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模式下火電機組經濟調度研究

2020-12-20 人民資訊

隨著電力供過於求,新能源建設突飛猛進,跨省、區電力交易的比例逐年提高,火電機組在線負荷率下降較多,經濟調度與傳統的分配結果將出現明顯差異,特別是隨著電力現貨市場的建立,有效的機組經濟調度在發電集團效益提升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一、背景

電力行業內流傳一句「無現貨,不市場」的說法,在電力市場建設過程中,現貨市場的建立與完善是衡量電力市場成熟度的標誌。2015年啟動新一輪電力改革以來,發電行業經歷了建國以來最深刻的變化。

火電裝機容量發展速度逐年降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我國主要能源戰略。今後一段時間,火電政策將維持「減存控增」的原則,且以控制增量為重點,推進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淘汰落後產能。 (見圖1)

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降低,逼近盈虧平衡生死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6000千瓦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出現逐年遞減趨勢,2019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825小時,同比減少54小時。其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293小時,同比減少85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見圖2)

跨區、跨省電力資源配置常態化。我國用電負荷中心和能源產能中心呈明顯逆向分布,通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全國性的電力市場體系,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見圖3)

隨著電力供過於求,新能源建設突飛猛進,跨省、區電力交易的比例逐年提高,火電機組在線負荷率下降較多,經濟調度與傳統的分配結果將出現明顯差異,特別是隨著電力現貨市場的建立,有效的機組經濟調度在發電集團效益提升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二、發電集團現貨報價前準備工作

現貨報價主要考慮電力供需與時點價格的變化。

(一)負荷預測(電力需求)與發電能力(電力供給)

用電指標是經濟的晴雨表,負荷曲線和宏觀經濟(GD附呈現強相關。在實際預測負荷時主要根據統調負荷預測、外電送入及新能源發電情況,估計統調機組運行日負荷。為了驗證預測的準確性,往往需要與去年的負荷數據進行同比分析。

發電能力主要分析省內各發電集團發電機組類型及裝機容量,區分現貨機組和非現貨機組,分析受限容量,關注機組年內的投產和退役,估算出省內可調出力。

(二)發電機組成本

發電成本(主要指火電)可歸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類,其中變動成本=燃料費+水費+材料費,發電集團參與現貨首先要摸清每臺機組的發電成本。空載成本和邊際成本主要是由燃料和水費構成,這兩個指標不僅可以作為電力市場中市場力檢測、特殊機組補償的參考值,還是發電集團必須掌握的報價成本指標。

三、現貨模式下發電集團機組經濟調度

(一)發電調度權的部分轉移

現貨市場中發電側報價的結果決定運行日哪臺機組發電,意味著發電集團採用日前報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自己機組運行日的開停,實質上承接了部分電網調度的職能。現貨模式下的調度方式為發電集團機組內部經濟調度開啟了一個優化的空間。

(二)發電集團經濟調度的決策困難

在電力供大於求的形勢下開展現貨交易,各發電集團在電力市場中PK發電結構、發電成本和管理水平。最終的結果表現為兩方面:一是發電行業向實體經濟輸送了低價電力;二是發電行業管控差、能耗高的機組少發電,甚至不發電,加快了這類機組退出歷史舞臺的步伐。決策困難之一在於如何確定發電機組動態的發電成本,困難之二在於每臺機組出力大小受電網調度基於數學模型和安全校核等實施的機組組合(SCUC)和機組經濟調度 (SCED)控制,發電集團難於企及電網調度的精度。

(三)現貨報價實現經濟調度

在現貨市場中,參考國外成熟經驗,作為發電集團有3種基本報價方式。

1.仿真技術

已知網絡拓撲圖和網絡參數等,利用電力系統分析中的潮流計算等專業知識分析電力系統運行狀態,根據運行日負荷預測值,提出報價策略。目前,由於電網沒有公開電網網絡拓撲結構圖及相關參數,市場發電主體尚不能根據仿真軟體進行電力系統分析。

2.數理統計及建模預測

利用大量的歷史數據模擬經濟主體的運行規律,同時對經濟主體的未來行為進行預測。當前,由於現貨剛開始運行,缺乏必要的歷史數據,尚不能從數據中提煉主體運行規律進行現貨報價。

3.基於機組邊際成本進行報價

在現貨市場中,每個發電集團要想了解其他發電集團的發電成本不太可能,唯一可行的就是做好自己,了解清楚每臺機組發電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在此基礎上,通過行業自律合理安排自身機組發電的調用次序,確保利潤最大化。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每臺機組的最優報價策略是按照自身的邊際成本報價,從行業發展來看,能夠促進機組的優勝劣汰。

