工藝,提高BD的良率
國內首條雙面藍光光碟複製生產線在滬投產,單線產能世界最高
國內首條雙面藍光光碟複製生產線昨在松江工業開發區建成投產,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單線產能最高的藍光光碟複製生產線。
目前每張藍光光碟價格約為175-230元,藍光光碟何時能與DVD價格接近?生產商昨天未給出一個具體時間表。
如果市民擁有一臺液晶高畫質電視機,連接一臺藍光影碟播放機,就可以收看藍光光碟。目前藍光在美國和歐洲正在迅速普及,已佔傳統DVD電影市場的10%左右。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曉表示,昨天建成投產的這條藍光複製生產線,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先進、單線產能最高的藍光光碟複製生產線,每月可生產50萬片BD25(單面)或40萬片BD50(雙面)藍光光碟,佔全球藍光光碟複製生產線的70%以上。
在松江生產的藍光光碟,將主要在國內市場銷售。生產線第一批投產的藍光電影碟片的影片主要來自索尼音影娛樂公司、迪斯尼公司和中影集團等。「我們將向中國輸出100部藍光影像作品。」索尼電影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迪斯尼電影公司的相關人士透露說,今年3月,迪斯尼將和新索合作推出一批藍光電影,包括《美食總動員》、《睡美人》、《國家寶藏》、《皮諾曹》等18部影片。
目前,市場上已有索尼、松下、先鋒和華錄等多家企業的近十款藍光播放機面市,大部分零售價格在3000元-5000元,並有約20部藍光電影碟片出售,每張藍光電影出售價格在175元-230元之間。「因為價格較高,市場接受度並不高。」蘇寧電器上海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藍光播放機並不熱銷,每個月,藍光播放機在蘇寧的銷售量只有30臺不到,在影碟機市場的佔有率可能只有1%。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藍光播放機還不會像DVD機那樣普及。上海交家電協會秘書長韓建華表示,前沿產品要接受市場檢驗,藍光播放機價格只有降至千元以內才能受到大多數人大青睞。
日本先鋒公司七號宣布,已經成功世界首次開發出容量為400GB的16層光碟技術。該碟片一層的容量相當於單層Blu-ray BD藍光碟片,兩者同為25GB,而使用16層的層疊方式實現了400GB的單碟容量。
在以往的多層光碟開發中,往往由於無法準確聚焦的數據面上,導致其他層面的記錄信息對讀取產生幹擾,難以實現更多層次的光碟讀取。
此次讀取裝置可以更廣的收集光束,能讀取更深層的微弱信號。並且,NA(Numerical Aperture/透鏡的數值孔徑)等物鏡的光學的方法使Blu-ray Disc的規格相同,互相兼容也是有可能的。同時,作為一張大量記錄的光碟,非常的節省資源。
此次被開發的是只讀藍光碟,但同樣技術的記錄型藍光碟也是有可能實現的。該公司以推動大容量的光碟研發為目標。本次研究成果預訂將在7月13日的夏威夷島光學存儲國際學會「ISOM/ODS2008」被發表。
劣勢
快閃記憶體與網絡兩大方案雖然在運營及使用普及方面有諸多優勢,但版權保護問題仍將困擾其房展。
(責任編輯: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