隨著電力行業的深入發展,火電機組由電量的提供者逐漸向調節量提供者轉變,發電集團必須重視現貨模式下機組的經濟調度,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定期評估現貨交易成果,建立並完善現貨交易數學模型,努力做到發電成本最小化。

相關焦點

  • 青海:公開徵求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意見
    在10月至次年4月的枯水期,黃河水電「小發」模式,日間光伏大發產生外送餘量,但在夜間電力供應不足,所有火電機組滿發仍需額外購入電量滿足用電負荷需求;在5月至9月的豐水期,黃河水電「大發」模式,全天均可產生電力富餘外送,火電全天只能保持最小出力或停備。4.電價體系目前,我省電力銷售包括市場化交易和非市場化交易兩種執行方式。
  • 「十四五」期間不建議再繼續增加火電
    「十四五」期間不建議再繼續增加火電「十四五」期間中國的煤電裝機不應進一步增長。綠色和平東亞項目副總監張凱表示:「綠色和平低碳能源政策研究項目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進一步增加煤電裝機預計將造成2000億元的投資浪費,並造成電力系統的僵化、不利於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實現中國的新氣候目標。」
  • 淺談電力現貨市場的不平衡費用結算
    (來源:北極星售電網 作者:呂超青)南方能源監管局會同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於2018年8月聯合公布《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市場運營規則體系(徵求意見稿)》,標誌著我國首個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正式問世。山西、甘肅等各省紛紛出臺了現貨市場建設方案或規則,並在2019年完成了現貨結算試運行。
  • ...陝西電網統調發電企業優先發電量計劃:預計陝西電網調度用電量...
    2020年,綜合考慮到疫情、治汙降霾等因素影響,預計陝西電網調度用電量151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2%。原則上除通過籤訂電力互濟協議購入四川、西藏清潔能源等電力外,不再增加其他外購電量,如確需外購,需請示省政府同意後執行(為促進我省經濟穩增長,暫預留外購電量總計37.5億千瓦時,其中5000萬千瓦時外購電價差收益,用於補貼參與2020年電力需求響應試點工作的負荷削減用戶)。
  • 健全現貨分時分區電價機制!江蘇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出爐!
    現貨電能量市場採用發、用雙邊全電量報價,基於分區電價機制,以社會福利最大化為優化目標,採用安全約束機組組合、安全約束經濟調度方法進行集中優化出清,確定發、用兩側電能量市場價格。日前市場與中長期交易合同進行偏差結算,實時市場與日前市場進行偏差結算。
  • 浙江省火電建設公司籤下三門核電兩機組常規島建築安裝合同
    3月15日下午,浙江省電力公司所屬火電建設公司在杭州與中核集團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在友好的氣氛中,籤訂了三門核電廠1號、2號機組常規島、建築安裝總承包工程合同,這標誌著該公司在核電建設領域中又一次得到了較好的拓展。  三門核電工程將建造6臺單機裝機容量為125萬千瓦的AP1000核電機組,分三期建設。
  • 實用帖|廣東電力現貨模式日清算常見問題解答
    2現貨模式下用戶側統一結算點電價如何計算?答:現階段,日前(或實時)市場的每小時用戶側統一結算點電價為發電側總市場電費與市場電量分攤的總阻塞盈餘之和,再除以總市場電量得到的市場平均價格。3現貨模式下機組環保電費以及超低排放電費如何結算?
  • 獨家l 火電燃煤機組(APS)智能控制系統
    利用先進控制理念的軟能量,提升機組設備運行的硬實力,無疑是一種投入少效益高的技術創新,APS對燃煤機組的快速啟停和推進智能化控制貢獻良多。 鑑於此,在多年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本書以應用為目的剖析了APS的架構、功能、原理和設計原則,對模擬量「三態式」控制、開關量預設自動選擇、超馳糾偏、鍋爐超前加速(BIR)和全程機爐協調控制(BER-CCS)等現代的控制方法都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和介紹。
  • 浙江火電承建的廣東東莞熱電工程3號機組正式投產
    1月18日15時30分,由浙江火電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廣東東莞中電新能源熱電廠二期擴建工程3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業主、監理、總包及各參建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機組移交生產交接籤字儀式。試運期間,3號機組各類設備自動、保護、儀表投入率100%,各項性能指標和技術參數均達到優良,各系統及設備運行平穩。
  • 碳中和目標下燃機企業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經營與發展之道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深化,目前8個試點地區均進行了以月度為周期的連續試結算,非試點地區也開始準備電力現貨市場方案設計。由於電力現貨交易機制是電力計劃調度機制的替代者,在同一交流控制區中的電源均需參與電力現貨交易,否則就會產生不平衡資金,國外經驗和8個試點地區的嘗試都已經證明這一點。那麼優缺點同樣突出的燃機如何在電力現貨市場中生存、發展,成為現階段必須要研究的問題。
  • 世界級火電新標杆誕生
    這一串數字讓由中國能建東北院(以下簡稱「東北院」)設計的——世界首座六缸六排汽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百萬千瓦燃煤機組成為世界級火電新標杆。對創造這一記錄的載體東北院大唐東營電廠來說,在「碳中和」目標約束下,傳統火電項目市場份額將逐步降低,如何打造新優勢,尋找出路已經成為傳統能源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 中國能建浙江火電中標北侖電廠7臺機組環保工程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9日,中國能建浙江火電一舉中標浙江北侖電廠1號至7號機組的脫硝還原劑液氨改尿素項目的建築、安裝等環保工程。   北侖電廠位於浙江省寧波市的北侖港畔,北隔杭州灣與浙江省海鹽縣的秦山核電站相望,是我國第一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的火力發電廠,安裝有5臺60萬千瓦火電機組和2臺100萬千瓦火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50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275億千瓦時,是目前浙江省內主力火力發電廠之一。
  • 《自然·能源》:中國火電汙染氣體排放下降超60%
    自2014年9月以來,中國針對主要汙染排放源——火電燃煤機組,制定了「超低排放改造」政策,計劃於2020年前完成改造5.8億千瓦煤電機組,佔2014年總裝機容量的71%。研究發現,受益於執行嚴格的排放監控體系和有效的經濟激勵機制、實施核心超低排放技術的推廣與升級,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成功對5.9億千瓦現有煤電機組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提前超額完成政策目標。其中,東部地區與大型機組的政策針對性最強、裝機佔比最大,減排效率最為顯著;西部地區與小型機組的政策針對性較為寬泛、技術改進空間較大,仍具有巨大減排潛能。
  • 從電力調度視角看拉閘限電
    編者按:本文詳細描述了我國調度調度規則的範式,可以為理解目前的拉閘限電提供一個視角。有一種很大的可能,目前的拉閘是調度「省事」原則下的行為。也就是不斷趨近「讓此時此地此景下成本更低最低的電源來滿足相應電力需求」的目標。歷史上,關於為何採用這一標準也曾出現過各種討論。比如,這種標準下,天然氣單循環(能源效率較低)往往比能源效率更高的聯合循環更受投資歡迎。這是否意味著曾長期稀缺的天然氣(時過境遷,現在天然氣過剩了)被浪費?在管制體系下,這一排序是通過調度對不同機組的邊際成本與物理約束的信息掌握實現的。
  • 「十二五」火電脫硝電價補貼或為每度1.2分
    業內人士日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國家發改委委託中電聯等單位研究起草的火電煙氣脫硝電價補貼政策方案正在制定中,有望年內出臺。根據初步方案,「十二五」期間火電煙氣脫硝電價或享受每度補貼0.012元的優惠。
  • 最美電力人丨張小霓:火電一線的 「主治醫」
    高參數運行工況下的超超臨界機組常常會面臨高沉積率問題和過熱器、再熱器氧化皮問題。要安全還是要經濟運行?這些問題使發電企業陷入兩難境地。  抱著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態度,張小霓帶領團隊,經過多年矢志攻關,逐個突破了高壓條件下痕量溶氧的精準控制,疏水特殊工況下的流動加速腐蝕,精處理運行周期短、酸鹼耗量高、腐蝕效果評價滯後等關鍵環節,在爐內腐蝕防護領域獨樹一幟,得到了行業廣泛認可。  火電廠現場又髒又累,身材嬌小的張小霓卻偏偏喜歡深入現場,喜歡和發電企業技術人員深入交流。她說,不做就罷,做就要做到最好。
  • 關注|山東電力現貨市場燃煤機組試行容量補償電價暫定0.0991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獲悉,山東省發改委日前發布了《關於電力現貨市場燃煤機組試行容量補償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山東容量市場運行前,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燃煤發電機組試行容量補償電價,容量補償電價標準暫定為每千瓦時
  • 深度報告丨電網視角下新能源消納的原理、空間和結構
    從電網視角來看,對於某地區電力系統而言,電網的任務是根據用電負荷曲線、各種能源的出力曲線對各種電源完成調度,以滿足電力需求。在新能源優先消納、調峰能力足夠強的假設下,風光配比實現最優新能源消納場景下新能源接入最高且調峰和棄電最小,此時風電裝機95.2GW,光伏裝機38.5GW,新能源消納比例93.1%,調峰量6.9%。從電力交易視角來看,光伏在出力階段具有競爭力。